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过一个帖子,“孔子教育智慧--四种教学方式”(http://blog.sina.com.cn/u/49d00a40010008io),该帖子介绍了归纳孔子教育智慧所关注到的四种教育方式——个别教学、无为教学、随机教学、说记教学。当时看到的帖子,说是“不知道谁写的”。现在好了,原作者竟然注意到了本人的这个转贴——他是来自河南焦作的闫合作先生。进入先生的博客,可以看到他对孔子教育智慧的系列研究成果。这里介绍先生概括的“孔子教育智慧简介”。 闫合作先生博客“第三次合作”设有“孔子的教育智慧”专栏—— http://yanhezuo.blog.163.com/blog/#pn1。 孔子教育智慧可用“一二三四五”五个数字来简单概括。 “一”是一个教育目标:仁。就是以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为目标。这样的教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有计划地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是指两种认识观:孔子的教育观和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的教育观主要是: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移风易俗的社会活动。求学不是为做官,而是为开启智慧、提升能力,使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 孔子的教师主要是:教师不能只是教授“记问之学”,而要对知识追根溯源,还原生活,使学生学到活知识而不是死知识;教师应具备“知”(会说)和“愚”(会不说)两种语言能力;教师教的是孩子而不是知识,要目中有人、尊重学生。 “三四”是指三个四:四种教学方式、四种教学方法、四种学习方法。 四种教学方式分别是:个别教学,无为教学,随机教学,说记教学。 四种教学方法分别是:喻,诲,言,教。 四种学习方法分别是:问、说、见、习。 “五”是指教师应像孔子那样具备五种品格:自信乐观、积极进取、敢说敢为、重名重利、心怀天下。 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老师可以轻松地教,学生可以快乐地学,把教学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
|
来自: liuhuirong > 《聖人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