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气学说有多妙?如何简单高效学好运气学说

 醒真 2019-07-12
小 编 导 读

五运六气是中医天人合一的完整体现,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看病诊断、辨证开方、节气养生,还能预测一些自然现象。但是历来学习五运六气者都觉得五运六气难学,找不到门路,或者学而不精,预测不准,本文将带领大家领略五运六气的奥妙之处及如何学好五运六气,轻松学会五运六气。

古人说“不懂五运六气,捡遍方书何济”。很多人可能觉得夸大其词,但是只有真正学了五运六气的人才知道,里面蕴含了多少智慧,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奥妙。

增强疗效,事半功倍

学习五运六气,其实就是通过学习五运六气的规律,了解大自然的风寒暑湿燥火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找出导致疾病的病因。很多人都知道六淫之邪会导致外感疾病,但是在藏象理论的指导下,其实内伤疾病也是因为五运的太过与不及、六气的变化导致的,因为五运六气是真正地包含了天地变化的学说。

以2019年的气候而论,甲己化土,土不及,自然就会有脾土被克的现象,所以不管是因为思虑太过导致的闷闷不乐,还是因为脾胃内伤导致的发烧,或者脾主四肢失司导致的四体无力,都是跟脾土有关。根据这个特性,在疾病诊断时,首先分析脾胃,然后再分析其次的病因,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思路,治疗疾病也会事半功倍。比如今年入长夏以来,基本上患者都是脾胃虚弱导致的各种疾病,而又有湿热所在,所以处方用经方半夏泻心汤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只要学会了五运六气,根据五运六气的分析思路,就可以得出一年的治病方略,可以分析大多数疾病发病的规律所在,然后处以对证之方,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不管是六丙年的黄连茯苓汤,还是六丁年的苁蓉牛膝汤,都是非常好的证明。

判断病势,改善预后

有的医家将五运六气病种分为两类,一类是神机病,一类是气立病,通俗地讲,就是一类疾病是因为人体内部的结构,脏腑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生病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外界的气候发生了变化,所以生病了。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讲,人体生病,其实只有一种,不管是和天病,还是人病,都是天人病。我经常用佛教的镜子的比喻来说明,人与世界,就好比一面镜子与世界,镜子里的景物不清晰了,可能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镜子本身模糊了,一种是景物其实就是模糊的,如果镜子模糊了,你去洗景物是没用的,镜子里面的象始终是模糊的。

人的病其实也是一样,人体出现了疾病,一种是因为人体自身的确出问题了,一种是因为外界环境出问题了。如果人体有了症状,是身体本身的问题,自然可以调节身体来驱逐;而如果是环境的问题,很多时候只需要环境变化,症状就消失了。

所以,学习五运六气有的时候很重要。比如咳嗽,有的时候总也治不好,只要一过某个节气,咳嗽就不药自愈了。而有些疾病,在某个节气来之前,是没有问题的,没有症状的,如果能够提前预测好,就知道哪个节气来了,患者会比较难受,这样治病就能事半功倍。

在治病的过程中,知道了疾病的变化与气候有关,自然就能断定药是否开对了。比如同样是咳嗽,吃着药,如果到了某个节气,突然加重,其实药并没有用错,但是症状加重了,很多人就会怀疑自己用药错误了,而事实上不是;如果到了某个节气,前面吃了很多药,症状都变化不大,但是一过某个节气,病人就轻松了,很多医生就会觉得是药效发挥了作用,坚持本来就没有什么疗效的方法,这样就会给人很严重的误判。

气候变化,未卜先知

五运六气学说作为《黄帝内经》的重点内容,几乎占了整个《素问》三分之一的篇幅,是经典中最为完善的一个学说,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还是跟气候有关系。风寒暑湿燥火,其实就是气候的变化因素,运气学说起源于农业社会,是从农业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然后运用到医疗实践中。

火,代表的是火热,向上,在五运之中有太过、不及的区别,遇见太过的年份,自然就会有炎热的夏天,比如2019年的夏天,相对于往年的夏天来说,相对炎热一些。2018年的冬天,因为是水不及,说明冬天的气候是相对温暖的,所以去年东北地区很多地方都没有下雪。这些气候的预测,其实是五运六气最近的预测。

只要学会了五运六气,那么气候的寒热温凉,水灾火灾是否多发,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五运六气还有大用处,比如预测很多灾难,比如今年年初马纯阳老师就以己亥年的五运六气中土被克太厉害,容易出现地震、泥石流灾害为题,做了相关预测,果不其然,四月以来各地地震不断。

确定体质,因人制宜

现代最火的体质学说有两类,一类是基于临床的分类,主要是九种体质等分类方法,还有一种就是五运六气体质,这种体质是个体化的,根据出生时间的气候特点,推断人体的体质状态。

明白了一个人体质如何,就容易推断出一个人高发的疾病类型是什么,在治疗疾病时,就有一个主心骨,如果能够结合辨病、辨证、辨体质等多种手段,临床的疗效、治病的途径就会很丰富。

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搜索“庆余阁”微信公众号,轻松学习五运六气。

那么问题来了,五运六气那么高深的学问,怎样才能学习好,马纯阳老师以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了五点。

亲身经历,实践出真知

第一条就是要亲身经历,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所以要一方面有理论知识做指导,另外一方面要亲身体验一下五运六气中不同条件下的情况。所以,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老师带着学生,体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至少也得半年,体验所谓的主运、客运、主气、客气的变化规律。

万法归宗,易学为准绳

第二条是要懂得《周易》的基本原理,《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万法之宗,万道之源。五运六气虽然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门规律总结好了的预测学说,而《周易》是预测学说的基础,不明白《周易》的一些基本原理,理解和实践五运六气就会有一定的理解困难。特别是五运六气体系中,含有大量的汉代易学的思想,如果不理解最基本的《周易》原理,预测时就会出现偏差。

分类学习,有条方不紊

第三条就是要分系统学习,五运与六气是两种不同的系统,很多人刚开始就一起学习,经常学得浑浑噩噩,而不知道《内经》中,五运系统与六气系统是不一样的,两种有很大的差别,必须分开学。

生克制化,变化无穷

第四条就是要懂得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因为五运六气之间的主客气、主客运等条件是很复杂的,要知道预测的结果,比如懂得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不懂生克制化关系,则预测不准,更理解不了现代所谓的运气方。

脉以候气,精准辨证

第五条就是要懂得脉象,因为运气条件下,人体最先变化的就是脉象,所以一定要懂得一些五运六气脉法,以脉法验证运气条件,诊断疾病。

以上五点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把五运六气的基础学好,基础好了,自然能够登高望远。基于此,马纯阳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易道春秋学习班。

马纯阳老师是中医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学中医 用中医》系列丛书,还有《运气传习录》《伤寒方杂谈》《时方杂谈》等书籍正在筹备出版中,是《中华中医药杂志》《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等杂志的审稿专家。

马纯阳老师研究《周易》、五运六气10余年,并运用于临床,总结出了一系列五运六气的特殊规律,每年年初发表的“某年中医养生五运六气详解”文章都会被各大公众号转载,且预测准确性高。

易道春秋学习班已经开办两期,培训了近百人,学员毕业后也能将运气学说运用于临床和生活中,不少学生连续两届都报名参加学习班,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

学习班持续半年,每周上1~2次课,一次课30~60分钟,每次只需50元人民币,通过微信的形式,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即使在公交、地铁,散步时都可以学习,完全可以将一些闲散时间积累起来,半年下来,就有所进益了。

关键还可以实时提问,可以互相交流,润物细无声,轻松体验每个季节的运气条件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