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非亲似亲fhf 2019-12-04

福建福州闽侯,侯官古村。

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唐代年间是县治所在地,如今依然古风悠悠。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侯官村的前身是唐“候官县治”。所谓“候官”者,系汉时官名,次于县令。汉建安初,以官名作地名,设立了“东候官”县,简称“候官”县。唐武德六年,置候官县于今侯官村,历166 年,至唐贞元五年,因水患严重,遂将候官县治所迁今福州道山路。清时,始改县名为“侯官”。有趣的是,虽然因为区划的改变等缘由,“候官”变成了 “侯官”,但其读音仍然“循旧音”,读之为“候官”。“学界以‘七代不变半毫音,千年只少一笔划’来赞誉这段历史佳话,侯官千年延续不断的地名传奇,也是其成为福建省千年古村的重要依据。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侯官”的由来还可以从秦朝说起:秦统一六国后,于福州设立闽中郡并冶县,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改名侯官,南朝时,从侯官分出的原丰与侯官合并为东部侯官,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部侯官为原丰县,不久更名为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置侯官县,县衙搬到现在的上街侯官,侯官一名遂沿用至今。

唐代,侯官村是县城,明王应山《闽都记》记载:“侯官市,古县治也。唐武德六年,置县螺江之北。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观察使郑叔则奏移入州城,遗民廛居,城市里社巍峨,有石塔临于江滨,其山名龙台,与赤塘山并峙。”民国《闽侯县志》载:“侯官故城,在府西北三十里。唐武德中,析闽县重置,治于此,通临江浒。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八年,迁入郭内。故址侯官市。”受洪灾后,县治由侯官市迁入福州澳门路,初名“侯官坊”。后来,人们认为,当官的老是“侯”着等补缺,很不爽,就改名“官贤坊”。至今依然保留侯官市地名,并分上市、中市、下市。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侯官村地处闽江西岸,螺女江之南。与赤塘山并峙,襟山带水,形胜天成。这么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么多年依旧风韵犹存。有它的“奥秘”所在,据说单单她的“守护神”,就有3、4个呢!如城隍庙、镇国宝塔、龙台石塔、巨型古樟等。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如今,村里千年古迹——镇国宝塔,依然辉煌。宝塔始建于唐武德年间,重建于五代闽国时期。旧时侯官常因闽江洪水为患,洪涝灾害严重。建县之初,县令听游方僧人之言,在此建塔以镇水妖,于是就有了这座镇国宝塔。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同时,侯官城隍庙大气辉煌。始建于唐武德年间,与侯官置县时间相同,距今已有1300多年。在庙前竖立一块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 年)的“重修城隍庙碑”,上面写道:“吾乡之祀城隍也,自唐武德中置县而始,阙后县有治。贞元初,邑改,庙仅存焉。”简单阐述了城隍庙的变迁史。城隍庙正门门额上镶嵌有一块唐代青石门额横匾,刻“唐城隍庙古迹”六字。竖匾上书“城隍庙”三个大字。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整座城隍庙建筑面积约有130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抬梁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奇峻,布局十分严谨。难得的是,城隍庙几经修缮,但城隍庙大殿现存明代建筑,合理地保留和利用了唐代带柱础圆柱,以及宋代保存下来的部份梁柱与构件。

探村福州闽侯|侯官古村,闽江之畔文雅地,唐县今村古风长

村里还保留着不少典型的民国中西合璧建筑。侯官崇园,简单大方的窗栏雕花,惟妙惟肖的木雕垂灯,两层均为木地板,保护良好。吴氏大厝,为青砖外墙,门楼高大,门楼顶部装饰有凤凰池及小卷棚,依然见证历史。

当你途经福州的时候,寻找古老的闽味,

那么,这个村落或许不应该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