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第七章,补益剂/补阳/附方/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右归丸 (右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 大怀熟(地)八两(240克) 山药炒,四两(120克) 山茱萸微炒,三两(90克) 枸杞微炒,四两(120克) 鹿角胶炒,四两(120克) 菟丝子制,四两(120克)杜仲姜汁炒,四两(120克) 当归三两(90克) 肉桂二两,渐加至四两(60 - 120克)制附子自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60 - 180克) 【用法】 上丸法如前(指与左归丸配制蜜丸法),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现代用法:配做蜜丸服,每丸约重15克,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或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或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大便不实,甚则完谷不化;或小便自遗;或腰膝软弱,下肢浮肿等。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 肾阳不足、小便正常,这是指的(肾气丸)原方,这个方如果一般的肾阳不足,小便正常说明水液代谢正常,那这是一种纯虚无邪。 有水湿壅滞即使肾阳不足,造成气化乏力水湿壅滞,那水湿壅滞还是因虚致郁啊,还是一个属于相对来说一种实邪,如果纯虚无邪这个方(肾气丸)不适合使用。 那要用右归丸,或者右归饮这类,采取直补的方法,即使是这种纯虚无邪, @ 肾阳虚属于较轻的,用左归饮这类都可以。 (附:左归饮:熟地、山药、枸杞、炙甘草、茯苓、山茱萸。功用:壮水,养阴补肾。) @ (肾阳虚属于较重的)当然后面要说到用右归饮。 右归饮来讲呢,张景岳认右为肾阳,左为肾阴了,那是用来峻补,从功用来说温补肾阳侧重填精补髓,所以补力较大,它所以主治强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它围绕这个命门火衰,那说明命门可以看作肾阳,叫命门火衰,是肾阳虚的程度重,所以它反映出来就是: * 全身阳气不足, * 加上生殖系统功能减弱, * 以及火不生土,脾肾阳虚,在泄泻方面。 @ 年老久病气衰神疲,年事以高,阳气就可以虚衰了,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那这个是肾阳虚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共性。 @ 阳痿遗精,阳衰无子,涉及到,肾阳虚或者精寒不育,或者阳痿症。 @ 大便不实,严重可以完谷不化,那脾肾阳虚、火不生土。 @ 小便自遗,阳虚虚涉以后及到固摄作用,固摄就是肾司二便了。 所以这一组症状你看很少出现、很少强调水液壅滞。所以,主治证范围,和肾气丸原方的主治范围相差很大,它强调命门火衰,而肾气丸实际上体现肾阳不足,水液不化,这是它们的区别。 另一方面,用药方面(右归丸)是: (用药比较: 肾气丸: 干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丹皮 桂枝 附子炮 右归丸:大怀熟地 山药 山茱萸 鹿角 菟丝子 杜仲 当归 枸杞 肉桂 制附子 附: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熟地黄:性温,为补血要药。) * 去掉了“三泻”(泽泻、茯苓、丹皮), * 用肉桂,桂枝改为肉桂, * 而且增加了一些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之类的和温阳补精摄精的菟丝子, * 以及杜仲、当归、枸杞。 这样相配补阴力量很强,有的说它峻补,峻补无泻。所以这个方运用的时候,基本上是纯虚无邪,也是纯虚无邪的特点。 !所以不宜久服。 !脾胃虚弱的,或者挟湿,有水湿壅滞都不适合。 所以实际上右归丸,往往是作为肾气丸的附方,或者在后面的二类、三类方剂,我们这个教材左归丸主要作为三类。 实际上它们(肾气丸、右归丸)功效差别很大,在临床上作用的区分, * 一个是肾阳虚的程度, * 一个是涉及到的强调水不化气,还是强调火不生土。 这方面: @ 一个是命门火衰, @ 一个阳不化气,这个侧重比较清楚的。 当然右归丸体现的配伍特点,阴中求阳,纯补无泻,针对纯虚无邪。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方剂学》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