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位于南台岛北端,最北有一处沙滩石坝伸向江中,将闽江一分为二,右侧称为白龙江,左侧称为乌龙江。滔滔江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 淮安位置图 乌龙江和白龙江的分界石坝1 在石坝上远眺淮安半岛 淮安古称怀安,是宋代福州范围内设置三个县邑之一(三县指的是闽县、侯官和怀安,今称为”三县洲“的小岛就是它们的共管之地)。 淮安提统抚麻府三相公祖殿 淮安县治初设于芋原江北三十里(今闽侯县荆溪乡桐口附近)。 宋咸平二年(999年),福州转运使丁谓奏移治于彼岸南台岛北端的石岜村,即现在福州仓山区的淮安村,改“闽越亭”为县衙署,当时居有13300多户,热闹一时。 淮安五帝庙1 淮安五帝庙2
远眺淮安古渡口
朱熹的《晚发怀安》有咏:“挂帆望烟渚,整衣棹别津。风水云已便,我行安得停。”生动反映了淮安县邑当时的景象。 淮安被誉为“瓷器之乡”。考古挖掘进一步证明淮安在中国瓷器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 现存留古窑遗址 淮安是福州三大进士之乡之一,是16个大家望族的发源地。据记载,这里曾出过300个进士、7代连科、父子同代、叔侄同代、祖孙三代同科的现象,有“进士之乡”与“理学之乡”等美誉。
落日时分,继续探寻消失的古邑印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