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大难题时,我们通常一筹莫展,而圣人却能应变不穷,为何?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7-12

我们凡夫俗子,平常遇到一些小问题,一些小困难,这些问题困难的数量少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冷静下来,一个个的来解决。

可是,当这些小问题小困难突然一时多了起来,我们往往就会忙得手忙脚乱,甚至有时候就像被当头一棒打过来一样,我们顿时就失去了思绪,对着这些小问题小困难就只能干瞪眼了。

而圣人则不同,他们即使遇到一堆大问题大困难时,他们处理这些庞然大物,也能像庖丁解牛般做到游刃有余,在举手投足之间,他们就能轻轻松松的把这些大困难大问题给解决了。

这就是圣人和我们凡夫俗子的差别!

遇到大难题时,我们通常一筹莫展,而圣人却能应变不穷,为何?

其实有关于这一个问题,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早就解答过了,当年王阳明的弟子陆澄问过王阳明先生这样的问题,当年陆澄是这样问先生的:“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王阳明先生回答说:“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看,王阳明回答得多高明!他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如何能预先就有解决的办法呢?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圣人的心就如同一块明镜一般,而我们凡夫俗子的心早已被私欲和红尘给蒙得昏暗了,遇到事情来到之时,我们的心不能像圣人的心那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照得个清楚。

相比之下,我们遇到大难题时,我们通常一筹莫展,而圣人却能应变不穷,这就是根本的问题,圣人的心如明镜般能“照物”,能看出问题的所在,从问题之中理出哪是问题的根部哪是问题的枝叶?

而我们凡夫俗子往往则做不到这样,我们往往会错把问题的枝叶当成了问题的根部,结果是剪不断理还乱,而圣人则不同,礼乐失传,作为圣人的周公却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制礼作乐,以文天下。

还有,圣人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这就是圣人能做到的,而我们凡夫俗子做不到的事情,鉴于此,王阳明先生还给我们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困难最明智的办法,那就是,学习者须有一个明确的工夫,学习者只患这心不够明亮,只要把心磨得明亮了,就不必担心不能穷究事物的变化,我们也就能学到圣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