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文西:一生为人民创作

 浔庐山水 2019-07-11


2019年7月7日13点50分,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黄土画派创始人、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刘文西,永远离开了我们。有人说,他用毕生精力描绘黄土地上的人民,他的离世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有人说,他画了一张全国人民都爱看的画。对于他的离世,人们感叹道:“生活不能没有人民币,世间再也没有刘文西。”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细读这篇文章,了解刘文西的选择与坚守。

我出生在山清水秀的越剧之乡——浙江塖县,那里群山环抱,风景如画。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山乡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纯正朴实的作风、宽厚热情的性格,哺育、感染了我。我在家乡从小学一直念到初中。每当学习之暇,不是下田放牛就是上山砍柴。一群山村娃娃,有时在深山水潭里游泳戏水,有时在河流浅滩中摸蟹抓鱼。我在这生活到16岁,愉快地享受着山光水色的陶冶,接受着农民父老的精神滋养。

上海行知学校师生在农村画速写合影(后排右一为刘文西)

我从小热爱画画。乡下没有颜料,就将各种不同色彩的瓦片磨碎,将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碾烂,作为我初学美术的颜料。有时我用粉笔在家里的板壁上默画村上有特点的老人小孩,童年就这样无知地自学着,兴趣一直很浓。

1949年,家乡解放,我正在塖县中学上学。值得一提的是,全县第一次庆祝开国大典,主席台上悬挂的毛主席像和朱总司令像就是我画的,虽然画得不够成熟,但却令我终生难忘。

1950年,我被二舅钱孝衡介绍到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正式学习美术。育才学校师生融洽、生活简朴,提倡教学与生活结合、与社会结合,提倡创作为社会服务。我在经常参加的社会服务中得到了实际锻炼,这时才开始懂得了美术的社会作用。

青年时代的刘文西与同学(右一为刘文西)

1953年,我考进了浙江美术学院五年学制的国画系,这里基础教学正规、扎实,教学秩序稳定。院长莫朴先生经常到课堂看我们的作业,副院长潘天寿先生亲自给我们上书法和花鸟课,在许多老师的辛勤培养下,我们茁壮成长。

刘文西与潘天寿

1958年,我在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至今已30个年头了。那时我24岁。在这30年来我主要从事教学工作,课余把陕北作为深入生活的基地,我爱农村、爱农民、爱陕北,喜欢与农民生活在一起,从而熟悉他们、描绘他们。他们美好的心灵、纯朴的性格、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生动秀美的形象都是我一生重点讴歌和探索的课题。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潘天寿在杭州景云村寓所为学生作画示范

30多年来我去过陕北30多次,到过许多县城下属的乡村,睡过不少农家的炕头,走了不少山路,交了不少朋友,经常感受着黄土的深情。

冬天漫天大雪,黄河结冰。

夏日烈日当头,白云漂浮。

层层黄土像辽阔的海浪。

排排窑洞像大厦的门窗。

条条小河像爬行的银蛇。

道道树荫像行军的绿装。

勤劳的陕北人民世世代代劳动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他们纯洁、善良、热情豪放,与他们交朋友心里快乐坦朗。幽默的老汉、活泼的村童、贤惠的婆姨、天真的姑娘和强壮的汉子都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笔下描绘的对象。一日日的交流、一年年的交往,我在陕北画了一万多张生活速写,描写了数千个人物。画不够也画不完,越画越想画,越画越想深入,越深入就越新鲜。生活在变化,时代在前进,要表现的事物太多,要描写的人物太多。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么的优美,我向往陕北,我要画陕北,画一辈子。

刘文西在陕北农家过年包饺子

深入生活是艰苦的,艺术创作更是艰苦的。无论多么艰苦,路总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在陕北生活的日子里,冬天受冻、夏天受晒,有时遇上狂风暴雨,有时连饭也吃不上。终日背着画板爬在黄土坡上,气势雄伟的黄土高原一望无际。山坡上,山丹丹花在万绿之中,丛丛的野菊随风摇动,好像它们都带着笑脸在迎接着我们。陕北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有它浓厚的色彩,画了这个角度还有那个角度,走到哪里画到哪里,处处有美景,是画面。面对此情此景我有时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疲劳,真是陕北风光美,难尽赤子心。

有时为了画好一张创作,我要跑很多路、收集很多资料、熟悉很多人物,然后画很多的草稿,进行深入的思考。不断深化内容,探索形式使作品逐渐成熟。要知道,画画的人,能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才是最大的快乐。

刘文西和陕北绥德老农在一起

在陕北,我经常与老乡住在一个炕上。我是南方人,不习惯睡热炕,总喜欢靠窑洞的窗口睡觉。老乡怕我受凉就悄悄将老羊皮袄给我盖上。温暖的被窝,温暖的情感。有时盘着腿,拉着话,一拉拉到半夜。过年了,一起写对联、贴窗花、扫院子、放鞭炮、看秧歌、转九曲,说说笑笑,热热闹闹。他们的生活均在我的眼里,熟悉了再画他们,他们在我笔下也就自然了,一个个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画了这个还想画那个,真是手忙脚乱,有的画了好几遍,有的从5岁的娃画起,画到现在已36岁,从小看着他们长大成人,他们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画速写的刘文西

我特别爱听陕北人说话,他们说话的语音声调最好听。我也最爱陕北人的性格,最喜欢与他们一起生活。我总感到与他们在一起最为愉快。

在这长年的苦乐之中我得出一个道理:

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

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

他们会告诉你怎样创作,告诉你路该怎么走。

我自己正在走着艰难的路,路总要一步步地走下去。

希望自己经常在生活之中受冲击,希望自己不停地转动画笔,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人民的欢迎。

画无止境,

路无尽头。

要耕耘!

要攀登!

(选自刘文西绘《刘文西画选》,标题系编者所加)

刘文西也和海派绘画、连环画有缘。十多岁时就曾就读于上海行知学校(育才),1953年左右与同班同学郑圣天、潘锡柔、陈光键等考入浙美。五十年代就先后为上海私营书局、上美社绘制连环画。

部分作品赏析

《在毛主席身边》  年画 195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幸福渠》 年画 1974年

《同欢共乐》 年画 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奠基礼——欢乐直罗大捷》 中国画 197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刘文西手稿第五套人民币《素描毛泽东像》

《金秋》1991年

《黄土旋风》 2003年

大爷和二爷》  2004年

来源:人民艺术家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