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九) 那些转学的孩子

 麻雀校长张学勇 2020-08-07

毫无疑问,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人,但绝不能把孩子当“成人”。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骄傲。手牵一只蜗牛去散步,静待一棵新蕾开成花,走近孩子的心灵,才能给他们一对隐形的翅膀……

那些转学的孩子

早上,手机铃声响起,一个陌生号码出现在屏幕上。

“喂,哪位?”

“请问是张校长么?我是小Y的妈妈。”听筒里传来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

“您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在城里买了房子,我想把小Y转到城里的学校上学……”接着小Y的妈妈又说了许多关于小Y学习上的事情。

“好吧,我问一下中心学校的学籍管理员,看什么时候有空。一会儿给你打电话。”好容易抓住了个机会,我插上了这句话。

“好,那我先挂了!”

随后,我拨通了中心学校学籍管理员的手机,他恰巧在中心学校值班。我又回拨了小Y妈妈的手机,告诉她地点,约好了时间。

下午,我怕小Y妈妈找不到地方,提前先到了约定的地点。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吧,小Y妈妈骑着电动车匆匆赶来。一见面就塞给我两盒烟,我坚决不要,她死活也不愿意,说是给办事的学籍管理员准备的。其实,我早已经在兜里准备了一盒了。也罢,先拿着吧。

原来,小Y爸爸这几年在煤矿上工作,攒了不少钱,为了让孩子在城里的好学校上学,就在城里买了一套价格不菲的房子,凑暑假里装修,开学后让小Y和弟弟都到城里来上学……

理由充分,事情也就办得顺利,也就十几分钟的工夫,我们这边的手续就办完了。小Y妈妈连声道谢,告辞而去……

唉,也难怪农村学生纷纷转学。现在,乡下的学校没法和城里的比。无论是学校环境,还是办学条件、师资配备,都不可同日而语。在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的前提下,硬性地划片招生是不是也侵犯了儿童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力?

我绝不会因了学校的一点利益而给学生的转学设置障碍,我为每一个能够转学的孩子感到庆幸,为他们送上诚挚的祝福!

“妈妈,那个就是校长。”早晨来到学校的时候,刚下车,就听到一个女孩的声音。

我循声望去,六年级的一个孩子正和一对中年夫妇站在校门口不远处。我想,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吧!

等我走近了,孩子的妈妈说:“张校长,我是小Q的妈妈,找您有点事儿。”

“哦,到校长室来吧!”我手里拎着东西,站在校园里和人说话既不方便也不礼貌。

来到二楼校长室里坐定,孩子的“爸爸”拿出烟来,我推说不吸烟,他便放在桌上,无论如何不肯收回去。

“是这样的。”小Q的妈妈打开了话匣子,“你也可能了解一些情况,我多年前和小Q的爸爸离了婚,改嫁到龙口了,这个是我现在的丈夫。”旁边的那个男子微笑着朝我点了下头。

Q的妈妈继续说:“离婚后,我一直关心着孩子,没少给孩子寄了抚养费。她亲爸爸吧,不太过日子,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家里过得不像个样子。女儿大了,他又不会照顾孩子,跟着爸爸不方便,我也不放心。我和我现在的对象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孩子迁到龙口去上学,想让您帮忙办一下转学证。”

“这个好办,那小Q的亲爸爸同意吗?”因为是离了婚,这个有必要问清楚。

“当然同意了,要不我怎么能来办转学呢!Q的妈妈肯定地说。

“那好,不过,办转学比较麻烦,现在学生学籍管得严,况且我们这里是六年制,那边是五年制……”然后,我又向她叙述了转学所需要的手续、流程以及所产生的一些后果。家长的知情权还是要尊重的,作为学校也有告知的义务。

“我知道转学很麻烦,所以请校长多费心。”小Q的妈妈说话很客气。

“那好,您二位先在校长室稍等,我去微机室打印转学证明去。”其实,我顺便也来到了六年级的教室,喊出了小Q,问了她一些情况。比如爸爸知不知道这件事?你愿意跟着妈妈转到龙口上学吗?她都一一点头。

“那好,你收拾一下东西,准备跟着妈妈走吧。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好好学习。”我叮嘱她说。她又点了点头回到教室里去了。

我则走进微机室,登录了山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进入了学籍管理系统,搜索到了小Q的档案……

在我的脑海里,也浮现出小Q的点点滴滴……

Q是一个极文静的女孩,很少见到她像其他孩子一样疯跑疯玩——这大概和她的自卑心理有关吧!在她左边的脸上,有一块比较大的暗红色的胎记,虽然有时她会有意地用头发遮挡一下,可是,还是非常明显的,这多少使她觉得难堪,也使她的童年少了许多的快乐。不过,没有人嘲笑她,她有很好的人缘。小Q学习很刻苦,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老师们也都很喜欢她。虽然我只教他们科学课,但是现在她要转学了,我从心里还是真有点舍不得呢!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不忍心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得意门生”另寻高枝,就好像剜了一块心头肉一样。可是,就算是有千般不舍,有万般不愿,我们也得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选择。说实话,在我们这个小山沟沟里,条件毕竟有限,师资也有很大的差距,有多少孩子的潜能被尘封?有多少孩子的特长被埋没?如果有机会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横加阻拦呢?一切为了孩子嘛!

打印好了转学证,我来到校长室,交给了小Q的妈妈,又叮嘱了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小Q妈妈和“爸爸”起身告辞,小Q已经拎了书包等在门外。

“小Q,跟校长再见!”妈妈对小Q说道。小Q并没有回头,更没有对我说再见。

Q妈妈埋怨女儿不懂礼貌。我却并不以为然——因为我知道,那一刻,她也会有些不舍,恐怕一声“再见”,小Q眼窝窝里强忍着的泪水就会滑下来。

看他们一家三口转过楼梯,我鼻子一酸,心里一阵难过。站在二楼的楼道,凭栏相望,看他们走到大门口。小Q的妈妈又对我扬了扬手,我也挥了一下……

车子发动了,车子调头了,车子远去了……

转身的瞬间,看到六年级的栏杆前,几个泪汪汪的孩子正如我一样目送小Q远去……

前几天,小H的爸爸就来找过我,说是要给小H转学。

虽然学校学生不多,但我从来不限制学生转学。能有机会到条件和师资更好的学校去读书学习,是孩子的福气。我们没有理由拴住不放。

可是,小H这个情况我没有轻易答应。

过了年,小H的爸爸妈妈都要去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和他。爷爷自己生活倒还能自理,可是如果再加上这个孩子,就有点力不从心了。爸爸妈妈不放心,想带他到打工的地方去读书。

听了小H爸爸的叙述,我陷入了两难之中。

我们这里的小学是六三制,小H才上三年级;爸爸妈妈打工的那个地方的小学是五四制,到了那里就要留一级,上二年级。人生地不熟不说,教材也不一样——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学籍转移的问题,小H爸爸说那边学校非得要学籍。转过去不是不可以,留一级也无所谓。可是小H爸爸说他在那里也不知道能干多长时间,如果在那里干不下去了,就再转回来。

“这样吧,您回家再考虑一下。学籍,可以转,走了再回来就不容易了。您还说不定在那里待多长时间,折腾来折腾去,受罪的是孩子,影响的也是孩子。您再打电话问一下那边的学校,不转学籍,办个借读什么的行不行?”不是我不放人,而是我担心走了待不了几天又再拐回来。现在的学籍都是县教体局主管,省教育厅备案,跨市区转学是非常麻烦的。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今天走了,明天又想回来,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学校不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人家管学籍的也不是光为我们一个学校服务。先前办这样的学籍,费了不少事,也挨了不少批。

H爸爸答应回去再考虑一下,再和那边的学校沟通一下。

今天早晨,小H爸爸很早就在校门口等着我了,小H背着书包偎在他的身旁。我一看就明白了七八分——这回,是真的要走了!

“张老师,今天我领孩子来告个别,下午我们就坐车走了。”小H爸爸一边递烟一边说道。

“哦,那学籍怎么办?”我摆了摆手,表示不吸烟,但还是放心不下学籍的问题。

“和那边的校长说好了,办理个借读,先不转学籍了。”

“那就好。还有一点你可是记牢了,到了那里千万不能留级,如果留了级,再回来就比他的同学低一级了,而学籍还是按入学时间顺延。”我突然又想起这个问题,便再三地叮嘱。

H爸爸不停地点头,表示记住了。

H还是一言不发,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既看不出有什么留恋,也看不出有什么喜悦。

我抚了抚他的头,嘱他一定要像在这里一样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为爸爸妈妈争光,为母校争光。他也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等小H的老师们来到之后,爸爸带着他与老师一一作别,拿了作业本和剩余的课本,爷俩就离开了……

农村的家长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本领,除了种点地,就是出外打工。孩子们也跟着受了不少罪,不是成了留守儿童,就是随父母到处漂泊。留守在家的,一般都是隔代托管或者单亲供养,亲情的缺失使很多孩子的童年变成了灰色,少了许多快乐。那些随父母漂泊在外的,更是不容易,今天在这里上学,明天不知又要到哪里读书,居无定所的打工生活,也使孩子们的学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喜的是,农村的孩子能吃苦,走到哪里都能很快地适应环境,虽然不会有什么多好的成绩,却大多也差不到哪里去。

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没有留恋,只有祝福……

(补记:H在外借读了一年,2013年秋季开学时又回到了我们学校。在五四制和六三制的学校里这么折腾,孩子的成绩受到了影响,特别是数学,几乎难以考到及格线以上了……)

相关链接:

1、张学勇: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序言)

2、张学勇: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一):新“官”上任

3、张学勇: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二):不一样的教师节

4、张学勇: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三)“占”便宜,是要付出代价的

5、张学勇: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四):你好,新厕所

6、张学勇:第一辑   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五):做个好人难,做个“坏人”更难

7、张学勇:第一辑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六):我的学生要借读

8、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一):与家长的第一次交锋

9、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二)“问题孩子”VS“问题家长”

10、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三):话,不说不明

11、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四):与“事故”有关的故事

12、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五):改变,艰难得难以想象

13、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一)做个学生不怕的校长

14、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二)孩子每天都有进步

15、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三)呵护,源于细节

16、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四)孩子每天都有进步

17、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五)“表彰”,就要触动心灵

18、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六)你真是个好孩子

19、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七)“炸药包”的转变

附:全书目录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扫一扫,有惊喜!


你若喜欢,圈个“在看”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