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综述,一网打尽】第1期:放疗与免疫、代谢与免疫、液态活检、生物标志物....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7-12
一直以来,看期刊我最喜欢看综述这个版块了,大的期刊几乎都是大牛约稿,往往写的通俗易懂,由浅入深,读起来一个字——爽!很多时候,综述都会在总结前人的研究中,提出目前研究的困境与不足。每当读“To date, no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at…”就特别地开心,心想:“哇!这方面还没有人研究啊”,“我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研究一下?”有种小菜鸡触碰到科学的最前沿的感觉,感叹原来有那么那么多都未研究的方向啊,科学探索真的是永无止境!

第一期综述速递来自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自然杂志下的临床肿瘤学综述期刊),IF=34.106. 算是综述的顶尖期刊了,希望通过文献速递的方式让你快速的了解最前沿的科学动态,最深度的科学思考

文献一


代谢通路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和免疫疗法疗效

文献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571-019-0203-7

文献导读:如今免疫治疗的研究如火如荼,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治疗癌症的格局。但临床上发现免疫治疗并没有像过去靶向药刚进入国内,效果令人惊艳。许多患者并不能从临床上受益,免疫响应的患者疗效并不好。如何增强免疫疗效并扩大免疫疗效的适应范围,成了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癌细胞能通过竞争和消化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等)来降低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因此,干预代谢途径有望改善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本综述总结了涉及肿瘤免疫逃避的相关代谢通路,并讨论了可能被利用的代谢通路来增强抗肿瘤免疫疗效。

小编说:简单说就是癌细胞会和免疫细胞抢饭吃,把周围的营养都吸收了,肿瘤周围的免疫细胞都没饭吃了,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就不足了,所以干预癌细胞的代谢通路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攻击力。所以再写免疫治疗方面文章的时候,可以尝试将代谢干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能使文章亮丽不少!

文献二


液态活检和微小残留病最新进展和治疗

文献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571-019-0187-3

文献导读:微小残留病(MRD)是指癌症患者治疗进展后,但不能用当前医学成像技术检测出来,属于癌症进展的隐匿阶段。基于检测少量循环肿瘤细胞(CTC)或微量循环肿瘤细胞DNA(ctDNA)的液体活检方法现在能够在患有各种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进行MRD检测。在手术后随访评估期间监测CTC和ctDNA可以比目前的放射成像程序提前几个月检测疾病复发。本综述叙述了监测MRD的CTC和ctDNA的最新进展。

小编说:液态活检这个绝对是未来十年之内的研究热点啊,总有一天液态活检技术成熟后能像现在抽血做血常规一样那么普及!!!

文献三


头颈部癌症多种治疗的前景

文献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571-019-0227-z

文献导读:头颈部癌症指包括源于除眼、脑、耳、甲状腺和食道外头颈部任何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本综述主要介绍了cHNSCC治疗前景及未来可能的治疗策略,包括微创经口外科手术,靶向放射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比如说西妥昔单抗的抗EGFR治疗可改善复发和/或转移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有其他分子靶向药能延长了HNSCC的生存期。还说了目前批准用于铂难治性复发和/或转移性HNSCC的PD-1疗法提供了长期缓解的前景,与少数患者的传统化疗相比毒性更小。

小编说:这篇综述说了治疗头颈部癌症未来可能几个的方向,搞这方面的同志好好看看哈。不搞这方面的同志看一看,可以写HNSCC免疫相关的生信分析,毕竟这个是前沿热点嘛。

文献四


评估放疗和抗肿瘤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

文献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571-019-0238-9

文献导读:如今越来越多专家共识认为将免一检查点抑制剂和放射疗法相结合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反应率,将原先无免疫应答的患者转变成免疫应答患者,将原先低免疫应答的患者转变成持久免疫应答的患者。本综述讨论了预测免疫疗法与放射疗法相互作用的建模方法,以及如何将抗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结合起来优化化疗方案,使与免疫疗法的协同作用最大化。

小编说:临床上有几个不是经过放化疗再上免疫治疗的,如何去除原先放化治疗的影响下,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真的很难。这篇讨论的预测免疫疗法与放疗相互作用的模型真的很棒,快去看看吧。

文献五


生物标志物指导治疗结直肠癌的复杂性

文献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571-019-0241-1

文献导读:本综述讨论了当前新兴的对结直肠癌(CRC)治疗和预后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强调不同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现如今生物标志物的复杂性,并讨论了潜在的预后和预测相关性。

小编说:现在生信文章不就最喜欢找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吗?亚型特异性的标志物,甲基化的标志物,免疫浸润的标志物…真的是各种各样,一百个人分析有一百个标志物。那可不可以试试找一找现如今别人研究出来的生物标志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说不定有意外的发现哦。 

结束语

一般看别人的研究文献,通常看完之后就是这样:“哦哦哦,做这样的实验能得出这个结论“,我也可以把这个方法应用到我的研究”。其实大多数人看的都很局限。引用吴军老师的一句话“综述为什么很重要,除了可以让人们尽快了解一个领域的现状之外,很多论文都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都会说自己的方法好。所以需要有人来对这些方法做对比研究,这些研究一样需要大量的实证和数据支撑。” 有时候看了综述,再看提及的论文,发现“切,这个做的并不好,忽略了......的条件”。突然觉得自己也很牛逼,哈哈~~

看大牛的综述真的是一种如沐春风般的体验,像与一个拥有盖世神功的大侠面对面交流武功心得一样,你会零距离的感受道他对一项研究深度的认知和思考,时常感叹思考的差距怎么会那么大!,时常会为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而感到苦恼,又时常为自己接触到最顶级的思考而感到欣喜。感觉自己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

本期的综述速递就这里了,如果有感兴趣的文章记得点击文中的链接详细阅读。第一期综述速递只选取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的最新综述,后面同一期的推送会包含nature、science、lancet等多个杂志的最新综述,如果你看到什么有趣的综述也可以留言,下期小编分享给大家。希望综述速递推送哪方面的文章?每期推送多少篇?有什么意见都可以留言哦。喜欢这种推送方式请点赞留言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