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 但是,多得秋雨的朦胧 让平静的古村——侯官古村 多了几分烟雨江南的水墨画色 何不趁着细雨朦胧 探访秋雨古村? 说起“侯官”的由来要从秦朝说起: 秦统一六国后,于福州设立闽中郡并冶县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改名侯官 南朝时,从侯官分出的原丰与侯官合并为东部侯官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部侯官为原丰县 不久更名为闽县 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置侯官县 县衙搬到现在的上街侯官,侯官一名遂沿用至今 ▲岁月的痕迹 民国《闽侯县志》载: “侯官故城,在府西北三十里。 唐武德中,析闽县重置,治于此,通临江浒。 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 八年,迁入郭内。故址侯官市。” ▲至今依然保留侯官市地名,并分上市、中市、下市 受洪灾后 县治由侯官市迁入福州澳门路 初名“侯官坊” 后来,人们认为 当官的老是“侯”着等补缺 很不爽,就改名“官贤坊” ▲侯官镇国宝塔 摄:穆睦-水西林 宋元时,侯官设置为乡,现代为镇,今为村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 侯官县治设在今上街镇侯官村(市) 从初唐至中唐,长达166年 其县衙成立之时,距今已有1393年 其城池被洪水淹没之日,距今也有1221年了 俨然是古代闽县的行政中心 ▲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和文博大家王世襄题刻的“城隍庙” 摄:王晓峰 侯官村地处闽江西岸,螺女江之南 与赤塘山并峙,襟山带水,形胜天成 这么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这么多年依旧风韵犹存 当然有它的“奥秘”所在!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 单单她的“守护神”,就有3、4个呢! 如城隍庙、镇国宝塔、龙台石塔、巨型古樟... ▲新将军庙 ▲巨型古樟树 细雨连绵,雨色朦胧 漫步于狭长深幽的侯官街巷 听听地道的口音、看看朴素的民风 美不美道不上,却是别有一番风情 话说,侯官一直都享有“如在画中游”的美誉 乌龙江西第一景色的名号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闽江从侯官村前流过 见证着这古县今村沧桑变幻的历史 ▲古渡码头 摄:吴心钰 即使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侯官古渡也还是上街地区的门户 是很多人前往省城的起点和中转码头 ▲侯官排涝站是上街大学新区防洪排涝的重要节点工程 现如今,站在侯官渡口故地 我们已经看不到千帆竞渡的壮观 听不见商贾云集的喧嚣 曾经繁华一时的古渡口 已经被改造成七闸九孔的“侯官水闸” 为大学城泄洪排涝, 庇佑一方平安的重要设施 ▲新建高铁桥,西面出省通道 尽管繁华褪去 闽江南岸,一塔,一庙,一古村 却经起了岁月的洗礼 逐渐沉淀,历久弥香 ▲烟雨廊桥 怎么去侯官村? 公交:从博士后家园站上车,乘坐528路公交车,途径19个站点至侯官村站下车到达终点。 自驾:福州市区—国宾大道—侯官村,约35分钟车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