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成就美——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观瞻
四月底,一个偶然机会,成功预约到了“美无止境·韩美林的雕塑世界”展览入场资格
得以进入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这座风格独特的建筑
我相信,今天进入这里的人们百分之九十多都和我一样
不是来看雕塑而是来领略这座建筑神奇魅力的!
(说明:第一幅图选自网络,因为俺没办法拍到它的全景。特向作者致谢!)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位于北京朝阳公园西南角,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5米.是一个集电视节目制作、办公、商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
建筑造型取意于“莫比乌斯环”,曲线的壳体将宏伟的中庭空间缠绕包裹,将高层办公区和媒体演播室融合起来,体现了楼中楼的概念,两者之间形成许多共享形公共空间。在东西两个共享空间,设置了连续的台阶、景观平台、空中环廊和通天的自动扶梯,使得整个建筑充满动感和活力。在满足全方位提供节目制作场地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和体量,独特的建筑形态与朝阳公园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为一体。连续的整体感和柔和的建筑界面和表皮,体现了凤凰传媒的企业文化形象的拓扑关系,而南高北低的体量关系,既为办公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避免演播空间的光照与噪音等问题,又巧妙避开了对北侧居民住宅的日照遮挡的影响,可谓一举两得。
另一个特点是全方位的开放性,除媒体办公和演播制作功能之外,建筑安排了大量对公众开放的互动体验空间,以体现凤凰传媒独特的开放经营理念。人们可以在其中体验媒体文化的魅力。
建筑的双层外皮很好地提高功能区的舒适度和建筑能耗。设计利用数字技术对外壳和实体功能空间进行量体裁衣,精确地吻合彼此的空间关系。共享空间利用30米的高差的下大上小的烟囱效应,可以形成良好的自然气流组织,节省能耗。

莫比乌斯环

凤凰中心的建筑模型
 


此外,整个建筑也体现了对绿色节能和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光滑外形没有设一根雨水管,所有在表皮形成的雨水顺着外表的主肋导向建筑底部连续的雨水收集池,经过集中过滤处理后提供艺术水景及庭院浇灌。建筑具有单纯柔和的外壳,除了其自身的美学价值之外,也有缓和北京冬季强烈的高层建筑的街道风效应的作用。建筑外壳同时又是一件“绿色外衣”,它为功能空间提供了气候缓冲空间。


祥凤来仪
不经意间也看到了一些雕塑作品
无数的扭转、环绕以及攀援而上,给人以错综复杂、迷幻震撼的不真实感。午后的阳光透过外墙的玻璃投射进来,巨大的钢架交织盘错,形成繁密的几何光影。空中环形走廊和“通天扶梯”更是犹如宇宙空间站般的梦幻。站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明暗光影之中,随手一拍,即有大片的视感。

真有叹为观止之感!
凤凰的知名主持人


该建筑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邵韦平设计。自建成以来多次获得重要奖项
为我们中国建筑师的杰作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