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内经」灵枢·第五十篇 论勇

 峨眉佛光 2019-07-12

「学习内经」灵枢·第五十篇 论勇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论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

【翻译】黄帝问少俞道:假如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行为举止一样,共同行走或是站立,年龄大小一致,穿着衣服的。厚薄也相同。可是,突然遇到狂风暴雨等异常气候变化,有人生病,有人不生病,有时都发病,有时都不发病,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少俞曰:帝问何急?

【翻译】少俞回答说:您想先了解哪方面的情况呢?

【原文】黄帝曰:愿尽闻之。

【翻译】黄帝说:所有的问题我都想知道。

【原文】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翻译】少俞说:春季吹的是温风,夏季是热风,秋季是凉风,冬季是寒风。因为在四季分别感受不同风邪,所以发生疾病时就会有不同的证候。

【原文】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

【翻译】黄帝问:四季不同的风邪分别侵袭人体,病人感受风邪会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

【翻译】少俞回答说:面色黄、皮肤薄、肌肉柔弱的人,脾气不足,经受不住春季风邪的侵袭;面色白、皮肤薄、肌肉柔弱的人;肺气不足,经受不住夏季风邪的侵袭;面色青、皮肤薄,肌肉柔弱的人,肝气不足,经受不住秋季风邪的侵袭。面色赤、皮肤薄、肌肉柔弱的人,心气不足,经受不住冬季风邪的侵袭。

【原文】黄帝曰;黑色不病乎?

【翻译】黄帝问:面色黑的人,就不会感受风邪而发生疾病吗?

【原文】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内皆然,乃病。

【翻译】少俞答:面色黑而皮肤厚、肌肉坚实的人,肾气充盛,当然不会遭受风邪的侵袭。如果皮肤薄、肌肉不坚实、面色又不是始终保持黑色的人,到了长夏而感受风邪就会发生疾病。如果面色黑、皮肤厚、肌肉坚实者,即使在长夏遇到风邪,也不会发生疾病。面色黑、皮肤厚、肌肉坚实的人一定是寒邪已侵入体内,又感受风邪,外邪与内邪相结合才会生病。

【原文】黄帝曰:善。

【翻译】黄帝说:讲得好。

【原文】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盻,恐不能言,失气,惊,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也,不知其合由,愿闻其故。

【翻译】黄帝问道:人体能否忍受疼痛,不是根据性格勇敢与怯懦来区分的。性格勇敢而不能忍耐疼痛者,遇到危难时可以挺身向前,可是感到疼痛时就会退缩不前;性格怯懦而能忍耐疼痛者,听到危难的事情就惊恐不安,遇到疼痛却能忍受而不动摇。勇敢而又能忍耐疼痛者,遇到危难不恐惧,碰到疼痛也能忍受。怯懦又不能耐受疼痛者,遇到危难和疼痛,就吓得头晕眼花,顔色变更,侧头而不敢正视,话也不敢说等表现出心神散乱,痛得死去活来。我看到这些情况,不知是什么原因,想了解一下其中的道理。

【原文】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翻译】少俞回答说:能否忍耐疼痛,是根据皮肤的厚与薄,肌肉的坚实与脆弱,以及纵缓与紧密的不同,不是根据性格的勇敢和怯懦来区分。

【原文】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

【翻译】黄帝问:我想了解人体性格的勇敢和怯懦,是从哪些形式表现出来的。

【原文】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翻译】少俞回答说:勇敢的人,两目凹陷而目光坚定,眉毛竖起而长直,皮肤肌肉的纹理是横向的,心脏端正而向下垂直,肝脏大而坚实,胆囊充盈而增大。发怒时,怒气充满胸中而胸廓张大,肝气上升而胆气横溢,眼睛瞪得很大,目光逼人,毛发竖起,面色铁青等,这就是勇敢人的表现。

【原文】黄帝曰:愿闻怯士之所由然。

【翻译】黄帝又问:性格怯懦的人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原文】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翻译】少俞回答说:怯懦的人,眼睛虽然很大却不凹陷,阴阳气血不协调,皮肤肌肉的纹理是竖向的,胸骨剑突短小,肝系松弛,胆囊不充盈,肠胃挺直,胁下空软,即使发怒时,怒气也不能充满胸中,肝肺虽然因怒气而暂时上举,但是随着怒气的衰减,肝肺又重新下降,所以不能长时间地发怒,这就是怯懦人的表现。

【原文】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

【翻译】黄帝问:懦的人喝了酒以后发怒时与勇敢的人相似,是哪些脏腑发挥作用使他这样呢?

【原文】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剽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翻译】少俞回答说酒是水谷的精华,由谷类酿造而成的液体,性质迅猛滑利。酒人胃后使胃胀大,气机上逆,壅滞胸中,使肝气上升,胆汁横逆。饮酒后,他的行为当然与勇敢的人相同,但是等到酒醒气衰以后,自己就会感到懊悔。这种人的表现虽然与勇敢的人非常相似,并不是有意识地按照勇敢人的行为去做,是酒在体内起的作用,所以称为酒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