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访三星堆

 泰山挑灯看剑 2011-01-21
重访三星堆
  • 2010年11月23日 齐鲁晚报

    □钱汉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中华史前文明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特点、相互间又有哪些联系?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我想在寻访中华名窑的基础上,再花几年时间进行艰苦而有趣的文化寻根活动,系统地考察中华史前文明遗址。日前,笔者重访了四川著名的三星堆文化遗址。

    七年前,曾考察过三星堆遗址,对古蜀珍宝中的一些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造型,特别是那个眼睛瞳孔像柱子一样从眼珠中伸出的形状,留下深刻印象。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大眼睛,千年以后怎么跑到长江上游的三星堆去了呢?我一直思索着。

    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南兴镇,因内城有三个残留土墩而获得“三星堆”的雅名。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古蜀文化的认识,具有丰富的艺术和研究价值。在四川省博物院陶瓷专家高久诚先生的陪同下,我走进了三星堆遗址。遗址周围湖光倒影,绿草如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古蜀国选择在这里建都令人敬佩,这里离汶川地震中心百余公里,汶川遭受毁灭性打击,此地却安然无恙,可见古蜀人的非凡智慧。在1929年以前,谁也不会想到这里的地下埋藏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和骄傲。1929年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大约有三四百件,由此拉开了三星堆文明的序幕。

    大批以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型为特征的青铜器、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等,在地下沉睡三千多年后面世了;1986年,商代大型祭祀坑又有上千件古蜀国珍贵文物出土。三星堆出土这么多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让世界为之震惊。据学者研究,两个大型祭祀坑内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古蜀国王室的宗庙重器,可能是遭遇改朝换代,新王朝将前代王室的宗庙重器全部焚毁,在举行祭祀仪式后而埋入坑中的。

    三星堆青铜器立人像高达2.62米,重180多公斤,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身着衣服三层,最外层衣服近似“燕尾服”,两臂平抬,双手呈持物献祭状,神态自如。这么高大的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独一无二。在立人像前,我伫立很久,寻思很久。大型兽面具宽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狰狞、怪诞,可谓青铜艺术中的极品。我想,他的祖先在哪里?会不会是长江下游的良渚?从眼睛的造型上,隐约可见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青铜器立人沉默不语,我只能存疑而待进一步研究了。

    三星堆陶器大都为生活实用器具,基本上以灰陶为主,比较粗糙。展出的陶器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高柄豆和三脚镬。古蜀人席地而坐,高约50厘米的高柄豆,让他们用餐非常方便。脚长约20厘米的三脚镬,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四川火锅,古蜀人在三脚镬下生火用以煮熟食物。我专门前往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参观,桌上、架上层层叠叠堆满刚黏合的陶器,这些陶器都是古蜀人用来饮食的容器。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陶器、觚、高柄豆,铜牌饰、铜铃,玉璋等都与夏文化有渊源关系,通过鄂西、三峡地区等传播路线进入四川盆地中心的成都平原,在当地相当发达的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三星堆文化,其在陶器文化层面上反映得更加突出。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随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消失了。

    人们假想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而始终停留在假设上。过去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然后渐渐传播到中华大地,而三星堆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