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岁医生猝死!6个危险信号一出现,说明你该休息了,你的命真没那么硬

 圣山溆水 2019-07-11

感觉身体很累、很疲惫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先停下来,休息一下吧。但也有一些人,硬生生地撑着扛着,以为年轻力壮、身体健康没啥事,却没想到健康已经悄悄亮红灯,一个不留神,死亡已近在咫尺……

32岁眼科医生猝死,此前曾发热6天

6月30日,有一条新闻让很多人悲痛不已: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青年医生王辉,在家中突然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仍然不幸离世,年仅32岁。

图源:网络

据同事介绍,王辉生前非常勤奋、敬业,被评为全国优秀住院医师。然而,他刚走上工作岗位没几年,就猝然离世,令人扼腕不已。参与急救的医生指出,王辉猝死前曾发热6天。

去世后,其妻子决定将他的角膜捐献。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他热爱的事业奉献了全部。

而就在王辉逝世后5天,年仅31岁的中科院博士肖育众,被发现晕倒在实验室,送医抢救无效去世。究其原因,是劳累过度导致了心源性猝死,而他的小孩才出生7天,实属痛心……

大家都以为,猝死这种事太虚无缥缈,离我们太过遥远,总是看过就忘。但直到刀子落在自己和亲近人身上时,才意识到它其实并不远。

尤其是近些年来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更是催生出了不少人“工作996,生病ICU”的现状。

哪些人容易发生过劳死?

发生猝死的人,不乏一些平时看上去身体挺健康的青壮年。除了本身可能有心脏等方面的器质性疾病外,都离不开过度疲劳这个最主要的“帮凶”。

过度疲劳,往往是睡眠不足、熬夜的结果,也就是工作时间过长、休息时间过短。多项研究表明,每晚睡5小时以下的人死亡风险几乎是每晚睡6、7小时的2倍!

这是因为,经常熬夜的人血压和心率调节负荷很大。试回想看看,你熬一晚,第二天小心脏是不是会砰砰砰加速乱跳?

一旦心脏受不了,出现致命的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就发生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需要熬夜、轮值夜班的岗位,比如医护人员、程序员、司机等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原因。

常做这些事,增加猝死风险

除了熬夜,以下的这些习惯也会增加猝死风险,希望你有一个改一个。

 1.  饮食不规律

经常三餐不定、不吃早餐,不仅容易引起胆结石、肠胃病,还容易引发体内低血糖、低血钾,诱发猝死。

 2.  焦虑、精神紧张

不良情绪,比如过度紧张、焦虑、高压、抑郁等,会大大增加心律失常和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导致猝死。

 3.  饮酒抽烟

比起不吸烟者来讲,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增加了两倍;

另外,酒精也能加快心率,使血压升高,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用力排便

用力屏气排便时,膈肌和腹壁肌会强烈收缩,令腹压升高,而血压急速上升时,可引起有器质性疾病的人发生心律失常、心梗,引起猝死。

测一测你的疲劳值

①难以缓解的疲劳

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疲劳,都不容易缓解;

②不明原因的肌无力、关节痛、腰酸背痛

③睡眠质量奇差,睡不着睡不香早醒多梦

④容易忘事儿,注意力不集中

⑤头昏脑涨、头痛

⑥嗓子干痛

⑦没有太多食欲

⑧情绪不佳,抑郁、易怒、悲观、焦虑

⑨持续低烧

⑩对很多事都失去兴趣,包括性生活

以上的信号,如果你占了一半以上,说明已经是疲劳状态了,需要马上休息。

猝死前有6个危险信号,很多人一个都不知道

猝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中,是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因为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心源性猝死(急性心梗、脑溢血等)占到80%以上。

一旦你出现了以下症状,尤其是在熬夜后,一定一定要及时拨打120求救:

1.不稳定心绞痛 

心绞痛的特征,主要为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

2.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持续时间过长(超过15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伴低血压、心慌、出大汗、濒死感、意识障碍等。

3.胸闷、憋气剧烈,难以忍受——警惕肺栓塞、心衰急性发作等。

4.撕裂样剧痛——警惕动脉瘤、动脉夹层等。

5.剧烈头痛——警惕脑出血。

6.眼前发黑伴心慌——警惕恶性心律失常。

此外,如果以前有过心肌梗死、现在心功能低下或伴有恶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高危患者;无心肌梗死但有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