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杜甫去旅行(18):译杜甫纪行诗《龙门阁》

 人在旅途的Gao 2019-07-12

        杜甫自同谷到成都十二首纪行诗的第六首《龙门阁》,是行进在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内的明月峡古栈道时所作。“明月峡”在明清以前称“朝天峡”,名称是来自峡北口的朝天镇(朝天驿),而“朝天”的名称据说来自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奔蜀,一年多后,唐肃宗收复长安又迎回父亲,蜀中百官曾于此地迎送、朝拜天子唐玄宗,为之纪念而将原“飞霞镇”改名。此事发生在杜甫过此地的二年前,大概当时“朝天”的名称还未传开,否则以杜甫的品性,一定会在诗中有所描述。
《龙门阁》
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
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
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
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
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
饱闻经瞿唐,足见度大庾。
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
自译:
江水清冽下龙门,两岸绝壁无尺土。
飒飒长风驾高浪,浩浩奔流自太古。
危险栈路崖间盘,仰望阁底垂线柱。
石滑难攀谁开凿,悬梁空架互相扶。
头眩脚颤眼冒花,风吹雨打艰难度。
性命攸关不敢料,小心一坠鬼门入。
饱闻瞿唐峡艰难,足见大庾岭险阻。
此生所历险众多,心生恐惧从此数。
        杜甫过了七盘关,沿金牛道一路前行,来到了蜀道咽喉、川北门户的这处著名关隘。之所以称“龙门阁”,显然是以这里的峡谷地貌来命名。只见两山高耸夹峙,如同门阙一般,中有江河,这在中国古代常常称为“龙门”。杜甫来到此栈道下,眼见悬崖峭壁上用木梁支撑起来的道路,危危颤颤,这让他觉得此处比起一路来走过的其他地方都要艰险得多。
        在今明月峡古栈道景区东约五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龙门阁·雪溪洞的旅游景点,雪溪洞为一处地下溶洞景观,在它的对面山坡上,有称为“龙门洞”的天然洞穴,金牛古道以及后来的老川陕公路都从洞穴上面的半山腰通过,被称为“龙洞背”,道路也是十分艰险。一直以来,人们把这里说成杜甫《龙门阁》所描绘的地方,但显然跟诗的内容是不符的。

杜甫同谷至成都十二首纪行诗的写作地点(前七首)。

杜甫从七盘关至朝天镇明月峡栈道的路线。

明月峡地区卫星图(明月峡被称为交通博物馆)。

明月峡的地貌(杜甫诗句:“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

明月峡的地貌(杜甫诗句:“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月峡栈道的局部(杜甫诗句:“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

明月峡栈道的局部(杜甫诗句:“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

明月峡栈道的上方是1936年建成的老川陕公路。

老川陕公路最险要的地方“老虎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