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阅读指导大全

 小桥流水1i79ra 2019-07-12

分析标题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题型一: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解题思路】

标题含义一般包括“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是指题目字面上的意思,从题目字面上往往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描写对象;“深层含义”一般与中心有联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中心思想。两层含义是递进关系,答题的时候缺一不可。

【例一】有一篇文章题为《拾穗的脚步》,讲述了在清贫的乡村生活中,母亲经常带“我”一起去拾麦穗的经历。

问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拾穗的脚步”的含义。(4分)

答案:1.表层含义指的是母亲与“我”拾穗时的脚步,点明文章内容,总领全文;

2.深层含义是指生活的脚步,即从容、淡定、心态平和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

【例二】有一篇文章题为《最沉重的土豆丝》,讲述了“我”在日记中写自己想吃土豆丝,母亲偷看后给“我”做了土豆丝,而“我”却因为母亲偷看自己的日记而从此拒绝与父母交流,直到多年之后,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问题:通读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最沉重的土豆丝”的理解。(6分)

答案:“最沉重的土豆丝”有三层含义:

1.母亲看了我的日记给我做的土豆丝,引起了我严重心理封锁和自我幽闭;

2.父母因为这盒土豆丝,背负了极大的痛苦;

3.多年后,我理解了父母,感到深深的歉疚。(每点2分)

题型二: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解题思路】

1.内容上的作用:点明写作的主要对象,交代了记叙的要素,如人、事、物、景等。

2结构上的作用: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作为文章的线索,串起文本的若干故事情节。起线索作用的标题,往往在文中总是反复出现。与文中某个内容相照应。

3主旨上的作用:借标题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以突出主旨,升华主题。 如《棋王》,一个“王”字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如梁晓声的《丢失的香柚》,香柚象征着“文革”中一个帮助“我”的素不相识的大姐的美好心灵。标题指明了某种有比喻特征 (或象征意味)的形象。

4.人物形象上的作用:标题为某物时,往往用物的特点突出 (或烘托)人物的品质。如梁晓声的小说 《孩儿面》(注:“孩儿面”是一方古砚的名称),作者用“孩儿面”的古朴特点突出归还古砚的青年也具有古朴淡泊的美好品德。

5.表达效果的作用: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此类标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即看上去似乎有点“怪”(费解),或者标题本身看似自相矛盾,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渲染(营造)某种氛围。

【例一】有一篇散文,文中的主人公“我”与好朋友方小舒都渴望成为水手,这篇散文写了“我们”想象中的大海、想象中的航海生活,表达了“我们”对自由追逐梦想的渴望。

问题:文章以“我们在蓝色海上飘”为题,有哪些妙处?(3分)

答案:1.妙在揭示主旨,暗示了“我”对方小舒坚持梦想、自由成长经历的向往;

2.妙在一语双关,既是实指现实生活中“海洋”,又暗指“我们”对自由梦想的追求;

3.妙在贯穿全文,与文中多次出现“蓝色的海”相呼应,起到线索作用;

4.妙在新颖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并为全文营造出自由美好的氛围。

(3分。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意对即可)

【例二】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作者自己目睹写父亲在岁月中渐渐老去,从而意识到自己应该学会长大。

问题:请简要分析文中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4分)

答案:1.题目中的“认了输”一词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是文章线索。本文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线索来组织材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

3.暗示文章的主题。以父亲的老去表示“我”内心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2分)

梳理、概括主要内容、故事情节、记叙的要素

概括情节,有时次要成分可以省略,但一般需保留“何人+做何事+何结果”三个主要要素。

这篇散文由凤凰古城首饰之美开篇,围绕“素颜如雪”写了花开、文字、画作、爱情、诗词意境的素雅、纯净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素颜”的赞赏与追求。

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写作思路(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线索、详略 )

(1)把握线索

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如《风筝》《羚羊木雕》等。

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

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注意:有的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往往是时间线、地点线、事线、物线),一条暗线(一般是情感线)。

物象作用题

文章中的某一物象有时可能不是作品的主要内容,但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布局谋篇、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传情达意、艺术手法等方面。

1.结构上:成为全文线索,串起相关情节,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这类物象或呈现为标题(如《项链》),或者该物象在文中反复出现。引出物象或主要人物,为主要物象(或人、事)作铺垫。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采用“欲言甲物,先言乙物”和“由某物引出某事”构思手法的文章中,其中的“乙物”与“某物”的作用,或为引出后文的内容,或为下文埋下伏笔。照应标题。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中也包含有该物象。

2.内容上,用以交代环境,暗示某些内容。

3.人物塑造上,衬托人物形象,或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一性格。

4.表情达意上,物象具有象征意义,成为某种情感(精神)的载体,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感情。

5.艺术手法上,物象可以与文中另一对象形成对比,以突出某种意义。

6.表达效果上,物象可以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物象的作用往往具有综合性,可结合文章内容,多角度进行分析。

【例一】

物象作用题在散文与小说阅读中都会出现,其经典问法是“文中多处出现某物,请问有什么作用(艺术效果)?”或“小说中多次写到某物,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如: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2016年全国卷《战争》)

答案:一个电话将两个人的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主人公的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了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结构手法的作用

①照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与……照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②过渡:承上启下,结构严谨;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③悬念: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

④伏笔、铺垫: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

⑤详略:详写有利于更生动、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

伏笔在前,照应在后。

伏笔是指作者在没有交代具体事件之前,在文中用少量笔墨对事情所做的预示;照应是指作者用具体的事物来呼应、证实之前的预示。伏笔与照应自成一对,使文章内容、结构完整;使文章一波三折,增加情感的变化;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

【例一】有一篇小说,讲一个盲眼老师在儿子阿捷被判错后,把儿子养的鸟取名为“阿捷”,每天都带到儿子离开的地方去放,边放边喊鸟的名字。终于有一天,故地重游的儿子看到了鸟、听别人说起鸟的名字,前来认父。

问题: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案:伏笔:盲眼老人喊鸟名字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地震一般,令他踯躅不安”。

照应:老邻居说明放鸟原因及确认盲眼老头的儿子就是判错的阿捷。

作用:前后照应,使内容形成有机整体,并在设悬和解疑中增强了作品的曲折性和吸引力。

此类题主要涉及铺垫、伏笔、悬念、巧合、抑扬、误会、突转、明暗线等构思手法。请看下面两例:

1.“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 (4分)(2014年浙江卷《走眼》)

答案: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以为价值在玉,其实价值在盒:造成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赵老板在钧瓷鉴定中表现出来的眼光,以及在收玉时他对玉盒端详良久的细节,这些铺垫使结局合乎情理。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马兰花》)

答案: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谋篇布局类题所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作品整体的构思特点,另一个是某一具体段落 (以开头与结尾段为多)的写法特点与艺术效果。

先看散文的谋篇布局特点。一般而言,散文的行文方式有以下几种:以时间的贯串来组织材料;从空间(场面)位置推移来组织材料;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由实到虚,由浅入深来组织材料。组织材料的方式可以与行文线索综合考虑,并呈现为一定的表现手法 (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其次来看小说及一些叙事散文的情节特点。有的作品的情节是“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的关系看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就结尾来说,可分为“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戛然而止式”。

1.出人意料式:结构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这样的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2.悲剧式: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深化主题,令人感动,引人回味,发人思考。

3.喜剧式:表达效果上,小说的喜剧结局会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在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能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在主题上,一般反映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式:留下“空白”,给读者以想象、思考的空间,余味无穷。

分析特殊段落的内容、特点、作用

(1)注意开头句(段)和结尾句(段)。开头句(段):开篇点题,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结尾句(段):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总结全文,篇末点题,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2)注意中间句(段)。文章的中间句段,若单独成段或位于段首,常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若位于段末,则往往具有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中间句(段)

【例一】有一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遇到一位独自返乡的老伯伯,在和老伯伯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老伯伯思念家乡,但子女不愿陪他一起回来,只能独自返乡。老伯伯使作者联想到自己思乡的父亲,他决定陪父亲回老家。文章的第五段中写道:“老伯伯的话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问题: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答案:1.承上启下(过渡);2.由上文对独自返乡的老伯伯的描述,引出下文对想象中陪父亲返乡的情景的描述。(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例二】有一篇散文,写自己早年对父亲的记忆,第一到第五段详细描写了父亲每天清晨都要扛着锄头到田里去劳作的情景,从第七段开始写父亲为了生计抛下出头外出打工。第六段中作者写道:“父亲说这把锄头就是他的命,如果要他扔下锄头,就等于要了他的命。可是有一天,他忽然‘不要命’了。”

问题:第六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3分)

答案:1.承上启下(过渡作用)。(1分)

承接上文写父亲每天扛着锄头去劳动、认为锄头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的内容;(1分)引出下文父亲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背叛锄头,背井离乡外出城市谋生的内容。(1分)

结尾段分析【例一】有一篇散文,写的是作者居住的“三里河寓所”从都是当地居民自住的居民社区,到在旅游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这块地方要被征收用来开客栈。作者在第12段中写道;“曾经我以为终于有了一个家,没想到,只过了短短几年,这里又不是我的家了。家在哪里,我不知道。”

问题:根据你的理解,具体说说第十二自然段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答案:1.与文章开篇形成对照,首尾呼应,总结全文(1分)

2.三里河寓所从“家”到“客栈”,“我”从“终于有了一个家”到“家在哪里,我不知道”,心境转变的强烈反差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令读者唏嘘。(1分)

【例二】有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写作者观赏了碧水天一色的美景后,从惊叹美景到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

问题: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1.结构上首尾呼应,与文题相照应。(1分)

2.内容上:开头交代了“惊讶”的原因;(1分)结尾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1分)表达了对主人公的钦佩与赞美之情。(1分)(结构作用+感情作用,缺一不可!)

【例一】有一篇小小说,写的是出身低微的父亲去看望暴富后的女儿,但双方并没有相认。父亲怕自己的形象影响女儿的地位,女儿怕自己因为父亲而遭人嘲笑。小说的结尾写道:“这对怯懦的父女最终还是没有相认。”

问题:

在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5分)

答案:小说的结局是陈叶父女最终没有相认(1分)

妙处:1.凸显人物的性格(1分):表现了父女的怯懦(或“缺乏勇气”)(2分),女儿怯懦是因为自卑与虚荣(1分),父亲怯懦是因为自身的卑微和对女儿深沉的爱(1分)。

2.深化主题(或点题)(1分):反映了世俗的尊卑观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1分)。本题最多得5分。

(P.S.分析文章内容+结构作用。很多同学不理解结尾的深化主题作用,总觉得自己看不出来,其实你想想,都到结尾了,这时候肯定是要深化主题的,要不然文章都写完了……)

【例二】有一篇小说题目叫《孤独者》,通篇写以主人公小吴为代表的一些游离于群体之外,遭到排挤的人。小说的结尾却描写了以小吴为代表的孤独者们不甘于现状,积极争取融入群体的情景。

问题: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答案:1、达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深化了主题:以小吴为代表的孤独者们面对孤独、不甘孤独的积极人生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提炼概括文章的主题

(1)“找”,即找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

①找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直接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

②找注释。注释有时会交代作者的思想、写作背景及动机等,文章的主题往往与之有关。

③找过渡句(段)。文章的过渡句(段)对文章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④找开头、结尾句。文章开头句有时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句有时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⑤找抒情议论句。记叙文写人叙事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所以抒情议论句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⑥找反复出现的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时采用反复的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⑦找独立成段句。独立成段的句子在文中往往起强调的作用,与主题关系很密切。

注意: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如果文章找不到关键句,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则可使用下面的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扬、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

(2)“并”,即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3)“联”,即联系时代背景。不少文章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可以采用“通过描绘……歌颂(批判)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句式来归纳。

赏析文章有特色的词句

考点一:词语含义、作用的理解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含义。

本考点考查的内容主要有:①把握词语的语境义;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③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④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等。

答题思路与技巧:

(1)结合语境,认真推敲。

(2)遇到代词,从上查找。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的内容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必须从上文由近及远地去找。

(3)由近及远,查找释句。有些词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会对其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常常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必须从下句中由近及远地去找答案。

(4)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表达效果的赏析:

词语含义:表层含义(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在文中的隐喻、象征、反讽等特殊含义及情感色彩)句子含义: 先解释重点词语的表面含义+深层含义,再把句中的重点词语换成含义解释,重新复述句子

【例一】谈谈你对句中“红光”一词的理解。(2分)

问题:初冬,朝晨的红日扑着我们的头发,这样的红光使我感到欣喜和愉悦。

答案:“ 红光”象征着热情与温暖(1分),因为感受到了热情与温暖,所以“我”感到了愉悦的心情(1分)。

【例二】: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划线语句的深刻含义。(4分)

原文: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挣学费,以减轻父母负担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答案:孩子卖豆浆的经历,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品格(2分),培养了他对家庭、对生活的责任感(1分),这些为他将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1分)。

考点二: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

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其次是理解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最后是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答题思路与技巧:

(1)准确把握感情因素。文学作品往往以情动人,有很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些必须借助于感情线索,将其转化成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来体会。

(2)联系文章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对有些语句的理解不能只看文章语句的表面含义,还必须结合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写作的基本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把握文章的主旨。

(3)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对各种分析进行综合把握,并进一步审查所做的各项分析的正确性。

回答句段的作用时总体上可从两方面考虑:结构上,常起过渡、总领或总结作用;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等作用。

答题思路与技巧:

(1)哲理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总结全文句)赏析:这个句子起了点题的作用,告诉了……的道理(或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句式的赏析:陈述句语气平稳;疑问句能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使感情更强烈(或使观点更鲜明);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

(3)描写句的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描写,具体地写出了……。

(4)修辞句的赏析:

①比喻、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具体形象地表现了……。

②夸张: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③对比: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与……进行对比,突出了……。

④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显得幽默风趣,讽刺了……。

⑤排比: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抒发……强烈感情(或使……观点更鲜明)。

⑥对偶: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有音乐美,写出了……。

⑦引用:这个句子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经据典,写出了……,增加了文章的诗意和感染力,突出人物……的形象,使之更有说服力。

(6)句式工整句的赏析:这个句子句式很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出了……。

(7)叠词句的赏析:这个句子中的词是叠词,读起来有韵律美,写出了……。

(8)承上启下的段落的赏析:总结上文的……内容,总领下文的……内容,使上下文自然衔接。

易错警示:没有考虑词语、句子之间的关系,离开具体语境孤立品读;没有结合中心做分析,只是就语言来赏析语言。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考点一)

(1)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

(2)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考点三)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3.小姐妹“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联系全文,说说她们的“长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考点二)

【参考答案】 1.(1)“黏稠的梦”在句中指农人们渴望黄豆有一个好收成的愿望。(2)“慵懒”的本义是困倦、懒惰。句中指已收割后灰秃秃的平坦田地带给人心理上的感受。

2.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遗失在地里的黄豆”比作“小娃娃”,并赋予黄豆“躺”这一人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豆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小姐妹的喜悦之情。

3.①小姐妹到田地里拾黄豆来发豆芽,给患有眼疾的奶奶熬豆芽汤。浓浓的孝心体现了二人长大。②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救危险中的小妹妹。临危不惧的品格表明她长大。③姐妹俩用细土抚慰被斜尖扎破脚板带来的伤痛。丰富的生活经验表明她们长大。

1.描写句。如果是写人,则从写人的手法进行分析;如果是写景(物),则从写景(物)的角度(调动不同感官、观察角度、动态与静态、对比、衬托等)进行分析。

2.修辞句。基本思路是先指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具体分析修辞的运用情况或作用 (如果句子里出现了体现情感倾向的词语,还要说明所表达的感情)。

3.含蓄句。这种句子一般未必使用某种典型的修辞手法;如果句子的形式特点鲜明,则要从句式(长句与短句)、语体风格(口语化或典雅化)角度,重点分析该句子的言外之意与表达的情感;如果句子的形式特点不鲜明,则要从选材、用词、艺术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等)角度指出句子的基本内容及其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的作用概述

①记叙: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顺叙:使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倒叙: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②说明: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③抒情: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表达观点,引发读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④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人物描写:展示……人物……特征。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情感。)

⑤议论: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升华)主题。

(二)叙述手法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作用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小说开头交代,然后从头按事件原先发展的顺序来作叙述。作用是设置悬念,引发兴趣,使情节波澜起伏。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接续叙述原先的主要事件。插叙的内容虽不属于主干情节,但能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补叙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可能是文章的关键之处。缺少补叙,故事情节可能出现漏洞。补叙的作用,是对前文某处的内容加以补充解释,使情节更加合理。

(5)并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通常采用明暗线索进行叙述。明清章回体小说常采用这种手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用“我”“我们”为叙述视角,其作用是增加叙述的真实性,读者常会认为所描述的一切都是作者亲历的。“我”在文中,既可以是主人公,也可以是见证人,还可以是参与者。

(2)第二人称:用“你”“你们”为叙述视角,其作用是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3)第三人称:用“他”或以某人的名字为叙述视角,其作用是叙述比较客观公正,能直接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

(4)人称的综合使用:一般是在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为主要叙述角度的作品中,某个部分转换使用第二人称,目的是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抒情,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也有在一篇作品中进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转换的,目的是使叙述更灵活、角度更多。

【解题思路】插叙往往有以下作用:

1.内容上:插叙了xx内容,交代了某某原因;表现了人物xx特点,丰满人物形象;

2.结构上:照应前后文,避免平铺直叙等;

3.主题上,深化文章中心。

【例一】在《拾穗的脚步》一文中,作者写了自己最近一次跟母亲去拾稻穗的经历,但在第4-8段中插入“我”对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去拾稻穗的回忆。

问题:文章第-段写这部分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答案:不能。(肯定不能)插叙(回忆的内容)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体现了母亲拾穗的脚步一贯如此,为后文“我”随母亲拴稻穗后顿生感悟作铺垫,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例二】有一篇小说写了在荒野雪地里,一只老雪狼在暴风雪中救了猎人海子爷的故事。小说中有一段插叙,讲述了海子爷曾经放走老雪狼,从此老雪狼一直跟着海子爷的一段故事。

问题:第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那些往事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1.这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了多年前海子爷放走了老雪狼的故事,体现了海子爷的恻隐之心;

2.照应并说明了上文海子爷为什么要“习惯性地回头”“兀自笑了”以及老雪狼蹲在不远处的原因。同时,为下文老雪狼救海子爷做了铺垫。1.插叙段。如果插入的是一个史实段,一般回答:由眼前的某人(或物,或事)引发对历史的联想或反思,说明某个道理 (或指出某种现象)。具有例证的作用,说明某一观点;或起为后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的作用。如果大量引用文言或诗词名句,则增加文章的典雅之美。如果插入的是一个神话传说,则多为增添神秘色彩,引发读者联想。

如果插叙段讲述了某一事件,则可作如下分析:内容上,说明的是什么(概括该段的段意即可);或表现了人物形象某方面怎样的特点。结构上,对主要情节是否有补充作用,利于表现怎样的主题。从主旨方面看,表达怎样的情感。手法上,与某一内容形成对比,或衬托某一对象。

(三)描写

描写表达方式的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出环境特点,营造某种意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烘托人物的心情,暗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或暗示)作品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时,要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作综合分析。

2.社会环境: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与背景,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等;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此外,还要看环境描写在作品中出现的位置。在小说开头,一般是给全篇“定调”,营造某种意境、渲染某种气氛;在人物出场前或对人物描写中出现环境描写,则往往是烘托人物形象,或揭示人物心理;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则多为推动情节发展;在小说结尾,多有象征或暗示的作用。

(1)正面描写

①直接描写:即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②细节描写:即抓住细微而又具体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在于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例:《故乡》中“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一句就是抓住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外貌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鲜明地刻画出杨二嫂俗不可耐的形象。

从文中找到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思考这些描写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人物的形象由性格特点组合而成,几个性格特点可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是矛盾的。

【例】有一篇小说主要写了父亲靠砍柴、卖柴供孩子生活、学习,为了多挣点钱忍受买柴人的鄙夷,却不告诉孩子,而是经常鼓励孩子乐观生活、好好学习、尊重他人。

问题: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

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

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2)侧面描写

①描写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特点。

②描写环境、场面:具体描写了×××景色(或社会背景),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分析议论抒情的作用

分析人物的刻画方法、形象特点和作用(次要和主要)

考点一: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2016年全国卷 《战争》)

?答案?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如果只要求“概括”,则可直接用表示人物性格特点的形容词短语 (如“善良真诚”)、动词短语(如“有责任感”“热爱生活”)及主谓短语,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进行概括。可结合赋分值的多少确定要点的数量。如果题干还有“分析”的要求,在概括之后,还应从文中找到相关的例子来作印证,每点按“性格特点+例子+分析”的形式作答。还需要注意,如果要求分析“人物形象”,那么除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还要考虑概括出与人物地位身份、状态特征等相关的要点。

【解题思路】

从文中找到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思考这些描写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人物的形象由性格特点组合而成,几个性格特点可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是矛盾的。

【例】有一篇小说主要写了父亲靠砍柴、卖柴供孩子生活、学习,为了多挣点钱忍受买柴人的鄙夷,却不告诉孩子,而是经常鼓励孩子乐观生活、好好学习、尊重他人。

问题: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

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

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三)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分析

主要在小说阅读中出现,其经典问法是“某某人(次要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如: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2016年全国卷 《玻璃》)

?答案?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小说虽然以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为主,但次要人物在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揭示主旨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情节结构上:是中心情节的见证者、经历者,串起故事情节或人物关系,起线索作用;推动情节发展,如果没有次要人物的出现,情节的发展就显得不合常理。

2.人物塑造上:或先写次要人物以引出主要人物出场;或以次要人物侧面烘托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或与主要人物形象形成对比,突出主要人物的某个特点。

3.主旨表达上:或通过次要人物的视角,引发读者思考;或借次要人物的思考,揭示主旨;或通过次要人物的言行,暗示社会环境;或次要人物与其他次要人物形成对比,以突出主旨。

4.表达效果上:次要人物 (往往是群体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具体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文章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的作用

①象征: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丰富了文章内涵,给人以启迪。

②衬托(正衬、反衬):用……的……衬托……的……,使……形象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③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作者的本意是……,而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使情节更曲折,使人印象深刻。

④以小见大:从人们所熟知的……小事入题,让人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⑤托物言志:紧紧抓住……的……特点,精心刻画,富含哲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人生观)。

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营造……的气氛,奠定了……的感情基调。

⑦卒章显志:总结全文,升华了……的感情;点明主旨,增强文章感染力。

⑧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抒发的……感情更含蓄,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⑨动静结合:将……的“动”与……的“静”结合,二者相互映衬,充满情趣。

⑩虚实相生:将……的虚写与……的实写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深刻揭示主题。

十、拓展运用、探究分析、个性表达

拓展运用题主要有感想类和想象类题目,另外还有材料探究题和综合运用题。感想类题目一般用“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提问,要求做出选择,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想象类题目是根据语境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或根据情境进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考点一:感受启示题

(1)要求:联系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如主旨、具体语句、具体的情节、具体形象)谈。面不宜太宽,最好抓住其中的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写出自己的创意。

(2)格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考点二:合理想象题

要求: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旨相吻合。

(1)想象人物心理:①用第一人称;②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2)想象人物语言、动作、神态:①用第三人称;②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3)想象故事发生的环境:要与人物的心情相映衬。

考点三:材料探究题

(1)相似材料找相似点答题。

(2)相反材料找不同点答题。

考点四:综合运用题

结合文章内容或主旨,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如提建议或拟写广告词、对联、解说词、颁奖词等。

考点五:课外积累题

补充拓展与文章相关联的故事、名言、诗句等。

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2016年全国卷《玻璃》)

?答案? 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王有福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理由不够正当充分;王有福害怕受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的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 王有福放弃索赔是担心上当受骗,说明他缺乏法律常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观点论证类题的题干往往有“赞成哪种看法”“你是否同意”“说明你的理由”之类的语句,答题时要求考生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探究可从“内容结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入手,具体可用“观点+文本分析”或“观点+事例”的形式。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要观点鲜明,理由充分 (从文本中寻找),分析、表述合理得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