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里头遗址中有多少“最早”“最多”“最具特色”?青铜文明奠基者

 fxiaog 2019-07-10

青铜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象征,最早出现于6000余年前的两河流域,甘肃马家窑、山西陶寺等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表明中国青铜器至少在5000年前便已出现。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较之前已有质的飞跃,虽然从数量、质量上来说无法与绚丽璀璨、技艺高超的商周青铜器相提并论,但却是中国一千多年发达的青铜文明的奠基者。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拥有诸多“最早”“最多”“最具特色”??的“原创性发明”,对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启发”颇多,这其中的代表当属二里头遗址发现数量最多的青铜容器——青铜爵,其造型源自陶爵。二里头遗址出土最早的一件青铜爵为1973年3月,偃师县翟镇公社社员在平整土地的时候,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西北约150米处发现,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一件青铜容器。这件青铜爵的基本数据为通高12厘米、底宽4.5厘米、底长5.5厘米、足高3.5厘米、壁厚0.1厘米,经检测成分含铜92%、锡7%。从造型上来说,为窄流、尖尾、束腰、呈扇形的平底、二短柱、半圆形鋬、三短足,器体较薄、表面粗糙、素面无铭文,在制作完成后没有进行细致修整,不少地方留有铸造的痕迹,具有明显早期青铜器的特征。

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又陆续发掘或采集得到青铜爵共15件,制作比较精致,造型和工艺也更为复杂,大多采用四块及其以上的陶范合铸而成。其中一件青铜爵为1980年秋发掘出土,通高22.4厘米,尾流间距23.2厘米,器体比较高、尾流间距较长、束腰、平底、圈足下接三个向外弯曲的细足。这件青铜器制作工艺上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圈足装饰有四个镂空的圆孔,孔四周隆起,看起来像兽眼一样,另外在把上面也有两个长条状的镂孔。这件爵形制较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其他爵有很大不同,是科学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第一件。

在二里头遗址中,拥有“最早”之名的青铜器当然不只是爵,也包括了不少制作甚是精良的戈、刀、钺等青铜武器。如一件青铜戈,通长32.5厘米、援长20.8厘米、援宽3.8至4.8厘米、内宽3.9至5厘米。颇有意思的是,戈身有凸起的云纹,纹饰间的凹槽可能镶嵌过绿松石。此次出土的青铜武器,“是我国有确切地层、迄今最早的大型青铜武器”。2000年6月,圪垱头村村民在村北建房挖宅基地时发现的青铜钺,残长13.5厘米,宽6.1厘米,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一件青铜钺。这件钺从成分和器形特征来看,应该属于礼仪性质,象征着军事权力。此外,在1980年秋发现的一件环首铜刀,通长26.2厘米、刃长14.3厘米,“尖部圆钝微上扬,厚背略方,柄部微曲,环首。柄部两侧饰平行凸斜线,其中间每面有六个凹槽”,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环首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