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黎老舞女,喝咖啡,吃司康,撩起裙子跳个舞

 街心舞苑 2019-07-10


本文来自央美艺术品

(ID:yangmeiyishupin)

说法语,跳康康舞

吃点心,唱《蝴蝶夫人》

朗诵普希金的诗句,踢家庭足球

谈起那些一起八卦过的老朋友

舞会,还是法国康康的好


2010年妮可·基德曼在《红磨坊》( MoulinRouge)中扮演了康康舞娘莎婷


1969年戛纳电影节,丹尼斯·库珀带领他在《逍遥骑士》里面的一干人等来到海边,跳起了康康舞。

为什么浪漫只属于法国人

法兰西民族是世界上最崇尚艺术的民族。色情,娱乐与艺术从来都是三位一体的。张泽乾的《法国文明史》总结过高卢人的性格就是热爱生活,注重整洁,讲究礼节,耽于享乐,尤其热衷于对荣誉的追求。高卢人最怕的两件事乃是生命的消逝和名字的被遗忘。

读书看报,喝咖啡,看赛马,甚至游山玩水和泡海水浴。关心文学,懂得绘画、音乐是上流社会的基本要求。这种态度现在已经变成了全法国人附庸风雅的主要特征。而在当时,英国对艺术很冷淡,而只尊重社会地位和财富。

所以那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画家都出现在了法国,因为他们有康康舞和红磨坊。


《红磨坊的舞会》奥古斯特·雷诺阿


这是典型的法国人民生活

这画描绘了巴黎的一个露天舞会。夜色轻轻降临,包围了蒙马特。19世纪末,那里才真叫混乱。洗衣工、裁缝、舞女、裸模、妓女、嫖客、掮客、投机商、酒鬼、小偷、强盗、浪人在这一带进进出出,酒馆妓院夜总会家家喧闹,空气里充满欲望的味道。“秩序”跟这里不搭界。人们甚至这么流传:蒙马特的红灯区,1600米长的街道要养活1500个妓女,如果她们都出街,每隔一米就是一个。

这是一个酒吧咖啡馆夜总会聚集的地方。这里的人没有伪装的外表,没有阶级与贫富的区别。只要意气相投,就可以尽情地谈天、享乐。

那个年代,文学与文艺合为一体,男人与女人浪漫不分离。康康舞最初成为舞会节目是在一些诗歌晚会和音乐晚会上,在法国巴黎红磨坊建立初期, 每周六晚上都要举行诗歌朗诵会, 主要由当时的一些著名诗人自编自诵。

在蒙马特,那个屋上顶着鲜红色风车的就是著名的欢乐场——红磨坊。红磨坊1889年开业,每晚都举行舞会。红磨坊开业不久就成为巴黎的娱乐与社交中心。

天才们笔下的红磨坊


Bal au Moulin Rouge by Toulouse-Lautrec


Bal au Moulin Rouge by Pere Ysern

康康舞的兴盛和这家名为“红磨坊” 的舞厅紧密关联。这里不仅诞生了一代代艳舞明星,而且还造就了著名画家上图卢兹·劳特累克,天才舞美设计师盖斯马,启迪了从舞蹈明星成长为杰出作家兼法国龚古尔学会主席的传奇人物柯莱特。

最初,康康舞的女演员不得过分表现性的成分,有人甚至把这一举措称为,女权主义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所有女演员都必须完成一个必做的动作,即舞蹈即将结束时,用脚尖轻快敏捷地将一名观众的帽子踢飞。


1954年,法国人让·雷诺阿拍了一部电影《法国康康舞》( French Cancan ),讲的就是红磨坊诞生的故事。


梦露的掀裙子露大腿难道不是来自康康舞?

是的,康康舞就是疯狂。它会瞬间创造,连自己的右腿都不应该知道自己的左腿在做什么。那时的巴黎人必须既快乐又忧郁,既冷漠又热情。总之,必须跳舞,寻欢作乐,康康舞就是腿的疯狂。

当然,一个传奇必须有人,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比如有人说,红磨坊的创始人红磨坊之父约瑟夫·奥雷就是个赌徒。1889年,已经在巴黎拥有“奥林匹亚”歌厅的西班牙人约瑟夫·奥雷在华都第十八区克里希林荫大道开设了“红磨坊”,一时门前车水马龙,寻芳的骚客趋之若鹜。

那里,音乐舞会每天从晚上22点开始,场面极尽奢华,令人目不暇接。当年最媚人的节目是“克蕾奥佩特拉的游弋”:“埃及艳后” 由四个强壮大汉托举着闪亮登场,陪伴于四周的是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一个个娇态慵懒地躺卧在鲜花装饰的牙床上,引人遐思神驰。

当然,传奇故事都

缺不了女人

加比·德利斯

(Gaby Deslys,1881-1920)

法国女星,歌唱,舞蹈,电影。

她是红磨坊的宠儿,也是百老汇第一个脱衣舞女。

主演过电影。诱惑过葡萄牙国王。可惜红颜薄命。

加比,原名是玛丽·加布里埃尔·凯尔,出生于马赛一个小官员兼纺织品商人家庭。16岁那年,父亲为她找到一份裁缝的工作,可是她一心向往舞台生涯,在闺蜜的帮助下,终于在巴黎“巴黎人”音乐厅谋得一个合唱团员的位子。

这意味着穿着一样的服装,踏着一样的舞步,唱着同一首歌曲,收入菲薄,可是,她给自己取好了艺名,加比永远快乐,加比百折不挠。她自费学习舞蹈、观摩演出、琢磨举手投足间的技巧,终于获得女神娱乐场的合同,渐渐成功。加比懂得,自己不会是纯粹的悲剧演员或喜剧演员,论风格是一道混合沙拉,轻,甜,滋养,一句话,她应该“秀”出自己的天生丽质。

贪婪舞女拉·古吕

红磨坊的历史上,出现过多位类似加比的艺人。如拉·古吕、摩姆·弗罗玛茨、珍妮·阿弗里尔。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古吕,当后印象派画家劳特累克以露易丝·威伯(人们爱叫她“拉·古吕”,意思是贪吃的女人,因为她有一副永远吃不饱的好胃口和对饮料的特殊偏爱)为主角画的第一张红磨坊海报出街时,整个巴黎都傻了。

露着底裤的高抬腿女人被贴得满世界都是,成何体统。良家妇女连胳膊都必须包裹起来,密实的长裙是她们惟一的选择。人们愤怒着咒骂着脸红着垂涎着吃惊着也好奇着,涌入红磨坊,看拉·古吕热辣的康康舞。

据说此人身材丰满,风姿绰约,绿色的缎子拖裙系在臀后,每次走过蒙马特街区,都引起一阵骚动,整整几十年间,她成为红磨坊的代称。不过,此人晚景凄凉,60年代,有记者要为她写传记,才发现她竟住在旅行挂车里。


红磨坊的舞娘,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

红磨坊的女演员必须受过芭蕾舞训练,身高起码应达1.72米,年龄在16至25岁之间。容貌要姣好,笑容要灿烂,大腿要修长,鼻子要俏皮。他们付出很多,每周工作6天,每天演出两场。

到今天为止,康康舞跳了126年,它跳给英国女王,也跳给外省的穷亲戚;跳给需要解闷的巴黎人,也跳给从异域来想要探究蒙马特的好奇人。

-End-

欢迎加入ART艺术收藏交流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