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司马迁推解老子之七.老子之子说了什么

 致曲解老子的人 2019-07-11

1. 关于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的提示:

(1)司马迁说的“老子”就是五千言,

(2)“者”才是楚人李耳,

(3)孔子说的“老子”是他自以为是老子的老头子。

不过很奇怪:经史子集的“子”不都是指书吗?难道还是指人?为什么写到老子两字就非要当做人不可呢?总之,这一段大家都认为是李耳的家谱,但其实是五千言的传承:

《史记·老子列传》“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1)五千言(老子)的祖本,原本收藏(隐)在韩平子在继位之前(君子)、位於曲沃的书房。

(2)但是五千言(老子)的首抄本(之子),才可称之为(名)所有文本的源头(宗=祖庙=源头)。因为偷书贼的翻译实在大有问题,而祖本已经佚失,无从考察了。

(3)首抄本(宗)的收藏者是(为)魏国一位将军(魏将)。

(4)魏先生将首抄本收藏(封于)在山西运城这个地方(段干)。

(5)首抄本(宗)的抄本(子)大量流入民间(注=灌=大量流入)。

(6)民间本(注)当中有一份抄本(子)流入汉宫(宫=汉宫)。

(7)这一本(宫)透过吕后、文帝、窦太后的无上解释权,形成三份定本(玄孙),我大汉皇朝就靠着拥有定本的名号实施黄老之治(假=借=倚靠),无人敢挑战。

(8)文帝将他的文本(假)提供给国家(仕于),所以从汉文帝开始成为国家定本。

(9)国家定本(假)的抄本(子)被胶西王刘卬(前164~154)的太傅拿到,他在胶西开班授徒,五千言复再散播民间(解=散,散开、散失),我司马家因此得到了绝对正确的抄本。

(10)这是因为(因)我父亲司马谈(家)当时在齐国胶西(于齐焉)游学好几年的缘故。可惜七国之乱刘卬叛变(前154年),造成我父亲无法公开这段接触。

1-1. 老子=祖本:偷书贼是从韩平子书房偷走祖本的,韩平子家在山西曲沃,前514年即位,“君子”表示韩平子在即位之前,就已经从晋国新都曲沃国家图书馆取得五千言祖本,带回家里研究了。推测在即位之前,祖本就已经被偷书贼偷走,时间当在前520-514年之间。

1-2. 老子之子=首抄本:偷书贼在函谷关交给关令尹的,不就是首抄本吗?司马迁说“关令尹=在函谷关镇守边关的令尹,魏将=晋国姓魏的将军”,所以关令尹和魏将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多完美的猜谜游戏!完全不冲突,而且涵肴高地、函谷关、段干(山西运城)、韩平子、甚至韩赵魏三大氏,在当时都属于晋国。

1-3. 注=灌=大量流入民间:有多少人看过五千言?网路上就有很多资料,至少包括以下:

(1)孙武(前545~470)在前515~512在江苏姑苏完成孙子兵法,前512吴王阖闾召见时献书,之前就已经看过五千言。

(2)韩平子(?~前509,山西曲沃人)在前514年与叔向(?~前514被灭族)讨论齿舌孰坚。

(3)庄子(前369~286,河南商丘人)读过五千言,虽然没有读懂其中的奥妙,但是这么自负的人,当然认为随便拿出来举些例,也不会有谁能够拆穿他的。

(4)约前300郭店楚墓(湖北荆门)墓主把他自认为看懂了的、最得意的章句节录成书,陪伴永生。

(5)韩非(约前280~233,河南新郑人),韩非在荀子门下学成后回韩国着“韩非子”,而李斯、荀子文笔皆不类五千言,韩非的五千言当来自韩国新郑。

(6)约前218~210黄石公(山东济州榖城人)于下邳(江苏睢宁古邳镇)传授张良“可为帝王师”之术。

(7)约前201~200曹参拜师盖公于齐国胶西(治所在山东高密市)学习“黄老术”。

(8)孔子或门人读过修身平天下54章,时间地点则难确定。

(9)文子(时代不详)解老竟完全不谈人性,很难相信这是赢秦以前的着作。

1-4. 宫=汉宫:按照司马迁的记述,可能的来源有二:一为黄石公传给张良,黄石公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二为齐相国曹参,曹参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因得黄老术。司马迁喜欢出谜题,比之于黄老言,王者师辈分更高一筹,这才是传入汉宫的版本,所以宫=刘邦喜欢听的版本=张良本=黄石公编书本。但可注意:景帝立经本=北大汉简本,其中有些内容和帛书甲本不一致,极有可能来自曹参版本。

1-5. 假=借:自从公元前196年吕后绑架张良强索商山四皓之计以后,能叫张良害怕的恐怕只有吕后一人了。既然可以强索计策,要强索老子文本有何难哉?汉初最迷黄老术的人,算起来是吕后,文帝,窦太后三人,景帝反而是无可无不可,汉武帝则拒不接受,所以国家定本应该只出现在文帝和景帝两代,吕后则是她听到的有声版本(吕后认识的字应该和刘邦差不多),旁人只有说是的份。

1-6. 因家于齐焉:“家”指司马谈在齐地游学时的住所在胶西。这是何炳棣先生的见解,甚感佩服。司马谈年轻时在淄川(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学《易》于杨何,在齐国(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习《道论》于黄子,距离胶西国治所颇近。如此可以做什么推理呢?前164~154司马谈正当16~26岁,显然当时盛行分科教育,每个老师精专一门,井水不犯河水,一个月上课一两天,年轻学生正喜欢游学来游学去,结伴同行,到处留下印记。如果“顺便”习五千言于刘卬的太傅,又获得赏识,得以抄录一份抄本,还真是大有可能。所有的提示都在《史记》里面,所以说司马迁喜欢玩猜谜游戏,正是“我心不死”,完全符合他的个性!

2. 可惜何先生疑来疑去,不曾怀疑“老子者”这三个字也能暗藏玄机,司马迁的“老子”是五千言,“者”才是楚人李耳,所以“老子之子”是五千言首抄本。何先生仍然认为是司马谈从刘卬太傅手中拿到老子家谱,而不是五千言的正确抄本,可惜啊。须知手抄竹简的时代,连抄5000字而不抄错的,有多难啊。司马家有这个机会能够对着保证正确的皇家版本,亲自抄一份自己都满意的抄本,在那个时代,不正是大事一桩,值得大书特书的爽快事吗?就算汉武帝拿七国叛乱余党、独尊儒术挡在前面,我司马迁也是要学老子来个道隐无名、把这件光荣事迹藏进《史记》、不笑不以为道、你找不到就是我赢,叫大家非要玄之又玄、推理再推理,才能进众妙之门,推得正解也。

3. 《史记·老子列传》有关老子的部分,司马迁还做了一个小小结论如下:

《史记·老子列传》“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3-1. 注意看:儒学正对老子两字,老子两字很明确就是指五千言,不是李耳啊。前提醒、后提醒,很多人就是不醒,就像大家看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朽矣”,就是不相信“其人=子所言者=五千言作者=隶书的李耳=大篆的单逨=早就死很久了,孔先生您搞錯啦。”,不相信也不反驳,就这样摆着,网路上也很难看到谁提出过解释考证?很是奇特。

3-2. 这一段讲的是汉初黄老治国,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道儒两派斗的可真凶,是因为核心理念完全不同,根本没有办法“相为谋”。我相信儒道恶斗当中有一个重点,出在要人性命的断狱上面:道家依据商鞅秦法,讲究的是表面证据,不谈动机,不谈原谅,这跟美国的法治有点相像。儒家则根据道德断狱,百善孝为先,为父报仇杀人可以无罪,证据说有罪,还可以其情可悯、也可以罪无可恕,加减自如。这要怎么“相为谋”?

3-3. 总之,司马迁看到儒家已经胜出,所以末了加上一句“无为自化,清净自正”,是在安慰道家兄弟:愿赌服输,风水轮流转,好自为之吧。

4. 另外,司马迁这个笔法,和孔子述春秋、一字褒贬的笔法完全一样,都是文字猜谜游戏,注=灌=大量流入,假=借=倚仗,解=散=流散民间……都很好玩,一句话只讲三分,纯谈这三分,又全部都是对的,这就是史家的当然本色,是令人佩服的地方。同样的做法,不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其实都在帮你推理,把孔子没讲的“玄”和“妙”讲出来)就能读懂春秋的人,几希矣。不用推理就能看懂《史记·老子列传》的人,几希希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