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用到的光线主要由两个特性决定:光强和颜色。光强的分布决定了成像的黑白色调,这要由曝光来控制。成像的颜色表现则由白平衡(也叫色彩平衡)来决定。要想成像正确地反映出场景中光的颜色(或者根据摄影者的意图来表现颜色),就需要设置正确的或合适的白平衡。白平衡既可以在相机中设置,也可以在拍摄之后通过后期处理来调控。有时后期处理有更大的灵活性。 除了强度和颜色,光线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偏振。现在的相机无法记录光线的偏振信息,对光线偏振的控制只能通过使用偏振镜来完成。 在摄影中,光的颜色通常用“色温”来表示:红色的光(暖色调)具有较低的温度,蓝色的光(冷色调)具有较高的温度。注意,色温越高,颜色越偏冷;色温越低,颜色越偏暖。尽管这似乎和直觉相悖(温度高了反而会冷),这和我们通常对颜色的冷暖感觉是一致的。下图给出了颜色和色温的对应关系: 所以,白平衡一般由场景中光线的色温来决定。所谓设置白平衡,就是告诉相机光线的色温,相机会根据色温来表现颜色。下表给出一些常见光源的色温: 蜡烛和油灯: 2000K 室内照明白炽灯: 2900K 日出和日落时的光线: 3100K 摄影室的钨丝灯: 3200K 摄影室的泛光灯: 3400K 早晨和傍晚的阳光: 3800K 中午的日光/电子闪光灯: 5500K 阴天: 7000K 晴天: 10000K 在阴影中晴天的反光: 16000K 一般的数码相机都设有白平衡选项。比如尼康D700的白平衡有如下选项: 自动白平衡(AWB)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如果取景器的画框中有白色(或中性灰)部分,自动白平衡的效果较好。如果自动白平衡的效果不好,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它白平衡选项,甚至可以手动输入色温的数值(如果相机有这个功能)。更精确的白平衡校准可以通过使用没有颜色的白卡或者18%灰卡来实现(或者使用色温计来测量场景的色温,然后输入相机)。如果拍摄的画面中正好有一部分是白色或者中性灰色,则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来校准白平衡,比如下图: 实际上,解决白平衡最方便而又准确的办法是拍摄的时候用RAW格式存储照片,在后期制作中精细设置和调节白平衡。当使用RAW文件存储图像的时候,影像传感器记录到的所有信息被保存下来,对影像不做任何调制--包括白平衡。所有调至都留到后期。 RAW文件不仅允许使用更宽广的色温来设置白平衡,还可以通过调节green-magenta shift(绿-洋红阶调移动)来调制白平衡。当多种光源混合的时候,光线复杂往往不能用一个色温来描述,色彩出现绿色或洋红色的色偏,这个时候绿-洋红滑块就有用了。比如街灯往往是日光灯、钠蒸汽灯、水银蒸汽灯和白只灯的混合,其主要颜色偏绿。 通过RAW文件来做白平衡简单迅速,而且精确。既可以通过调节色温和green-magenta shift来调节白平衡,也可以选择图像中的一个中性色块(白色或中性灰)来校准白平衡。即使只有一张照片中含有中性色块,也可以用它校准白平衡并把得到的白平衡设置保存下来,然后应用于同样光线条件下的所有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