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推广环保酵素?4个方面,让厨余垃圾零废弃

 时间变成水 2019-07-10

编者按:《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原有垃圾桶将全部撤离,原有集中收运模式将彻底改变。我们酵环自然认为:垃圾分类、减量的关键,也是食物垃圾零废弃,环保酵素的制作与应用是关键。

然而,经过几年环保酵素推广,我们发现一些曾经热衷于环保酵素制作的朋友们,或因为场地问题、原料问题等等,不再制作环保酵素了,有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由,转而热衷于做塑料酵素桶的销售去了。

为此,我们决定更新以前的环保酵素制作与应用的推广版本,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出新的解答


【作者简介】


沈亦可

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深度水处理研究会理事,上海酵环自然生态文明研究公益团队、虚拟社区自媒体《净水科普馆》发起人,保护地友好体系、守护大地专家志愿者,耕读大学教研老师、三零研学所发起人。

摘要

1. 环保酵素:回归“物资循环利用”很方便

2. 环保酵素:回归“传统手工发酵”很容易

3. 环保酵素:回归“生活洗护效果”很显著

4. 环保酵素回归“微生物微循环”很科学

01

 环保酵素:回归“物资循环利用”很方便

        城市化给水环境带来的变化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超过工业污染的影响;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进入大江大河的上游;农业和养殖业大量使用农药、抗生素、激素导致水源地污染。

以上海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现在每天清运垃圾2万吨

您愿意将垃圾难题留给自己的子子孙孙去处理吗?

您愿意在自己家园的附近建起垃圾焚烧厂的时候再去参与邻避运动吗?

        在农耕时代是没有垃圾一说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利用的,这就好比十二生肖,老虎/杠子/鸡的游戏,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科技发达的当下,享受着现代文明的人们,为何同时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厄运?

        环保离你的生活很遥远吗?向政府缴税了,给物业缴钱了,垃圾不管有多少总会被清运,垃圾围城眼不见为净,垃圾堆放到家门口你会生气,但减少垃圾就与你就没关系了吗?垃圾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产生的,我们有责任自己去面对、并且从源头处置。(下图为作者2011年7月在甘孜州石渠县尼牛乡本日村拍摄的藏族小朋友在河道里捡塑化垃圾

        一件物品从生产,消费再到回收,每个人都是可以参与其中的。一个在别人看来很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因为你不想要了就成了垃圾。“垃圾”这个词语,不仅是遗弃、废弃、抛弃之物,更是鄙视、厌恶之物,在人们普遍的认识和体验中,这些东西与腐臭、糜烂、污秽等词语紧密相连,因而避之不及。

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人们常常将喝不完的饮料,吃不完的牛奶以及餐后油腻的饭菜倒在干净的纸箱包装上或其它可回收的塑料等物品上,没有一点觉得不妥,或不文明的意识。

食物垃圾是垃圾难以干湿分离的关键

是导致废弃物无法回收、循环利用的关键

        如果你能将厨余、餐余用来制作环保酵素,如果你能将塑料、纸张等废弃物不与油污脏水混搭,如果你能将油腻或湿漉漉的食品包装塑料袋用环保酵素清洗晾干,那么,你增加的这点点麻烦,却可以使得垃圾可以大大的减少,可回收的物资可以大大的增加。

        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出份力,我们不妨先从这些果皮、蔬菜叶、鱼肉的内脏和吃剩下的湿垃圾入手,不再把它们装袋丢弃,而是DIY制作环保酵素,培养益生菌和酶,用来改善我们生活环境的微生物生态。

        你可能不在乎从物资回收中获得小钱,但你已经是遵守了万物循环、惜物仁心的伦理,你从此就是一个“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环保达人了。


酵环自然办公室的垃圾回收已经实施了多年

02

环保酵素:“回归传统手工发酵”很容易

        环保酵素技术来源于中华文明传承,是由泰国华裔乐素昆博士针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治理的重要贡献,是适合家庭、人人可为的厨余、餐余垃圾循环利用的传统手工发酵工艺。

       马来西亚华裔温秀枝医师。先后在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台湾、香港、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巡回演讲。如今在上海及全国各地已经形成良好的推广氛围。

       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所有食物垃圾都通过家庭或社区可以自己动手,通过环保酵素1.0和2.0的发酵工艺被循环使用。我们希望在乐素坤博士和温秀枝医师的1:3:10经典的基础上进化:减少水量的消耗,增加了一倍的食物垃圾量,而红糖的使用量则尽可能得到控制,或者用多年发酵成熟的环保酵素液和渣来替代,这样虽然延长的发酵时间,却可以降低了水和红糖的消耗,也减少了塑料桶的用量以及空间需求。我们的这个版本是为社区工坊定制的,一般家庭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还得先从乐素昆法做起。

        容器的选择:使用回收的有内、外盖子的塑料桶,家庭制作,我们建议使用2.5立升及以上容积的食物油脂或饮用水桶,食堂、农场则选择25公斤广口塑料桶。根据桶口径越小,预留的空间越大的原则,防止酵素发酵时溢出容器外,留出1至3份空间。建议尽量选用大口径塑料桶制作,小口径放气较难控制不曝气溢出。

        红糖:糖分是环保酵素制作所必须的,不仅是为了给微生物发酵增加营养,也是为了增加碳物质与氨氮类物质混合减少臭气的产生。不要使用白糖,不仅价格高,很有可能有抑制微生物的化学物存在。可以使用榨糖过程中的下脚,即糖蜜,但要增加用量,因为水分多了。此外,在购买糖蜜时一定要了解包装物以前是否用于有毒化学品,与供方要确认。

        水:绝对不能使用烧开的水,我们需要水中的微生物源,所以,也不能使用漂白粉味道很浓的自来水。但也不能使用很脏的阴沟水、臭水。

       搅拌:假如有不同周期的环保酵素都要搅拌,搅拌棒一定只能从制作时间长的用完了再到制作时间短的发酵桶,切记不能倒过来。

        环保酵素1.0的制作方法:在容器中先加入切碎的果蔬厨余3份,再加入1份红糖,然后再加干净水5份,充分搅拌,将桶内盖上好、外盖拧紧,贴上标签,写上制作日期。

       概括一下:1份红糖+3份餐余厨余+5份水+至少6个月储存(有条件时+1份成熟环保酵素渣

        开始10多天会有气体产生,最好每天将桶盖打开搅拌,使厨余、餐余泡在糖水中再盖紧,1个月后就不再有气体产生,可1周搅拌1次,以后每个月搅拌1次。如果是广口的,那就会简单许多,搅拌的次数可减掉许多了。将密闭的环保酵素桶放在避光处常温保存6个月至半年。微生物在冬天活性减弱,低温使得酵素发酵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冬季制作的一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成熟,但每个四季轮回,都是环保酵素成熟的价值。

      环保酵素成熟后,塑料桶里原本悬浮着的厨余、餐余就会沉降到底部,上层是纯清的棕色、或橙黄色液体,下半层是浑浊液,底层是沉淀的发酵泥,可当做酵母,极为珍贵,PH值低于4。

      此时,只要设法把瓶子里的发酵泥过滤出来,剩下的就是气味清香、有明显的酸味,并伴有淡淡甜味和酒香,用途广泛的环保酵素了。成熟的环保酵素可以长期保存,保存越久价值越高,市场会告诉你。

      夏季制作水果酵素,3个月时间就可以看到效果,尤其是菠萝、西瓜之类含糖分高、水分高的环保酵素制作,可以少放糖、甚至不放糖。

     环保酵素2.0版制作方法:这是专门针对餐后,即餐余废弃物(食物垃圾)的社区制作方法。

      在25公斤塑料容器中加入去除油水、大骨头的餐余3份(最好是用粉碎机粉碎,鸡鸭鱼肉的下脚、内脏,所有剩饭剩菜等),再加入红糖2份,然后加入没有明显漂白粉味的干净水5份,再加入酵母粉15至30克。制作时放一些成熟酵泥,也可喷洒环保酵素原液,臭味即可消除,也加入1份,或更多些。融化、充分搅拌,使厨余、餐余完全浸没在糖水中。将桶内盖上好、外盖拧紧,贴上标签,写上制作日期。

      概括一下:2份红糖+3份餐厨废弃物+5份水+至少2年储存(有条件时+1份成熟环保酵素渣

       不要觉得很委屈,时间就是金钱哦,时间越长价值越高啊。因为这份2.0环保酵素是有油腻的,微生物发酵过程虽然延长了,但成熟之后的洗护效果是1.0版本无法比较的,更重要的是,其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作为种花种菜的肥料,那是效果最佳的,其稀释比例可以更高。

        开始1至2个月,打开时是十分臭的,会有大量氨气、甚至硫化氢气体产生,最好每天将桶盖打开搅拌,使厨余、餐余泡在糖水中再盖紧,预计2个月后就不再有气体产生,可1周搅拌1次,以后每个月搅拌1次。如果是广口的,那就会简单许多,搅拌的次数可减掉许多了。

       我们使用酵母粉的目的是避免肉毒杆菌在制作过程和制作环境泛滥失控。为了控制搅拌时空气不被污染,必须准备1个2年以上成熟环保酵素1:5稀释的喷瓶,在打开内盖之前预先喷洒周围空气,打开后立即对着容器喷洒,一边搅拌一边喷洒,搅拌完之后,暂时应该有酒糟香味的。每次都如此操作。

      将密闭的环保酵素桶放在避光处常温保存2年,甚至更长时间。只要容器不被冻裂,无需采取防冻保暖措施。微生物在冬天活性减弱,低温会使得发酵进入休眠状态,但每个四季度轮回,都是环保酵素变得更加成熟。当然,在北方制作环保酵素,无论是1.0 还是2.0,一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成熟。这就是我们不能照搬乐素坤博士的办法的原因。

      加入荤腥较多餐余的发酵过程中开盖后会有臭味,这是我们这个版本的难点,或许就是这一点乐素昆博士自己搞,却没有推荐的原因。


工程技术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张杨路工坊粉碎猪肉骨头


国际志愿者在张杨路工坊亲身实践,搅拌刚制作的2.0版环保酵素

北京厂家袁总专程来沪现场安装他们捐赠的食物垃圾粉碎机

收集现场的餐余垃圾,用食物垃圾粉碎机粉碎之后制作环保酵素

2018年在北京黄土坪村指导耕读大学的学生制作环保酵素

03

环保酵素:回归“生活洗护效果”很显著

        将2汤匙环保酵素原液倒入一盆水中,把蔬菜、水果浸泡45分钟,有志愿者曾经自己花钱测试浸泡1小时前后农药残留从8.6降到1.6.效果很明显。我们觉得有道理,但还需要实验验证。

        经过浸泡的水果会更清香、蔬菜生机挺拔。隔夜的韭菜一般都为因为萎靡而丢弃,我们将其用环保酵素的1/1000溶液浸泡,居然恢复生机,炒熟后味道不错。

        将环保酵素原液和水按1:8的比例进行混合半小时后喷洒在抽油烟机上几分钟,再用茶籽粉搽洗,不残留化学洗涤剂。这个谁都可以实践见证。

   将环保酵素原液、研磨很细的山茶籽粉和水混合,1天后用于洗头、洗澡,可以减少人体化学残留,或许还能止痒、去头屑。

  将环保酵素原液稀释到0.01%0.1%后静置半小时,浇灌绿植叶冠,0.1%的稀释溶液浇灌绿植根部,起到施肥的效果,这个办法不认可的人已经不多。

   环保酵素原液稀释到五分之一十分之一后半小时,喷洒室内能去除香烟气味、厕所、垃圾堆臭味和装修异味。这个很容易验证,您不妨试试。

   随着你家大量制作环保酵素,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或许就会躲开了。您不妨试试。

   下面2幅图是我们志愿者对新买的机制板柜子进行甲醛检测,她对其中一侧柜用7瓶盖酵素稀释在1.25升水中进行喷洒,另一侧则不喷洒,分别放入甲醛测试盒密封1小时和2小时后获得的结果都可以证明,环保酵素对于甲醛的分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04

环保酵素:回归“微生物微循环”很科学

   大自然是多元、共生、相辅相成的,是循环发展的,如同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人类就是这样与大自然互为依存,健康的人体是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微生物友好相处的结果。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无休止的消费,或者动植物生态不循环、物资不循环利用,不仅会产生许多垃圾,更是许多疾病的根源。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201112月健康大视野栏目:中科院金峰博士的《与菌共舞》和中科院金城博士的《酶好人生》,请大家回去查看,就能理解我们今天介绍的内容。酵素是发酵产物的一种俗称,早期生物发酵界可能只熟悉酶,其实进一步发酵,则是很复杂的生态代谢产物。酵素以动植物为原料,经过微生物转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混合物的俗称。在发酵初期会有微生物的博弈和替代功效,后来就以酶为主,上个世纪初期从日本传入中国,后来又传遍东南亚。实际上属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源自手工作坊发酵工艺。中国大陆因为西方现代化的缘故,该名称反而来自于日本、台湾和东南亚,包括欧美等地,已经盛行一、二十年,最近几年重返大陆。

当然,我们这里的环保酵素,区别于纯菌种、快速发酵工艺,其制作和应用过程,均为自然过程,而且是一种微生物菌群培养的过程。

   细菌、酶等微生物是不断变化、转换的,我们人体如同一个被微生物控制的机器,体内集聚着上万种细菌、病毒和酶,甚至还有癌细胞,绝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或中性的,毒害健康的则屈指可数。比如肠胃道智能就来自于菌群和酶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反应。

   因为对微生物世界的一知半解,我们却生活在一个谈菌色变的世界中,为了抵御附着在细菌上的病毒,所为现代生活,从洗护用品到饮食,充满了消毒剂和抗生素,使得我们在病菌面前是那么的脆弱。

再比如现在的农田,几十年来不断使用农药,不仅导致土壤的底栖动物基本消失,有机质损失,土壤微生物越来越缺少益生菌群,在土壤缺菌缺酶的情况下,我们食用的农作物也就严重缺乏微量元素,这必然导致人的肌体内严重缺乏益生菌和酶。以至于人们饲养的经济动物、或种植的农作物,在病菌、害虫面前不堪一击,许多人也是不堪一击。

   环保酵素源于中华传统文明的成果,菌种来自自然界。红糖原料、发酵容器等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便利,其传统手工发酵工艺过程简单、可控、可持续、可复制,属于兼氧发酵,制作原理通俗易懂,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一讲就通,儿童、少年也很喜欢,民众参与的成本低、门槛降低,一般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特别不安全的隐患。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台湾,有关酵素饮料的实证研究资料和泰国的有关环保酵素的实证研究资料已经很丰富。如今,我国已经发布了植物酵素的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环保的、饮食的,农田的等各类酵素。

   环保酵素解决新鲜果蔬厨余垃圾,其发酵产品的使用可以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了。我们根据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学原理,将新鲜果蔬余、鸡鸭鱼肉的下脚和剩饭剩菜、荤素餐余一起发酵,虽然延长了密闭发酵时间,但成品的洗护效果更佳,用于农作物肥料的话,将富含氮磷钾元素。

我们采取家庭与社区工坊相结合的推广方式,解决家庭制作的瓶颈,以社区工坊吸引更多家庭参与,以工坊的管理模式不断复制推广成果,并以此探索生物洗护用品系列产品走向市场的可能性。

   本项目不仅切中了干湿垃圾分类的难题,避免了垃圾分类的积分奖励不利于人心向善的弊端,也顺应了人们逃避化学品的人性和市场需求,探索一种真正使得厨余、餐余垃圾循环利用途径,实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循环经济模式。

本文酵由环自然公众号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