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知道5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 啤酒节?喝酒?卖酒?电子商务?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为什么把这个日子定为中国旅游日,而不是五一、十一这样喜闻乐见的日子称为旅游日? 知道这个原因的,一定是饱读诗书腹中有墨的文化人! 因为519这天是著名的旅游达人徐霞客的游记名著《徐霞客游记》开写的日子。 他一边游历大好河山,一边疯狂撸串,一边留下千古名篇。 这本用30年时间完成的60万字名著比西方开启地理探寻的时间更早更完善。 30年啊,这么长的时间得撸掉多少串串? 徐霞客活了54岁,其中三十多年都在旅行中,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所著的旅行日记资料详实,范围广大,是典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践行者。 但今天我们说的不是徐霞客,徐霞客背后有个利益集团支撑,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有善解人意的父母力挺,路上还有铁杆粉丝打赏,是个旅游大V,这些资源谁能比? 我们今天说的是穷游鼻祖陆游先生的穷游经历,他写的《入蜀记》比《徐霞客游记》早了四百多年,是中国第一部游记类专著。 《四库全书》这样评价《入蜀记》: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洁,而于考订古迹,尤所留意……其它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证地理者,尤不可殚数。非他家行记徒流连风景,记载琐屑者比也”。 四库的意思是陆游这篇游记文不仅仅局限于山川风貌,还有很多对古往诗词作者的实践论证,比如欧阳修的诗作《和丁宝臣游甘泉寺》:江上孤峰蔽绿萝,县楼终日对嵯峨。他原以为是孤峰上长满了绿萝,但到了峡州(湖北宜昌)后才发现绿萝是条溪流的名字。 如果不是实地验证,你的想象和认知就会出错,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这篇游记除了向陆游的启蒙偶像屈原致敬外,世人还发现陆游中年时居然换了自己的爱豆,那就是在这篇游记里引据多达30首诗词的李白,可见对这个爱豆的喜爱之情。 更重要的是,陆游当时是身无分文,且拖家带口,历经160天,跨越1500公里,途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凭一叶小舟和两条腿,他是怎么做到的? 2 1167年,陆游被免职在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游山西村》的经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人在高宗任内升职当了大理寺寺直,在孝宗任内又因“喜论恢复”被罢了官。 为了当官施展抱负,陆游考了N次试,落榜后又被恩师启用直到被孝宗罢官。 在家赋闲的4年,陆游除了在当地寻觅山货吃遍野味,还以诗明志,希冀自己的政治生涯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1169年抗金名臣虞允文任职宰相,大量启用主战派官员,陆游也被再次推荐当官,被调到夔(kuí)州(重庆奉节)当通判。 夔州是个比较偏远的地区,一向是被贬官员的发呆之地。 嗯,发呆,无所事事,期望再度被重用,常常发呆等机会。 刘禹锡被贬后在此发呆写下“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的美句,杜甫被贬后发呆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 此时的陆游已经穷困潦倒,刚开始两年靠着积蓄和遣散费还能勉强度日,平常无事还能遍访山村吃遍野货,后面二年就入不敷出了,家里孩子又多,失业金也花完了,锅都快揭不开了,朝廷说去夔州,他想都没想就接受。 虽然夔州通判是个小官,路途又遥远,但在陆游心里又燃起前途无量的火苗,他二话不说收拾行囊一边赴任一边开启“穷游”模式,一路记下所见所闻和自然地理的《入蜀记》。 《入蜀记》记载,1169年末得知被任命的消息,陆游正抱病在床,等到入夏时分身体好些时,由运河、长江水路乘船开始行程。 下面篇幅建议收藏,除了此文,你找不到《入蜀记》全文翻译的文章,而且还这么白话的翻译。 闰年5月18日晚上出发,到了苍南县法云寺。几个好兄弟招待他吃饱喝足,喝到凌晨4点出发,这顿没花钱。 19日黎明,到了柯桥区钱清镇,浮桥很坚固也很漂亮整洁。吃饱喝足下午三点出发到萧山县,在觉苑寺休息。据说这里是江文通(江淹)旧居。有一道大碑,碑文是叶道卿所写。寺额和佛殿都是沈睿达书写。游玩大半天,半夜三四点坐上小舟行驶到西兴镇。 (注:江淹,南北朝第一才子,“江郎才尽”说的就是他。) 20日黎明渡江,江面上很平静,在仙林寺稍作休息,寺庙僧人准备了汤,没有四菜,光喝汤就喝饱了。又买了艘小船,出了北关,把小舟停在红亭休憩,一夜居然没有蚊子。 26日,晚,芮国器(国子监副校长)请吃饭,席间还有仲高兄。 (仲高是陆游堂兄,陆游曾为他作过词: 《渔家傲·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27日,休息,旅游也很累的,好吧。
3 6月1日,午后有小雨,热得没法过。 2日,晚上下雨了,有点凉快,在临平留宿,太师蔡京葬其父于此。睡到半夜起来坐船出发。 4日,果然很热,午后有点微风。晚上停在本觉寺门前。寺中有莲池,池中有乌龟无数,听到人声都跑过来。亭中有小碑,郭功甫写的《醉翁操》。 8日,天气很凉,顺风,运河水泛滥,水漫数尺,妇女儿童都在忙碌舀水排涝。 11日,凌晨四五点从枫桥出发,路上行人已然很多,这地方的人很勤劳,为他们点赞。快到无锡县(无锡),感觉这地方建筑很大气。晚上在县里的驿站歇脚。 12日,白天拜见几个官员,凌晨二点到了常州城。 13日,在常州城荆溪馆停下。夜晚的月亮真亮,与家人一起赏月。
21日,休息,肠胃吃坏了。 22日,继续喝,控制不住。 23日,到甘露寺,吃了顿斋饭,肠胃舒服多了。 27日,还在金山,冻死了。 28日,在江中观日出,很壮观。午间过瓜洲,在江中船内正欣赏金山的壮丽,突然风雷大作,吓死我了,幸亏船夫经验很丰富,他嘱咐我在原地等死,没想到一会就停了,逃过一劫。 29日,在瓜洲停泊,天气很清爽。夜晚欣赏金山塔灯。 4 7月1日,黎明时离开瓜洲。晚上到了真州。 3日,与官员聚餐,希望肚子不要吃坏。 6日,见了一批官员。 7日,游天庆观。 8日早晨,在太平兴国寺上香。 9日,到了保宁、戒坛二寺。 11日,行大江,过三山矶、烈洲、慈姥矶、采石镇,停靠在太平州江口,今晚没怎么吃东西,肚子刚刚好点,晚上下了雨。 12日,停在阅武亭,问船夫怎么进城,船夫说:距城二十里,须步乃可入。只好徒步走了二十里,累死老子了。 13日,见一批官员,聊天中想起了李太白诗作《姑熟十咏》。 15日,见了几名教授(教学官员,七品小官),饭后游东岳庙、广福寺,北边有和州新城,李太白写过《黄出凌歊台送族弟泛舟赴华阴》一诗。 16日,在道院聚会。晚上月亮很亮,在水中摇曳,才知道苏轼的那句“玉塔卧微栏”写的很妙。 17日,在李太白祠堂相聚。祠堂在青山的西北面,墓在祠堂后面。山顶有小亭,名曰“谢公亭”,周边有石兽石马,制作很精妙。 18日,行驶在江中,江溪的清浊互不相乱。大江被东梁西梁这两座小山夹在中间,李太白曾写过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梅尧臣写过“东梁如仰蚕,西梁如浮鱼”;徐师川写过“南人北人朝暮船,东梁西梁今古山”,这些佳句都来自这里。 19日,过大、小褐山矶。 22日,经过铜陵县但没有进去玩,这几天玩的太多了,要收敛一些。 27日,过雁翅夹,这里的居民只有二百多家,岸边的船很多。 28日,过东流县。小船行驶到石壁下,狂风大作,船夫吓得不轻,准备原地等死,在我鼓励下,他竭力控制船向,其他几艘同行的小船也来帮忙,终于稳住。 5 2日,早晨,行驶没到二十里,突然风起云涌,赶紧系住缆绳,等云开雾散才继续前行。这时才领悟李太白的“开帆入天镜”的妙境。 3日,停在琵琶亭,见了一干官员。 4日,游天庆观。李太白在此有诗刻《浔阳紫极宫》,而苏轼黄庭坚的诗作已经不复存在。 7日,去往庐山。路上的大树乔木都好几百年的光阴。 8日,由山路到太平兴国宫,门庭很壮观。 9日,到晋慧远法师祠堂及神运殿焚香。 10日,晚上告别众人,庐山山中极寒,抱着大火炉睡觉,若回到山下热的还得挥扇子。 11日,坐船走了,秋高气爽,停在赤沙湖口还能看见庐山。老杜在《潭州道林》中写道“殿脚插入赤沙湖”。此湖应当在湖南,然而岳州华容县及此处都有赤沙湖,可见很多地名重复的比较多。 12日,在江中看到一个怪物,有双角,远望如小牛犊,出没水中有声音,难道是蛟龙? 13日,到达富池昭勇庙,有酒和猪肉。 16日,过新野夹。玄真子《渔父辞》中写“西塞山前白鹭飞”,李太白《送弟之江东》也写过: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 17日,过回风矶。没有大山,但江水湍急,小船寸步难行。过了兰溪,苏东坡曾写“山下兰芽短浸溪”。买了点鹿肉吃,味道极好,不知道是不是野味。晚上停在巴河口。自兰溪而西,江面很广,这两天都是逆风,船行的慢,船夫吃得多,米也吃完了,便来巴河买米,吃饱后船夫一身是劲,一日竟行了八九十里。 18日,早七点到黄州(湖北黄冈)。杜牧写过“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黄州与樊口正相对,苏东坡说此处是“武昌樊口幽绝处”。 20日,拂晓时分离开黄州,江面无风,行了十四五里,江面变窄,在戚矶港停船休息。 21日,过双柳夹,回望江上,远山重复秀丽。晚上停在杨罗洑,居民很多,鱼贱如土,且都是大鱼,船夫没见过这么便宜的,吃到吐。我想找几条小鱼喂猫,没找到。 22日,小雨。过青山矶,碎石很多,水比较浅,适合拍婚纱写真。 23日,早上七点到达鄂州。李太白写过《赠江夏韦太守》: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26日,游览头陁寺。李太白在此写过诗,足以说明一切了。 28日,访黄鹤楼故址。李太白写过诗,他老人家写过诗的地方,我都要好好玩一番。黄庭坚、老杜也都写过,最有名的还是我家太白在此楼写的《送孟浩然》: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 6日,小船继续前行,四处竹林茂盛,鸡犬很悠闲,鸭子浮着水,有临时摆渡者呼唤人上船,真像是一处仙境。船夫说,在这里造一处别墅,爽也! 7日,在湛江停留。 8日,风大。无数大鱼在水中跳跃,好久没喝鱼汤了。 10日,风雨太大,小船停在江面上。到对岸买了肉食回来,买了很多条鱼,还有一只乌牡鸡,不忍杀它啊,便留在小船中养着让它下蛋吃,下不了蛋了再宰杀它。 11日,小船继续行驶。从西南方向望去,水与天交接,船夫说,那是潜军港。古人把部队留在那等着敌军过来。找望远镜一看,港中有两个黑点,等船靠近,发现是家禽浮在江中,白色羽毛,跟鹅一样大,味道一定很鲜美。可能是鹄。停在三江口,水很浅,山也看不到了。李太白又来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6日,经过白湖。这里离大武汉很近咯。好兴奋。到了升子铺看到数百只天鹅在游泳,停靠在沙市,此处离公安县已有六十里,老杜写过:买薪犹白帝,鸣橹已沙头。 17日,沙市居住的人大部分都是四川人,如果不是,那也是与四川人结婚的。 22日,船夫杀了一头猪祭祀。 23-25日,祭奠先人,会见官员。 26日,把船修整了一遍。 27日,停靠在新河口,距沙市有三四里。 28-29日,停在方城。遇到大风无法行进。 7 4日,经过杨木寨,停在龙湾。 5日,过白羊市,停靠在赤崖。 7日,游览西山甘泉寺。 8日,过下牢关,千峰万岭,很是巍峨。 10日,早晨在庙中祭祀后出行。船停在归州城下,南北有门,前临江水,正对黄牛峡。城西北有山,山上有伍子胥庙。 11日,过达洞滩,路很难走,与孩子们坐轿子过滩。李太白有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欧阳修也有诗: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 15日,过白狗峡,在兴山口停歇。 17日-19日,探访宋玉宅,在秭归县东边,石刻有字:宋玉宅。 20日,离开归州。出巫峯门,过天庆观。 21日,在船上看石门关,仅能一人通行,真是天下至险。晚上在巴东县停靠,风景秀丽,远胜秭归。但住家很少,才百余户。 26日,从大溪口出发,入瞿唐峡。两壁对耸,直入霄汉。晚上到了瞿唐关,与白帝城相连,老杜诗中说:白帝夔州各异城。 27日,早晨到了夔州。我的天,终于到达目的地,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8 从5月18日到10月27日,足足160天的时间,诗人陆游为我们展示了一套详细的穷游手册。 陆游后来在夔州任职快到期时写过信给时任宰相虞允文,意思是说自己到夔州这么远的地方任职连路费都没有,全靠众筹,这里工资又低,回去的路费也没有,儿子三十了都没娶上媳妇呢。 身无分文却能跨越1500公里去赴任,读了《入蜀记》你就会发现这几点正是陆游的厉害之处: 1,读书多 文中,陆游每到一处都引经据典,常引用李白、欧阳修、黄庭坚等诗文。 一千年前也没有电脑手机啥的能查阅资料,前辈的诗作全靠背,陆游能在每个地点记下前辈大V的诗作,光读书的能力这块就超越了很多人,若没有诗文作为点睛,那这篇《入蜀记》只能改为《撸串记》了。 2,勤俭 陆游是个官宦之家,但也是个勤俭过日子的人。在路过很多地方他买的都是打折的食物,比如鱼,贱到没人吃;还有祭祀时做活动的促销肉,都是买一赠一的东西,有的时间长了也难免有异味,他也舍不得扔。 3,人缘好 每到一处,都有官员请陆游吃饭,还有教育方面的专家与他探讨教育话题。虽然宋朝有官员任职洗尘的惯例,但陆游这样有诗名的小官想必名声很好,才有如此众多官员和教授们与他吃饭切磋;虽然身无分文,却能筹到路费,这也是人缘值的体现。 4,家庭支持 少了家庭支持啥事都做不成,没有陆游二婚老婆和孩子们的支持,哪能跨越几千公里来任职,搁现在就是两地分居闹离婚,孩子管别人叫爹,你还得出抚养费。 5,爱猫 陆游是爱猫达人,自己吃鱼还不忘给爱猫找几条小鱼,这样有爱心的诗人一定坏不到哪儿去。爱猫的男人运气也不会太差。 6,信念 是什么支撑陆游携家带口花5个多月路程去一个偏远之地任职? 是信念,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坚定信念,他相信自己会得到重用,为国家做出贡献,哪怕再远的路也不会阻隔他的脚步和信念。 有了这些因素,何尝不会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