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的香洲渔港, 即将谢幕。 昨天, 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搬迁通告▼ 让众多市民意识到, 真的要跟香洲渔港说 旧的使命终结, 新的征程即将起航! 将要告别, 翻看它的过往, 才知道它的历史 原来如此沉甸甸... 1994香洲码头 今天, 就从一张张老照片说起, 让我们换种方式, 再看香洲渔港的前世今生! 即将完成使命的香洲渔港, 承载着一代代珠海人的回忆。 不少老人家说, 百年香埠就从这里开始。 据珠海城建档案馆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伍于政等爱国华侨在香洲开辟商埠,荒凉的海滩成为热闹的小镇。 宣统元年香洲开埠时的商铺 从此, 朝阳路和香埠路一带 渐渐开始抹上城市的面容。 香洲开埠, 开放的正是如今 香洲渔港所在的香洲湾。 1910年香洲开埠一周年 1954年,珠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关于在万山、东澳、高栏等地建立台风警报站和在后环、外伶仃等地修筑船只避风塘”的提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香洲、湾仔、唐家及部分海岛建好了渔船避风塘和台风警报站。 1957年,渔港开始动工,至1959完工。按《珠海市志》显示,最早的香洲渔港“可供避风面积1000万平方米,可停泊渔船2000余艘”。 80年代的香洲船厂 1961年珠海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提出了“关于在香洲修建一‘丁’字码头”的提案,1963年便建好交付使用。 1980年的香洲朝阳市场 1984年,政府开始实施包船到户政策,很多渔民开始合资或贷款购买渔船,自负盈亏进行作业,不少渔民生活开始变得富裕起来。 1976年 香洲渔业大队喜获丰收 1986年的香洲 1992年的旧香洲码头 ![]() 一个个历史场景,一点点城市记忆。 作为珠江口渔场作业渔船补给、 装卸、渔货交易和 渔船避风的重要场所, 香洲渔港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也默默见证着城市变迁。 川流不息的船只, 一摞接一摞满足 市民口腹之欲的贝壳海鲜, 岸上精明的顾客和 船上辛勤的渔民, 这些香洲渔港昔日风光的情景, 都将写进城市永远的记忆里。 经百年岁月, 随着城市发展升级, 香洲渔港迎来全新的使命。 这里或将成为城市新地标, 这里或将更具国际范的旅游休闲中心。 一切仍需期盼, 一切终将写满美好。 再见!香洲渔港! 珠海的城市记忆里, 将一直有你! ![]() 目前,香洲渔港搬迁工作正式启动。按照香洲渔港搬迁通告规定,400多艘渔船应于8月10日前迁离香洲渔港。就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市农业农村局昨作出正面回应▼ ![]() ![]() ![]() 据了解,香洲渔港始建于1953年,由省政府投资建设,后陆续扩建。1994年,珠海在修建情侣路时,占用了原有码头岸线。市政府新建T型码头替代。后来,因香洲渔港改造,又将北堤码头改为临时渔用码头,形成现有的渔港规模。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香洲渔港存在港池淤积严重、作业水深不足、陆域码头岸线不足、渔船避风等级低以及陆域配套用地受限等问题,已经不适应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为此,根据珠海市城市规划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香洲渔港渔业功能,另行建设新渔港分流安置香洲渔港渔船。香洲渔港完成搬迁后,未来,情侣路沿线包括目前香洲渔港所在地,将一体化建设成为“一带九湾”浪漫海岸。 ![]() ![]() ![]() ![]() 香洲渔港搬迁,相关的渔船将分流至洪湾中心渔港及其他渔港。不少渔民担心“新家园”配套跟不上。 洪湾中心渔港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海洪湾中心渔港已于去年年底落成开港,避风条件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交易中心 拍卖厅 补给中心、冷库 避护中心 渔民小区 按照国家级中心渔港标准设计建造,可供800艘以上渔船停泊。除此外,还有庇护中心、物资补给中心、冷藏储冰库、拍卖厅、水产交易中心等配套场所,功能完善。另外,渔民暂住小区已建成,还将开通两条公交专线,以解决渔民往来香洲与洪湾交通需求。 ![]() ![]() ![]() ![]() 据介绍,为推动搬迁工作,目前香洲渔港搬迁相关奖励补助政策也相应出台。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对象,将给予一定的搬迁奖励、生产生活补助、减船转产补助、商铺租金补助、渔工租房补助、渔船综合保险补助。特报君了解到,对在规定时间内迁离香洲渔港的,给予搬迁奖励。本地群众的大型渔船,最高奖励达5万元/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