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里最需要养生的一天来了

 华北老狼 2019-07-12

今日入伏,头伏第一天。

我们都听过民间谚语: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伏”又称“长夏”。

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

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春、夏、秋、冬四季被冠以木、火、金、水。

由秋到冬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自然循环。

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

就要潜伏一段时间,

“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

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

有利于阳气的吸收和阴寒的祛除。

而入伏为庚日,又与肺金有关,

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故此时通过补阳、驱寒等保健和治疗,

就能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

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关键词:养阳    

《黄帝内经》中说炎热的夏季要: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就是说夏天不要一味地躲避阳光。

我们的阳气,其实是太阳所赐予的。

《黄帝内经》中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

没有它就没有生命。

而三伏天,一年最强的阳能全部倾泻而出,

花草树木都枝繁叶茂,

人体的气血也最是充沛,

正是养阳气的好时机。

养阳好方法——晒背

人体后背的督脉,是阳气的生发之源,

三伏天晒背,就像是给人体“充电”。

而后背的膀胱经,则是排毒的重要通道,

三伏天晒背,就像是清理排污通道。

养阳好方法——艾灸

三伏灸大家都了解。

艾灸就相当于小太阳,

能够温经通络,益气助阳。

三伏灸也首选背部,比如:

大椎、肺俞、心俞、脾俞、三焦俞、

胃俞、肾俞、八髎、命门等。

胸腹部可选:

中脘、神阙、关元等。

四肢可选:

足三里、涌泉等。

    三伏关键词:排湿寒    

随着岁月增长,寒气容易在人体内沉积,

冬天治疗寒症无异于雨天晒衣服,

是很难达到效果的。

而夏天的时候,积寒会躲在膀胱经和关节处,

容易被赶出来。

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来治疗寒性疾病,

从而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排湿寒好方法——刮痧、拔罐

刮痧、拔罐,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排除体内毒素、逐寒祛湿等功效。

三伏天是一年里最容易祛湿寒的时节,

千万别错过!

刮痧、拔罐排湿寒,主要就是颈部和背部,

重点是督脉和膀胱经

当然,如果能找专业中医师对症诊治,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排湿寒好方法——运动

动则生阳,三伏天适量运动,

通过出汗就能排出体内湿寒。

在极端天气下锻炼,

不仅可以增大对身体的负荷,

还能够磨炼意志。

在三伏天的炎热气温下练习,

也可以根治一些在冬季积成的旧患。

但是,三伏天运动要预防中暑,

尽量选择早晨和傍晚没有阳光直射的时候,

或阴凉、通风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避开风口,以防风邪。

同时,一定要注意运动过程中少量多次补水。

但是,谨记谨记,

千万别喝冷饮及碳酸饮料等对身体无益的饮品。

    三伏关键词:防寒    

你没看错,三伏天更要防寒。

这个寒绝大多数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比如:过分的吹空调、风扇,

睡地板,睡在室外有风的地方,

吃冰激凌,喝冷饮……

三伏天是一年里养阳气的最好时间,

这时身体是呈开放的状态

实际上寒湿更容易进入人体。

所以,三伏天更要防寒。

有人说,三伏期间,

要想坐月子一样养护身体,

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虽然今天西安的天阴蒙蒙的,

太阳也看不见,完全没有三伏天该有的明媚,

晒背是无法实现的了,

但,我们可做的还有很多:

吃一顿元气满满的早餐,

午休时好好精心睡一觉,

早点下班,去找中医师好好刮个痧、拔个罐,

或者回家美美地享受艾灸的温暖……

享受夏日天地间充沛的能量和生活的小小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