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蚂蚁搬典 (12 )

 爱雅阁 2019-07-13
楚人咻
楚国有一位大夫,叫一位齐人来教他的儿子学齐语,但周围都是楚人的咻(喧哗)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这怎么能学得好呢?见《(孟子·膝文公下>。后以“楚人咻”比喻势单力弱,不能取得成效。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百工居肆欲其专也,楚人咻,喻其散也。”
楚弓楚得
相传春秋时,楚恭王外出打猎,回来时不慎把弓丢掉了,侍从们请求去寻找,恭王说:“楚王丢了弓,楚人得到,又何必去寻呢?“见《(孔子家语·好生》、《吕氏春秋·贵公》。后以“楚弓楚得”比喻丢失的东西为自己人所得,利未外流。《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这个东西送上门来,楚弓楚得,岂有再容他已来复去的理?”亦作“楚得楚弓”、“楚弓得丧”、“楚弓复得”。明苏复之《(金印记·金钗典卖》:“喜楚得楚弓,免被旁人笑。”明梅鼎祚《玉合记·拒间>:“辅车相依,况总是楚弓得丧。”清俞樾《舂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楚江萍
相传春秋时,楚昭王在一次过江时,发现江中有一物大如斗,昭王不知何物,便派使者去请教孔子。孔子说是萍实,剖开来可以吃,只有成霸业的君王才能得到它。见<孔子家语·致恩》。又见汉刘向《说苑·辨物》。后以“楚江萍”指吉祥难得之物,也指味美的果实。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文王日俭德,俊义始盈庭。荣华贵少壮,岂食楚江萍。”亦作“楚萍”、“楚江萍实”。唐杜甫《独坐二首》:“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清钱谦益<柳枝》诗之十:“楚江萍实大如斗,好是蟠桃结子时。”
楚奏
春秋时,楚国人钟仪被郑国作为俘虏献给晋国,晋侯叫他奏琴,钟仪所奏之曲都是楚国之音。晋大臣范文子说,钟仪是“乐操土风,不忘旧也”。见<左传·成公七年》。后以“楚奏”指楚地音乐,含有思乡之意。唐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明高启《师山周君客濠上恩归未得因画旧隐图求予赋诗》:“几年留客合,千里念家山……楚奏无穷意,相忘赖此间。”亦作“楚音”。宋苏轼《和方南圭
寄迓周文之》之三:“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参见“南冠”。
楚筵辞
西汉楚王刘戊的祖父楚元王刘交,对经学家穆生很尊敬。穆生不喝酒,每有宴席,都要为他备甜酒(叫“设醴”)。刘戊即位后,也照常这样。但有一次偶然忘了,穆生说:“甜酒不备,是王不再尊重我们,如不离去,将会遭祸。”于是托病而去。见((汉书·楚元王传)。后以“楚筵辞醴”表示待客简慢或遭主人冷待。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楚囊之情
春秋时,楚国令尹子囊率军讨伐吴国,大败而归,临死时对继任的令尹子庚说:“无论如何要在郢地筑城。”当时的
人都称赞子囊的忠心,将死不忘卫社稷。见<左传·襄公十四年》。后以“楚囊之情”指爱国之心。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临危审正,载惟话言,楚囊之情,惟几而弥固。”
槐花黄
唐代在长安的举子,自六月以后,落第者不回家,多借京中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习业作文,直到七月献上新作的文章。时逢槐花正黄。见唐李淖((秦中岁时记》。后以“槐花黄”指举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时节。清黄遵宪《寄四弟》诗:“今年槐花黄,挂帆来广州。”亦作“槐黄”。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明年槐黄举子忙,呦呦鹿鸣谐笙簧。”
雷陈
东汉时,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为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为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于是,乡里人编了谣语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见<后汉书·陈重传))。后以“雷陈”为交情深厚的典故。唐武少仪《和权载之离合诗>:“雷陈美交契,雨雪音尘继。恩顾各飞翔,因诗睹瑰丽。”
雷轰荐福碑
传说,宋代时范仲淹在饶州任太守时,有一自称是“世上最贫寒”的书生来拜访。当时欧阳询的荐福碑很值钱,范仲淹想给这个书生拓一千本,让其拿去糊口。纸墨笔都已备好,不料前一天夜里一阵雷雨过后,碑被雷击碎了。后以“雷轰荐福碑”比喻穷困而时运不好。《警世通言·钝秀才·朝交泰)》:“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亦作“雷轰碑字残”。明周履清《锦笺记·昼锦》:“本待个风便归程趱,到讨得个雷轰碑字残。”
虞延期
东汉虞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在任细阳县令时,对囚犯注重感化,每逢岁时伏腊,放他们回家团聚。囚犯们感其恩
德,都能按时回狱,连回家后病重的也不例外。后以“虞延克期”用为典故。见《后汉书·虞延传》。五代李瀚《蒙求》:“虞延克期,盛吉垂泣。豫让吞炭,钽触槐。”
虞卿双璧



战国时,游说之士虞卿,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赵王时赵王赐给他一些黄金和一双白璧,第二次见的时候赵王就拜他为赵国上卿。见《(史记·虞卿列传》。后以“虞卿双璧”用为贤才受到赏识的典故。唐杜牧《(怀钟陵旧游四首》诗:“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亦作“虞卿白璧”。唐杜牧《(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郭隗黄金峻,虞卿白壁鲜。”
虞翻榻
三国时吴国的经学家虞翻,少好学,曾在吴主孙策处为小吏。虽然官不大,但很得孙策的赏识和器重。孙策还特地为他准备一张坐榻,供其讲学时用。见《(太平寰宇记>卷九六引《(越州会稽志》。后以“虞翻榻”用为尊贤重学的典故。清李邺嗣《会稽怀古》诗之六:“怀人欲设虞翻榻,絮酒先投梅福祠。”亦作“虞生榻”。清李邺嗣《(赠公狄先生》诗之三:“客借虞生榻,人投皋伯家。”
睡仙
传说唐宣宗大中末年,夏侯隐漫游在茅山和天台山之间,只携带着布囊竹杖。他登山渡水时,能在行进中闭目睡觉,和他同行的人可以听到他打鼾的声音。然
而他行进的步伐却无差错,脚也不会被绊,一到达目的地立即就醒,时人称他为“睡仙”。见《类说》卷三引南唐沈汾《续仙传))。后以“睡仙”称闲散而常高卧的人。宋陆游《醉眠曲》:“金丹九转顾未暇,且向人间称睡仙。”
照乘珠
战国时魏惠王(即梁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平陆,夸耀魏国藏有宝珠,夜晚能照亮前后十二乘车。齐威王听后不动声色地说:“我的宝与你不同,齐国有贤臣,安邦治国,能光照千里,何止十二乘呢?”惠王听后非常惭愧。见《史记·田敬仲完
世家>。乘,一车四马。后以“照乘珠”指宝珠,亦喻贵人、杰出人才。唐钱众仲《
玉壶冰》诗:“色莹连城璧,形分照乘珠。”独孤良器《:赋得沉珠于泉))诗:“皎洁沉泉水,荧煌照乘珠。”亦作“照乘宝”,“照乘”
愚公谷l  相传春秋时齐桓公外出打猎,走到一陌生的山谷之中,遇一老翁,便问:“这是什么山谷?”老翁回答说:“是愚公谷。”桓公又问:“何故用此名?”老翁说:“是因为我的缘故。”桓公不解。老翁平静地解释说:“我曾养过一头母牛,生了一头小牛,长大后卖掉,买了·一匹小马。有个少年对我说:‘牛不能生马。’就硬把马牵走了。邻居知道后都笑我愚蠢,就把这里叫做愚公谷。”其实,这老人是一位隐士。见汉刘向《(说苑·政理)。后以“愚公谷”指隐居或与人无争的地方。唐王维《过崔驸马山池》诗:“闻道高阳会,愚公谷正愚。”亦作“愚谷”。唐温庭筠((送洛南李主簿》诗:“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嵩岳三呼
西汉元封元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巡游嵩山时置崇高县。当他登上嵩山之巅时,吏卒们听到了三次大呼“万岁”的声音,相传为山神所呼。见<汉书·武帝纪》。后以。嵩岳三呼”为向皇帝的祝倾之辞。元赵孟俯((万年欢>:。鸣鞘静,嵩岳三呼,万岁声震如雷。”
辞甲第
西汉时大将军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善骑射。因其屡建奇功,汉武帝要为他修建一所府第,他辞谢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后以“辞甲第”用为公而忘私的典故。唐王维《(燕支行》:“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亦作“辞第”。唐李峤《(奉和幸望春富送朔方总管张仁直》诗:“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
辞州选一钱
东汉刘宠任会稽太守,廉洁奉公,离任时,山阴县有五位老人每人送他一百钱为他送行,刘宠难拂众意,只受每人一钱。出了地界后,把钱投入江中。老百姓美其名日:“一钱太守”。见<后汉书·刘宠传》。后以“辞州选一钱”用为官吏廉洁的典故。唐司空曙《(送严使君游山》诗:“家楚依三户,辞州选一钱。酒杯同寄世,客棹任销年。”
鼠璞
相传战国时,郑国人称未洗出的玉为璞,周地人却称老鼠为璞。有一次,周地人问郑国人要不要买璞,回答说要买,结果拿出来的是老鼠,郑国人笑着谢绝了。见((尹文子·大道下》。后以“鼠璞”
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宋张孝祥((次江州王知府皮坚韵》诗之五:“连城鼠璞不足唾,千金敝帚谁能酬?”亦作“鼠朴”。朴,同“璞”。宋陆游《述怀》诗:“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清乾隆《题汉玉璜))御制诗:“千年出鼠朴,丙夜射虹光。”
鼠壤蔬
传说古时有个名叫士成绮的人,常常听到有人称赞老子,觉得很好奇,于是远道去拜访老子,他说:“今吾观子非圣人也,鼠壤有余蔬而弃妹,不仁也!生熟不尽于前,而积敛无崖。”老子漠然没有应声。足见聚敛很多,贮藏很富。见<庄子·天道》。后以“鼠壤蔬”讽刺徒有清廉之名的权贵。清蒋士铨《述怀》诗:“三年穷到无锥立,惭愧先生鼠壤蔬。”马一浮《虏
据杭州时,多毁人居宅,以为棺椁炊薪,今还乡者苦无屋,而第宅之仅存者又为军人所占。乡人书来言之如此,有感而作三首》之三:“上德犹余鼠壤蔬,深山黄独少人锄。”亦作“鼠壤”。黄人《(祝心渊望岳图》诗:“纷纷鼠壤饰高名,恨不风吹作平地。”
衙官屈宋



唐时人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他曾自夸说:“我的文章应得屈原、宋玉来做属下,我的书法,连王羲之也得北面事我。”见((新唐书·杜审言传》。后以“衙官屈宋”用为称赞别人的文采。《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猿鹤虫沙
相传周穆王领兵南征,全军将士都变化为异物,君子化为猿、化为鹤,小人化为虫、化为沙。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后以“猿鹤虫沙”指死于战乱的人。刘复((癸丑初闻南北战争感赋》:“莫嫌歌哭太无端,猿鹤虫沙幻百般。”茅盾《桂枝香·刺霸》词:“万事人间竞冲激,问猿鹤虫沙,何喜何戚。”亦作“猿鹤沙虫”。清杨观潮《吟风阁杂剧一下江南曹彬誓众》:“忍下得咸阳一炬里变焦斤,猿鹤沙虫满地愁。”
置水之清
古时有个叫赵琰的人,字叔起,官至青州刺史。他在公堂前放着一个大水缸,里面装满水。凡是有写来拜托他通融的
书信,他一概都丢进水里,不予理睬。又晋代人孔翊,洁身守礼,官洛阳令,也在公堂前放一口水缸,收到那些请托的信,看也不看,就投进水里。见(艺文类聚》卷五十引<华阳国志》与卷五十八引<鲁国先贤传》。后以“置水之清”用为清正之官不徇私情的典故,亦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置水之清必励,则人必敬。”亦作“置水”、“置水之情”。北周庾信《(丘乃敦崇传》:“清不置水,明非举烛。”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尽任棠置水之情,弘郭汲待期之信。”
置铅击筑
荆轲刺秦王未成而死,其友高渐离以善击筑(乐器)著名,秦王弄瞎了他的眼睛,从此放心让他击筑。高渐离在筑的中
空灌铅,在秦王听击筑着迷不留意时,奋起用灌铅的筑击打秦王,不中被杀。见《史记·刺客列传》。后以“置铅击筑”指报仇行刺。明张凤翼《(红拂记·同调相怜》:“分明是置铅击筑,鱼腹藏刀,狙击沙中巧。”亦作“置铅”。唐李白《结袜子》诗:“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催租断句
宋时人谢无逸向友人潘大临函求最新诗作,潘复信说,秋天的景物,处处都是佳句,可惜被俗气所遮。昨天听窗外风雨声,题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正要往下写时,被突然而至的催租吏打断了兴致,再也找不到感觉续上了,只有这一句寄上。见宋惠洪《(冷斋诗话》卷四。后以“催租断句”指为俗事败了诗兴。宋刘辰翁((金缕曲·九日即事》词:“未怪是,催租断句,寂寞午鸡啼三四,悄老人,桥上前期误。”
腹背毛
春秋时的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有一次在船上慨叹得不到贤士。撑船的古乘对他说:“珠玉无足,能
够不远千里而来,是由于人们爱好它。贤士有足而不来,是因为你不好士的缘故。”赵简子说:“我有门客干人,待他们很好,怎能说我不好士呢?”古乘说:“鸿鹄高飞,靠的是翅膀,至于腹背上的毛,多一点少一点,同飞的高低没有关系。不知你的门客千人是翅膀呢,还是腹背上的毛。”见汉刘向((说苑·尊贤))。后以“腹背毛”喻指不堪大用的凡才。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平公>诗:“能知翼戴穹苍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腹笥
东汉时人边韶,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有几百学生。一日,他白昼假寐,弟子调笑他道:“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立即睁开眼睛说:“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
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边韶自称他的大腹是盛五经的书箱。见《后汉书·边韶传》。后因称腹中才学为“腹笥”。也用此典故戏谑腹大或昼寝。宋无名氏<剔银灯》词:“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后。”亦作“腹笥便便”。明王思任《(<啜墨阁近稿>序》:“无论其腹笥便便,千古自贮,即其豁鼻卷须,戟如猬插,亦时时有老骥伏枥之意。”
鲇鱼上竹竿
宋代诗人梅尧臣,字俞圣,仕途不得意,晚年参加编写《新唐书>。他对妻子说:“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妻子刁氏安慰他说:“君子仕宦,可谓鲇鱼上竹竿耶?”见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鲇鱼黏滑无鳞,很难缘竿而上。后以“鲇鱼上竹竿”比喻上升艰难。清尤侗((哭亡妇曹孺人诗》之二九:“鹿门偕隐劝休官,岂笑鲇鱼上竹竿。”亦作“鲇鱼上竹”。宋张铽《(水龙吟))词:“许多时打哄,鲇鱼上竹,被人弄,知多少。”《修神传》:“郑志明瞧见这种鲇鱼上竹,痛之甚深的结果,顿时气急败坏。”
猢狲入布袋



北宋梅圣俞是个有名的学者和诗人,为人澹泊,不追求功名利禄,和老妻两人居住在乡村里,读书、写文章,和邻居谈谈说说,觉得很自在,三十年没做一官半职。可是他有学问的名气很大,连皇帝也知道梅圣俞是个品学皆优的人,因此特地下圣旨,召他到京城去修《唐书》。他心里不愿意却又不敢违抗皇帝的任命,于是叹着气对妻子说:“我这一去,真可说是‘猢狲入布袋’了。”(猴子是好动的,被塞进布袋该多难受?)他妻子也笑道:“怪不得你做官,像鲇鱼爬竹竿一样,一直都爬不上去!”人们都认为,猢狲入布袋和鲇鱼上钓竿是绝好的对子。
后来人们用“猢狲入布袋”来比喻野性受到约束,十分不情愿。
触鹿
晋代人许孜,字季义,东阳吴宁人也。孝友恭让,敏而好学。父母双亡,建父母之墓于东山,自己负土成坟,经常宿于墓所,所植的松柏绵亘至五六里。有一天,一只鹿撞倒他新栽的松树,他悲叹说:“鹿,独不念我乎!”第二天,见鹿为猛兽所杀,就死在触松之处。许孜怅惋不已,将鹿妥善埋葬。不久,杀鹿的猛兽即在许孜面前自扑而死。许孜更为叹息,又将猛兽埋好。从那以后,树木滋茂,没有禽兽侵犯。见((晋书·许孜传>。后以“触鹿”用为孝感的典故。宋苏轼(《同年程德林求先坟二诗·思成堂》:“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解衣推食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汉高祖刘邦器重韩信,授予他上将军印,并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将好菜好饭让给他吃。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被韩信拒绝。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以“解衣推食”形容对人深切关怀。明凌潆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甚。”亦作“解衣”。唐李端《题故将军庄》:“唯有老身如刻画,犹期圣主解衣看。”
廉石
三国时陆绩,字公纪,吴县人,在孙权治下任郁林太守,为官清廉,不义之财,一毫不取,辞官归乡时船轻不能越海,乃取石压船,号“郁林石”,人称“廉石”。见<新唐书·陆龟蒙传》。后以“廉石”为做官清廉的典故。清钱谦益《(父时霖
加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之寒毡未改,门庭寂若,传家之廉石犹新。
廉颇客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在仕途上一度失势,手下的门客,也离他而去。后来廉颇重掌兵权,这些门客又纷纷回来,廉颇怒,叫他们走,他们却说:“如今天下人都以市道交,有势就依附,失势就离开,这是常理,有什么好抱怨呢!”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廉颇客”比喻趋炎附势的人。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诗:“论交最喜廉颇客,解道朝盈与夕虚。”亦作“廉公市
腾蛟起风
汉时人董仲舒梦见蛟龙入怀,醒来后写了《(春秋繁露》一书。又汉时人扬雄写了《(太玄》一书后,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于书上起舞。见《西京杂记>卷二。后以“腾蛟起凤”形容其人很有文采。吐凤,后人或用作“吞凤”。明冯惟敏《(桂枝香·赠妓桂香》:“看今秋步月登云,到来舂腾蛟起风。”
新丰独酌
唐时大臣马周未仕前,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后在新丰旅店住宿,店主人看不起他。他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然独酌,旁人都感到惊异。见<新唐书·马周传》。后以“新丰独酌”指人物未发迹时志向远
大或豪气干云。宋陆游《十一月三日过升仙桥作》诗:“纷纷满座谁能识,大似新丰独酌时。”亦作“新丰独饮”、“新丰酒”。宋陆游《秋雨叹》诗:“公车自荐心实耻,新丰独饮人所惊。”宋卓田《沁园春·庆友人陈碧山》词:“汉殿少年,新丰逆旅,岂肯卑微名位休。”唐张子容《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新丰酒旧美,况是菊花朝。”
新妇帷车
南朝梁代的曹景宗,在未贵之时,喜欢在乡里骑快马,后来做了大官,出行一概坐车,想拉开车帷看看,都为底下人所劝阻,说是有失体统。为此,他对朋友说,这样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真是沉闷。见<南史·曹景传》。后以“新妇帷车”用为典故。陈衍《七月初三诗五首》之四:。帷车新妇原如此,谁遣将荷作柱看?”
雍伯种玉
相传古时有一个叫杨伯雍(亦作阳雍伯、羊雍伯)的年轻书生,家境欠佳,性至孝,父母死,即以葬地为家。有一仙人给他一斗石头,说:“种之可以产玉,且获美妻。”数年后玉子生石上,后又在
玉田中得白壁五双。后闻徐氏女美,往求婚,徐家索白璧一双为聘,雍伯乃娶徐女为妻。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后以“雍伯种玉”用为典故。五代李瀚((蒙求》:“雍伯种玉,黄寻飞钱。”
雍齿封侯
汉初人雍齿,虽有战功,但因曾经窘辱刘邦,为刘邦所不喜。刘邦即帝位后,张良让刘邦重赏雍齿,建立仁德的形象,刘邦依计行事,封雍齿为什邡侯,并把沛县赐封给他。雍齿一封,所有功臣都安心了。见《史记·留侯世家》。(《南朝密史》:“回思雍齿封侯事,大度千秋仰汉高。”亦作“雍齿先封”。五代李瀚((蒙求》:。丁公遽戮,雍齿先封。”

碧纱笼



唐文宗时宰相王播,少小孤贫,在扬州惠昭寺寄食,随僧人就餐。僧人厌恶他,在饭后才敲作为吃饭示意的钟。后来王播做了大官,旧地重游,见旧时写在墙壁上的诗已用碧纱保护起来,十分感慨。又题两诗,其中一首日:“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又相传宋时魏野和寇准游陕西一僧寺,各有留题。数年后二人又同游,见寇准的诗已用碧纱笼护,魏诗尘灰满壁,这时一旁的官吏用袖子拂拭,魏野吟道:“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笼纱。”见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
后以“碧纱笼”谓诗以人重的典故。宋杨万里《行部决狱宿新隆寺观邹至完题壁>诗:“若爱殿前苍玉佩,断无身后碧纱笼。”亦作“碧纱笼壁”。清袁枚《琵琶亭吊唐蜗寄榷使》诗:“碧纱笼壁风吹坏,非关台榭有凋荒。”
寝丘之志
传说春秋时期,楚国内部争斗十分激烈,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不要接受楚王所封的肥美的土地,以防别人垂涎,而接受贫瘠瘦薄的寝丘土地,以保长久不失。见《吕氏春秋·异宝>。后以“寝丘之志”喻知足知止之心。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溺儒冠
汉高祖刘邦起初十分厌恶儒生,认为他们没有真才实学,不会变通。凡是戴着儒冠来求见的,他往往解下其人的儒冠,在其中“溲溺”(解小便)。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后以“溺儒冠”用为侮辱儒生的典故。宋王禹偶((四皓庙>:“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亦作
“溺冠”。清唐孙华((记里中事》诗:“书牍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

裴公还带

唐时人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他少时游香山寺,拾得三条玉带、一条犀带。这些珍贵物品是一妇人为营救她父亲出狱特地向别人借的,不幸丢失。裴度在原地守候,果有一妇人仓皇来寻,裴度问明,将带还之。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裴公还带”表示拾物不昧的优良品德。明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的阴功比范氏麦舟,也不数裴公还带。”
截镫唐代的名相姚崇(本名元崇)当初当荆州长官三年。离职之日,全境百姓官吏哭着围在马前,拦住路不让他走。百姓还把他所乘的马的鞭和镫都留下藏起,以表示敬仰和挽留。见唐冯贽<云仙杂记·截镫留鞭》。后以“截镫”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宋苏轼《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岭梅不用催

归骑,截镫须防旧所临。”亦作“截镫留鞭”。清杭大宗《词科掌录》:“厉太鸿为诗,精深华妙,截镫留鞭。”

辕下驹

汉武帝对不敢廷论魏其侯田蚧、武安侯窦婴长短的内史大为不满,斥之为辕下驹。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以“辕下驹”喻畏缩不前的人。唐杜甫《别苏篌》:“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清钱谦益《再次敬仲韵》之十:“局趣真成辕下驹,敢云世难恨为儒。”

蔡顺分椹
东汉时人蔡顺,字尹仲,少年丧父,侍母至孝。一次,他上山采摘桑椹。这时,赤眉起义军正好经过这里,把他抓去当差,见他把红的和黑的桑椹分开来装,很奇怪,就问他。他说:“红色的味酸,是我自已吃的,黑色的味甜,是拿回家供养母亲的。”赤眉军嘉许他,赏给他二升盐。见<太平御览》卷九七三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后用为孝亲的典故。五代李瀚《蒙求》:“王祥守奈,蔡顺分椹。”
蔡裔殒盗
东晋时人蔡裔勇敢而又有力气,其吼声有如雷鸣震响。曾经有两个贼人进入室内偷盗,蔡裔(发觉后)拍着床大声一呼喊,两个盗贼就一同被吓死了。见《晋书·蔡裔传》。五代李瀚《(蒙求》:“蔡裔殒盗,张辽止啼。”

舆人歌
东汉时人岑熙,任魏郡太守时,无为而化,勤政爱民,治郡两年,舆人(意即
众人)感其政而作歌颂其德。见((后汉书·岑熙传>。后以“舆人歌”用为称颂清廉官员的典故。唐独孤及《代书寄上李广州》诗:“独有舆人歌,隔云声渲聒。”亦作“舆人颂”。清袁枚《自寿诗亦嫌有未尽者再赋四首》之四:“休提往日舆人颂,风影讹传五十年。”
筐中书
战国时,魏文侯任乐羊为将率兵攻打中山国,三年后功成归来,魏文侯拿出一箧谤书给他看,都是三年中别人攻击他的诬告信,正是由于文侯信而不疑,才使得乐羊能够功成而归。见<战国策·秦策二》。后以“箧中书”喻为诽谤之辞。唐胡曾((自岭下泛鹚到清远峡作》诗:“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