分享

关于中间神经元的一些总结

 最后的大肠杆菌 2019-07-10

脑内IN作用重要,分类复杂,分工迥异,以两篇review为主教材,边学边记点东东。

IN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功能,细胞的功能要靠电活动来实现,因此,此处细胞功能特指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功能的实现要基于组织解剖学上的特征,比如胞体在脑皮层中的定位,轴突与树突的分布及靶细胞种类。这需要有区分这些特征的分子marker。曾用过的marker很多,比如神经肽Cck(cholecystokinin)与NPY(neuropeptide Y) ,钙结合蛋白CB(calbindin, calb1)与CR(calretinin, calb2)。 但相比PV,SST,VIP,5HT3aR, reelin,以上marker无法将IN区分为互不重叠的subtypes,如CR表达于VIP与SST中。

Genetic and activity-dependent mechanisms underlying interneuron diversity(Nature Review,2017)依据其表达的分子标记分为互不重叠的4类:PV,SST,VIP,RELN(non-SST)

GABAergic Interneurons in the Neocortex:  From Cellular Properties to Circuits(2016,neuron review)同样据其分子标记分为3类:PV,SST,5HT3aR(又分为VIP与non-VIP)。实际与上文的分类一致,5HT3aR中的non-VIP即对应RELN(non-SST)。其实两文作者的通讯作者Gord fishell与Rudy都来自NY university。

依上两文粗分四大类(目前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细分IN可达26类,但此技术尚有争议,单个细胞提取RNA仅占细胞RNA总量的比例有限,其背景噪声大,且细胞不同阶断及状态的RNA有别),PV与SST起源于内侧神经节突起(MGE),而VIP与RELN(non-SST),即5HT3aR中的non-VIP, 起源于尾侧神经节突起(CGE)。这个观点有争议,有认为IN祖细胞在孕期后1/3向皮质迁移及定植分化成熟过程中,受微环境影响,其subtype可能会改变。

形态学上命名的IN的中文译名:stellate星形;horizontal水平;basket篮;chandelier吊灯样;double bouquet双刷样;Martinotti cell玛蒂诺蒂细胞(大脑多形层梭形细胞)

大脑中,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的10倍,在神经元中,IN占约10-15%(此为啮齿类的数据,灵长类要略高),

IN 模式图引自 INTERNEURONS OF THE NEOCORTICAL INHIBITORY SYSTEM(2004 nature neuronscience)

补充一些零乱知识及背景知识:

1  传统上认为IN是胞体圆、椭圆、梭形等,无棘,但并非如此,也有有棘的IN;传统认为IN为GABA能,但也有谷氨酸能的IN,有兴奋作用,而非抑制;新皮质神经元以锥体细胞为主,而在纹状体苍白球的皮质中则以IN为主。

2 脑皮质分层,一般在新皮质分6层。I  II III为颗粒上层,iV为颗粒层, V VI为颗粒下层。颗粒上层为脑皮质内联接的起始及终末区,这些联接包括同侧半球间的联络纤维,两侧半球间的联合纤维。IV层接受皮质下的传入,尤其是第一感觉区特异性地接受丘脑核团的传入。V层为锥体细胞层,发出大脑所有的主要的皮质传出投射,直达基底节区、脑干、脊髓。VI层为多形细胞层,发出投射到丘脑。常用的神经系统细胞分子marker

1  GFAP:成熟胶质细胞的标志

2  Satb2: pyramidal cell marker   The Largest Group of Superficial Neocortical GABAergic

Interneurons Expresses Ionotropic Serotonin Receptors(2010,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  Olig2: oligodendrocyte (ditto) 

4  GAD67:GABA-IN胞体;GAD-65:GABA-IN突触

5  MAP2:树突的标志物

6  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在绝大多数的胆碱能神经元中表达

7  酪氨酸羟化酶 (TH)用来量化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多巴胺细胞损失

8  EAAC1 (glutamate transporter)是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标记

9   vglut1/2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锥体神经元的标志

10  CAMKIIa (钙调蛋白激酶IIa)为兴奋性神经元的标志

11  NF200与NeuN:

NF200神经纤维丝蛋白200,是质量为200KDs的神经纤维丝蛋白,神经轴突中高表达,用以标记神经元,以之与胶质细胞区别。

小细胞分肽能神经元(荧光标记是SP或CGRP)和非肽能神经元(标记是IB4),NF200确实是标记大神经元的回复:【求助】DRG中大、中、小神经元用什么抗体标记。 - 丁香园论坛

       从文献看来,NeuN是经典的神经云标记物,可以将皮层Ⅱ~Ⅵ层神经元都标记出来;而NF只在皮层的第Ⅲ、Ⅴ、Ⅵ层锥体神经元胞浆内呈阳性表达,不表达于颗粒性神经元,也就是说Neun对神经元的标记范围大于NF,那么为何NF阳性的神经元却不表达Neun?另外一个解释:Neun倾向于标记成熟的神经元,我所研究的组织中NF阳性的神经元并未成熟,存在幼稚神经元的可能。NF阳性的细胞呈Neun阴性 - 丁香园论坛

12 Vimentin  波形蛋白,为细胞骨架蛋白,用于研究细胞骨架信号的研究。

13 CD68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8) is a protein highly expressed by cells in the monocyte lineage (e.g., monocytic phagocytes, osteoclasts), by circulating macrophages, and by and tissue macrophages (e.g., Kupffer cells, microglia)   https://en./wiki/CD68

神经系统中用以标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14 In normal cortex,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is marked by sequential of MAP1B, followed by NF-Hand MAP2, and finally NeuN  (Aberrant neuronal-glial differentiation in Taylor-type focal cortical

dysplasia (type IIA/B))1 PV,约占IN的40%, 最多且最重要的IN。据形态学又分为两类:Basket 和 Chandelier.

1)Basket cells(fast-spiking basket cells,FS cells, PV BCs): 靶向于兴奋性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近胞体处; 靶细胞是锥体及皮层的PV;输入电阻低,放电快速高频强烈, 几乎无spike frequency adaption;分布于L2-6,但L4-5密度最高。

PV BCs仍可细分。PV BCs胞体在皮质分层中定位,与其轴突、树突树及其连接,在脑皮质层及柱中的偏爱或倾向有关系。S1区的L4主要包含了发出local axons的PV BCs,而其它层中,比如L5,除包含发出local axons的PV BCs,还包含了发出local及translaminar axons的PV BCs,而在某些层,如supragranular(II,III)及infragranular(V,VI)----内颗粒层IV例外----中的一些PV BCs可有跨柱的轴突。这些轴突位置分布意味着可执行针对相应靶区的阻滞功能。

在颗粒下层中,具有跨层轴突的PV BCs,接受了轴突的突触前膜有NMDA受体(注意突触前膜存在NMDA受体,详见Target-Specific of Presynaptic NMDA Receptors in Neocortical Microcircuits      2012,neuron)的锥体细胞的支配(或耆说信息传入),此类PV BCs,比只有local axons的PV BCs抑制效能要弱。这意味着突触形态有异的PV BCs,即便胞体在同一脑皮质分层中,功能仍不同。

2)Chandelier cells(axo-axonic cells):靶向于轴突起始处;靶细胞是锥体细胞;突触形成烛台样形状是形态上最有特征的IN;放电性质类Basket cell,但略慢;分布于L2-6。

另外还有multipolar bursting(MPB) cells,信息少,略。

2  SST,约占IN的30%。形态学上分两类:Martinotti与non-Martinotti. 均靶向于树突;易化兴奋性传入;分布于L2-6,L5密度最高;

1) Martinotti cell:  输入电阻高。

2) Non-Martinotti cell: 输入电阻低。

3 VIP,VIP与RELN(non-SST)合计占IN的30%,VIP约占此中的40%。VIP形态学上又分bipolar与multipolar. 分布于L2-3,L5-6,以L2-3中密度高。

1) bipolar VIP: 靶向于SST胞体及其树突,输入电阻高,

2) multipolar VIP:

4 RELN(non-SST: 也即是5HT3aR中的non-VI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