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名相寇准的《六悔铭》,牢牢记住不吃亏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9-07-13

北宋名相寇准的《六悔铭》,牢牢记住不吃亏

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了无数的优秀文化成果。我生长在农村,读中小学的时候,虽然算是用功,但是大部分知识是从教材得来的,还有许多知识从未接触。有些传统文化知识虽然在教材上见过,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客观实际,对那部分知识并没有过多关注。比如《滕王阁序》这样闪耀古今的杰出作品,高中时代也就是当成任务去背了几段,然而直到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了这篇文章的魅力。英语耽误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如果当年不花太多时间学英语,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肯定会更深更透。

前不久,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了一篇关于北宋名臣寇准的《六悔铭》,这篇文章早年接触过,但当时没有太在意,此番人到中年再次认真阅读,感慨万千,当即让我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朗读背诵。小孩子背这样的短文很快,背完之后我才跟他讲其中的道理。以儿子这个年龄,我讲了以后,他也不可能一下之就入脑入心,但是言传身教、从小熏陶,却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寇准曾经在辽国萧太后率军入侵时,极力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帮助宋真宗在澶渊城(今河南濮阳)下挡住了辽国20万大军的进攻,并最终签订宋辽和好的《澶渊之盟》,寇准是个能文能武的治世能臣。

北宋名相寇准的《六悔铭》,牢牢记住不吃亏

我们来看看寇准的《六悔铭》原文:

富不俭用,贫时悔。艺不少学,过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

官行私曲,失时悔。醉发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就是六句话。

第一句:富不俭用,贫时悔。

富裕的时候,不知道节省,将财货挥霍,等到财富尽了的时候,必然后悔。这样的案例自古及今,不胜枚举,清代人写的《桃花扇》有句名言: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今,炫富的,钟鸣鼎食的,以奢侈为荣的,不少。但是,多少人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财富没了,人也可能没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应当是以奢华浪费为荣,钱多钱少,正常过日子,不能因为钱多了,就暴殄天物了,就浪费粮食。财富一旦失去,要想东山再起,可能就难了,甚至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努力。

北宋名相寇准的《六悔铭》,牢牢记住不吃亏

第二句:艺不少学,过时悔。

年轻的时候,正是学习的时候。颜真卿有句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人在少年的时候不懂这些道理,即使懂了也很难自觉行动,需要长辈、家长的督促。我们常常听到许多人说,后悔当年不读书,要不然今天的会生活的更好。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呢?青少年时代就要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要立志,立鸿鹄志,养成学习好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能力在手,就是好手艺,不愁没有立身之所。

第三句:见事不学,用时悔。俗话说,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遇见许多新问题,会看到别人的解决方案,比如看别人换汽车轮胎。你不借机会学习,一旦自己遇到相同的问题,就是束手无策。不是说,什么事情都要学,术业有专攻,一些专业领域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事事学会,但是,和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和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事情,就应该主动学,不能处处依靠别人,不然自己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北宋名相寇准的《六悔铭》,牢牢记住不吃亏

第四句:官行私曲,失时悔。

当官的结党营私,蝇营狗苟,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来日东窗事发,失去官位,失去人身自由,甚至失去生命的时候,后悔还来得及吗?我们经常看到官员在监狱里写的悔过书,哪个不是后悔的痛苦流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是你自己的,拿来为人民谋福利,你不但平安无事,而且还会积福报,泽被子孙后代。拿来谋私利,最终都要遭遇惩罚,要加倍偿还。陈毅元帅曾说:手莫伸,伸必被捉。没出事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是大道理,等出了事,才追悔莫及。

第五句:醉发狂言,醒时悔。

喝酒不节制,喝多了醉了,口出狂言。以前看过这一句话,喝酒前清醒的时候,跟别人介绍自己是北京的;喝多了醉了的时候,跟别人吹牛北京是自己的。爱喝酒的人不少,但是要节制,偶尔喝多吹吹小牛,朋友可能还能理解,如果经常喝多乱说话,朋友都会讨厌你。

北宋名相寇准的《六悔铭》,牢牢记住不吃亏

第六句:安不将息,病时悔。

身体好的时候不爱惜自己,以为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身,熬夜喝酒,熬夜打游戏,过渡熬夜加班,对自己的身体各种不爱惜,各种糟蹋,一旦得病了,必然后悔,如果得的是不治之症,后悔又有什么用呢?比如,多少人年轻的时滥交,得了艾滋病,如何是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快乐生活本钱,要好好珍惜、爱惜,身体一旦失去,将不复再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