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提起裙边,让我的手轻轻搭在你的肩,舞步翩翩,呼吸浅浅,爱的华尔兹多甜……” 这首流行歌曲中写到的“华尔兹舞曲”,其实就是“圆舞曲”。每当轻快灵动的华尔兹舞曲响起,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而说到圆舞曲,就一定要提起施特劳斯家族。 “施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家族中被称为“圆舞曲之父”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是非常出色的音乐家。而他的三个儿子里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施特劳斯家的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 今天,“影音新生活”带你踏着节拍,一起了解小约翰·施特劳斯和圆舞曲,感受华尔兹的甜蜜与灵动。 ▕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Strauss,1825—189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 1897年3月,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后一部歌剧《理性的女神》首演。不幸的是,所患的支气管疾病已经不允许小约翰参加这次演出。然而,生命垂危的勃拉姆斯依然挣扎着去观看了这部歌剧。三周以后,勃拉姆斯去世;两年以后的1899年6月3日,小约翰因胸膜肺炎在维也纳去世,享年73岁。 施特劳斯自幼酷爱音乐,7月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包括圆舞曲、进行曲及其他音乐体裁的乐曲。他的作品通常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他由此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由于约翰·施特劳斯与父亲同名,并且两人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在它们的名字前面分布加上“老”、“小”二字。 施特劳斯自幼爱好音乐,梦想成为职业音乐家。他19岁就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并在各地巡回演出,获得的成就使他很快就声名大噪,与父亲齐名,他的作品包括了圆舞曲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卡得累尔舞曲73首,进行曲43首以及轻歌剧16部。 施特劳斯的创作活动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1863年以前。在这一时期,他基本遵循了维也纳圆舞曲的模式,但已在作品中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 第二时期为1864年—1870年。在这个时期内,他的创作已经趋于成熟,创作了大批至今仍广为流传的著名圆舞曲,如《蓝色多瑙河》等。 第三时期为1871年—1899年。施特劳斯虽然又写出了著名的《南国玫瑰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等,但这个时期内他主要从事的还是轻歌剧创作。 ▲维也纳市立公园内的约翰·施特劳斯像 ▕ 旋转中的旋律:圆舞曲 华尔兹,又称圆舞,是一种自娱舞蹈形式。华尔兹舞曲,即圆舞曲也常常被称为“华尔兹”。“华尔兹”一词最初来源于古德文Walzer,是“旋转”和“滑动”的意思。 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人们把快华尔兹称为“维也纳华尔兹”,而没有特地冠以“维也纳”三个字的,即慢华尔兹。 圆舞曲在维也纳的诞生、兴起与衰退,正好与整个19世纪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荣枯息息相关。它们有别于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等维也纳作曲家的严肃作品,它和“轻歌剧”可以说是19世纪民主化社会进程中,为了适应一般群众比较通俗的品味而形成的“轻音乐”,无论是曲风曲式还是节奏旋律,都更加迎合通俗大众的欣赏审美。 献给春天的歌:《春之声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作品第410号,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于1883年的名作。虽然当时作者已经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传说,这首曲子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在钢琴上即兴创作的,因此此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然后经剧作家天赐改为声乐圆舞曲,最后作者又将它改编为管弦乐曲。 听听维也纳爱乐乐团演绎的“春天的歌”。 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春之声圆舞曲》,指挥:马里斯·杨松斯 “赞美女性”波尔卡玛祖卡 在维也纳1867年的嘉年华狂欢节上,管弦乐队演奏了《蓝色多瑙河》和《艺术家生涯》。二者皆为华尔兹,对于所有想要改变舞步的来宾,施特劳斯提供了这一新创作的波尔卡-玛祖卡。曲名的意思为“妇女的礼赞”。 典雅华丽:《皇帝圆舞曲》 这首圆舞曲作品第437号,作于1889年秋,同年10月在柏林王宫庭园舞厅由作者亲自指挥进行首次演出。当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担任宫廷舞会乐长,他创作的这首《皇帝圆舞曲》以华丽的旋律,典雅的风格受到世人的喜爱,广为流传。 艺术生涯:《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是约翰·斯特劳斯于1867年初写成的。同年二月八日,在维也纳首次演出。时隔不久,约翰·斯特劳斯又创作了举世闻名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所以,这两支曲子在风格上有些相近。乐曲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故事情节,只是对艺术家,也可能是指作曲家本人的生涯、性格、感情做了一些描绘。乐曲情绪明朗,充满着乐观、自信的精神。 玫瑰飘香:《南国玫瑰圆舞曲》 南国玫瑰圆舞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根据他1880年创作的轻歌剧《女王束带里的手帕》中的音乐编写的,作品题献给意大利国王,其中的“南国”可能是指热情的南欧国家意大利或西班牙,而“南国的玫瑰”也可以译为“热情的南国姑娘”。乐曲以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呈现,使它成为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几首最著名的圆舞曲之一。 结语:约翰·施特劳斯的一生都活在艺术中,他用音乐的方式,筑就了人生的舞台,演绎了一场不朽的生命舞蹈。曾有人说过,生活就像一场舞蹈,舞台是固定的,舞曲和舞步却要由自己来选择。每个人都有资格选择自己的人生,谱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圆舞曲。 如果你还想听哪位歌手的音乐,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让我们不断带来更优质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