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每到暑期,一些大学生便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勤工俭学,体验生活。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很容易被个别别有用心的用人单位和黑中介算计落入陷阱。近日,记者针对假期打工易遇到问题,咨询了桥东公安分局的民警,他们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破解出了四大骗局,希望能给准备打工的大学生提个醒,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找借口刁难人拖欠工资 个别大学生在被个体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双方讲好月结工资。可当大学生正式工作后,雇主便称必须干满两个月,否则就不给钱。事后,雇主会找各种借口拖延发放工资,或者刁难人让大学生干不下去。如果大学生“半途而废”,雇主就以工作未满两个月为由,拒绝发工资。 民警提醒,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大学生在和用人单位达成薪水事宜后,最好能落实到纸面,以便作为日后维权证据;当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应当立即停工,并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拒绝交纳所谓的“保证金” 一些不正规的用人单位会打出很体面、很诱人的招聘岗位,有的甚至不要求工作经验却报酬很高。在求职者面试时,对方会承诺只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但当大学生们支付完所谓的“保证金”后,用人单位便会以等消息或职位已满为由迟迟不办理入职,最终这部分钱石沉大海。或者等大学生真去工作时,却发现这些工作的要求根本不是当初承诺的那样,不得不辞职走人,这样“保证金”就打了水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