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基黄其学名和中药名称叫地耳草,是藤黄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田基黄是其别名,也是民间的叫法。因为其主要生长于田间的基埂上,在这个季节正在开着黄色的小花,故此得名。江浙一带作为水稻的主产区,阡陌纵横,在农村自然随处可见田基黄的身影。 田基黄的植株比较纤细有四纵棱,一般只有10-30厘米高,茎单生或少量簇生,多直立生长,茎比较纤细,叶片也比较小,通常只有0.5*0.5厘米大小,呈椭圆形,叶对生在茎上,无叶柄,除1-2根主脉侧脉外,也无明显的网脉,6-7月开黄色的小花。常记得小时候的夏天会经常在田间拔取这种草药,洗净晒干后卖于药材收购站换取点零钱。如今,药师办公室外的天台绿化地里,一片田基黄正在绽放着黄色的小花。 田基黄,其性苦,凉。主要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肝炎,痈肿疮毒、肺痈、肠痈,跌打损伤,也可用于治疗蛇咬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