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五脏病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基础理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这篇文说,我们来和您聊聊耳鸣这件事。 很多人都受耳鸣的困扰。有些人甚至被它打扰得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那鸣叫之声,白天有,晚上有,入睡的时候也有,搞得整个人心神不宁、精神疲惫。 我们的耳边,为什么会鸣叫不已啊?耳鸣这个病,到底该如何认识它,远离它? 其实,本订阅号想告诉你,在这茫茫人世间,本来就没有耳鸣这个病。它绝非哪里来的妖魔鬼怪,缠绕我们的身体。它的出现,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出问题了。 与其说耳鸣是病,还不如说耳鸣是信号。它在向我们报警呢。 报什么警?这篇文说,我们暂且给您说一种因由,这就是肝阴不足。 什么是肝阴啊?我们都知道,肝属木。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肝阴,想象成肝木下面泥土中那丰厚的阴水。这些水分充足了,恰到好处,可以濡养我们的肝木之根,肝木枝繁叶茂,宁静而安好。 如果有一天,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肝阴不足了,那么肝木就如同扎根荒漠一般,没有水液固护沙土,枝丫随狂风飘摆,肝的升发之性失去抑制,于是出现了一个状态——肝阳上亢。 上亢的肝阳去哪里了?来到了头部。于是,我们的眼睛开始红肿而痛,我们的脑袋开始眩晕迷糊,我们的鼻子容易流鼻血,我们的耳朵开始作响,我们的脸开始阵阵发红。肝阳上亢,肝阴亏虚,于是身体的下部就出现了明显的虚象,体现为双脚乏力、腰膝酸软,走路不稳,如踩棉花……。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人,一检查,往往被诊断为患有高血压。 所以你看,上面这些,说白了就是一组症候,这些症候的“后台老板”,就是肝阳上亢。 正因如此,有很多耳鸣之人,在什么时候发生症状啊?就是在生气的时候,郁怒的时候,心情不快的时候,情绪波动的时候,直观一点的,就是血压升高的时候。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好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先看一张验方,供医家同道借鉴:百合、生地、菊花、草决明、夏枯草、白芍各12克,桑寄生9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其中生地、白芍、百合滋阴清热,补肝肾之阴。菊花、草决明、夏枯草清肝热、平肝阳。桑寄生补肝肾,强腰膝。此法对肝阳上亢、上实下虚的耳鸣者有效。此方择选自《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一般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应用,切不可自己贸然尝试。 在日常,我们要好好地滋补肝阴。 一,巧用穴位。在平时,我们按压太冲穴、合谷穴。这可以帮助我们平肝潜阳。我们也要揉按肝俞穴和行间穴,可以帮助我们滋阴柔肝、倾泻虚火。 二,饮食调节。香的、辣的、刺激的,要少碰。不能一吃饭就离不开辣椒酒水,一吃菜就喜欢大肉肥肠。这样下去,肝肾之阴会逐渐被耗竭一空。 三,稳定情绪。你每一次发怒,每一次激动,都是对肝阴的一次耗伤。想想看,你所剩的肝阴,还够你发怒几次? 四,早点睡觉。不要以为后半夜2点睡到8点,和晚上10点睡到4点,效果是一样的。虽然都是睡了6小时,但是养肝肾之阴的时机,就是午夜11点到2点之间。后半夜睡觉,你有机会养肝阴吗? 五,杜绝烟酒。烟酒为燥热之物,大伤真阴。 六,不要纵欲。纵欲者必然耗费肝肾精血,日久肝阴不足。 总而言之,肝阴,就是我们身体里的润滑剂,一汪清泉,一场及时雨,一滴甘露。有它在,我们的耳边就不响,不闹,不吵,我们的血压就不会高,不会头晕目赤,不会心情急躁。人间本无耳鸣,只是肝阴耗尽。此番道理解说如此,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