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起第一泡尿,如果没有这4个现象,恭喜,你的肾很健康!

 风水地气李焕民 2019-07-11

肾脏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我们尿液形成的场所,将我们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毒素排泄出去,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由于肾脏疾病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很多人发现时已经很难治疗。当然,不是症状太不明显,而是人们太大意,往往忽视了这些蛛丝马迹

今天小水滴就从晨起的第一泡尿这件不起眼的小事上,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发现早期的肾脏异常。

1

什么样的尿液是正常的?

健康人的尿液通常是淡黄色、无沉淀、无持久泡沫的。喝水少的时候,尿液颜色较深;喝水多的时候,尿液颜色较浅。经过一夜睡眠后,身体会代谢出体内的垃圾,所以晨起的尿液颜色偏黄,但一定是无沉淀、无持久泡沫的。

如果你早上起床后的第一泡尿是这样的,那说明你的肾很健康哦,继续保持!

2

这样的尿液,要小心是疾病信号

那晨起尿液出现哪些情况,是疾病的信号呢?我们可以从尿液的颜色、状态来分辨。

1.尿液深黄色

一些药物可以改变尿液的颜色,例如维生素B2或者是黄连素,服用后会出现尿液变黄的情况。不过停药后,尿液的颜色就会恢复正常。

如果持续性出现深黄色的尿液,并且伴有不易消散的泡沫时,则说明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是什么东西呢?这种物质是由肝脏形成的,会从肠道和尿液中排泄掉,如果肝脏或者胆管出问题了,大量结合胆红素就会只从尿液排出,从而导致尿液颜色加深。

所以,如果长时间出现深黄色的尿液,你的肝脏很可能出现了问题,例如黄疸、甲肝、肝硬化等。

2.尿液红色

尿液出现红色一定不能大意!很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尿道炎、泌尿系结石等。

如果排出红色尿液的同时还有尿频、尿急、尿痛问题,建议做泌尿系统相关检查,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是中老年人,更要警惕肾病、结石、前列腺炎、膀胱肿瘤的危险,尽快去医院排查。

当然,有时候尿液出现红色,和饮食也有关系。如果食用了红心火龙果、红萝卜、黑莓、带红色色素的饮料等,也会导致尿液偏红,但如果这些食物都没有吃的话,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一般多喝水就会慢慢恢复正常,无需担心。

3.尿液浑浊,呈现乳白色

多见于丝虫病的临床表现,也被称为乳糜尿。如果晨起发现尿液如同牛奶一样呈乳白色,很可能是由于从肠道上不能吸收糜液,造成乳糜返流进入尿中所致。

引起乳糜尿的常见原因就是的丝虫病及泌尿系统泌脓性感染。

4.尿液中的泡沫多且不容易消失

尿液出现泡沫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正常的生理下,即便是出现了泡沫,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泡沫也会消失,不会一直保留这个状态。但如果你尿液中的泡沫多,还不容易消失,就不能大意了。

当尿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如多出蛋白质、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后,尿液表面张力会增高,从而形成更多不易消散的气泡,就是我们说的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95%以上的蛋白都会被肾脏吸收,所以尿液里蛋白含量很低。如果出现了蛋白尿,也不必惊慌,这类蛋白尿通常发生在剧烈运动、大鱼大肉、发烧、精神紧张之后,属于正常现象,休息一下,调整下饮食一般就会消失。

3

保证肾脏健康,做好这4件事

男性如果想保持肾脏健康,可以从以下4个生活习惯上进行改善:

1.晨起不憋尿:经过一夜代谢后,肾脏中堆积了大量尿液。憋尿会让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前列腺,对肾脏、输尿管等高位脏器带来危害,引起肾积水,肾损害。此外,尿液中含有有害物质,如果长期存放在肾脏内,会造成细菌滋生,从而导致各种肾脏疾病。

2.多饮水:早起多喝水,不仅能够冲淡胃中多余胃液、提升肠胃灵活性,还能中和尿液浓度、降解尿液中的毒素,从而保护肾脏健康。如果喝水少,尿液也会相应浓缩,排尿次数同时降低,尿液内的有害物质残留在体内,引发炎症。不过为了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休息,可在临睡前减少饮水量,而增加在自天的饮水量。

3.少吃盐:晨起后的第一餐,建议多吃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够平衡体内水盐、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还能降低肾脏代谢负担,养护肾脏健康。

4.做运动:早起做运动,可以促进下丘脑与肾脏合成肾上腺素,还能提高男性体力,对于养护肾脏也有帮助。每日保持定量运动,可以提升肾脏分泌激素的效率,还能提高肾脏代谢功能,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总结一下,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肾脏,那就要从小事做起,晨起后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饮食作息习惯,必要时尽快就医。早上起床后不憋尿、多喝水、少吃盐、做运动,不仅保护肾脏,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也会让身体的其他器官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