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下葬后,工匠该怎么出来呢?孙殿英临死前说出答案

 随天缘u1ize505 2019-07-11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古代的人们实行的都是厚葬,希望自己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古代的皇帝更是如此。即便是再勤俭节约的皇帝,也会在上位的第一天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为自己修建一座豪华的陵墓供自己死后安眠。然而讽刺的是,皇帝的这种做法恰恰就是他们难以安眠,因为总有大胆的人觊觎皇陵宝物,从而用各种手段盗取墓中金银珠宝。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皇帝自然会考虑到有人会对他的陵墓产生想法,于是在修建墓室时,就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各样的机关陷阱用来阻挡盗墓贼,比如暗箭、流沙等。同时,为了保守陵墓的秘密,负责建造陵墓的工匠最终也会被一同封闭在陵墓中,沦为皇帝的陪葬。不过有些工匠为了自保还是会给自己留一条活路的,那么他会会怎么给自己留活路呢?著名大盗孙殿英就曾说过这个秘密。

孙殿英在清朝灭亡后,靠着盗清朝皇帝的陵墓赚军费。例如乾隆帝的墓,还有慈禧的墓都是被他盗的,可以说他对陵墓里面的地形和情况是非常清楚的。然而,孙殿英并不会什么寻龙点穴,也没有盗墓方面的高手,他的手段都是简单而又暴力,为了更快的将墓地挖开,他都是用炸药来炸开。一次,他在用大炮轰开墓门时,却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墓葬被孙殿英轰开后,随他一同进入墓葬的士兵全部都被墓中的金银珠宝晃瞎了眼,不等孙殿英下令便冲了过去,只有孙殿英独自站在门前沉思,还夸赞古人是如何的聪明。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孙殿英连金银财宝都顾不得看了呢?后来在他死之前才说出了这里面的玄机,原来,那个墓葬大门使用的是个半自动化装置,人在里面只要找准位置,就能让门自动打开。

据推测,这应该就是当时建造墓的工匠门为自己的逃生做的准备,一旦最后一个人被关在墓地里以后,就能通过这个开关逃出来。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到越是地位高的人,墓穴就越难打开,甚至会设置重重机关。曾经孙殿英一行人面对一个墓门无论如何也打不开,正在这时,有一个人说用木棍撬一下,没想到这看似随口一说,却正中下怀,木棍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墓门。这才发现他们运用了木棍顶门的办法,有石柱顶住了门,门也有门道,叫做“拐钉钥匙”。说到这肯定有人好奇了,那需要有人在内部顶上门啊,顶门的人怎么出来?

经过细致的研究,才得以知道那些工匠们以细缝大小来做一种东西,就是“拐钉钥匙”。之后人们找到门上留下的小孔,用工具通过这个小孔就能轻松把门打开,也能从外面慢慢地将石条放倒。这样一来,就达到了不用留人也能在门后关上石门的效果。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仅能够设计出如此坚固的石门,还能在上面装一个如此机密的机关,甚至还能创造出现代高科技无法复制的作品,这些能工巧匠着实令人叹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