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滕州有关的成语典故

 指间飞歌 2012-05-27

与滕州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滕州有关的成语典故——文公问政

 滕国是小国, 《左传》里记载滕国疆域“绝长补短五十里”,就是说 东拼西凑方圆也才有 50 华里。然而别看滕国小,在历史上却大大 地有名, 其中一任国君滕文公更是“名垂青史”——沾了“四书五经” 中《孟子》的光,有哪个过去的读书人不知道《孟子》里有《滕 文公》上、下篇呀! 滕国距今已是两、三千年前的事了,然而滕文公的后人却在时 隔几千年后又回了“家”: 2007 年 11 月 18 日,浙江金华、河北黄骅等地滕姓寻根祭祖考 察团一行近 30 人,专程前来山东滕州古滕国故里文公台寻根访 祖,向文公台赠送“滕氏故里”红木金匾,并以鲜花束帛之仪举行 了祭祖仪式。 滕姓寻亲团一行在华夏滕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滕荣康、金华滕氏 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滕嗥楠的带领下,分别从浙江金华、东阳, 江苏南京,河北黄骅等地组团驱车前来滕州,跨越千里的路途, 在时隔两千多年以后,滕氏族人又回到他们最初的故乡。 笔者曾于 2006 年春天前往浙江金华、东阳、兰溪等地实地采 访,拍摄制作了大型电视纪录片《天下滕姓出滕州》 ,在浙江受到 了滕氏族人的热情接待,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回到山东滕州古滕 国故里去寻根祭祖,看看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缅怀滕氏子孙对 家乡、对故国、对先祖祖居地的桑梓情怀。
如今,在离开故国两千多年后,滕姓子孙又自发地组织起来, 从全国各地前来山东滕州,寻根问祖,旅游考察,了解“故国”的 经济、社会、自然及人文状况…… 华夏滕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滕荣康在文公台前宣读祭文: “ 皇皇我祖,赫赫之灵: 我们来自浙江金华等地,是您们的后世裔孙。 岁月悠悠,两千多年了,对于您们——我们伟大的先祖,对于 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您们的子孙始终魂牵梦萦,今天,我们终 于回到了您温暖的怀抱! 站在这里,遥想两千多年前,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您 们——我们伟大的先祖,行仁政,施善教,亲民利民,劳神苦思, 创造了和谐灿烂的善国文化,留下了万世传颂的美名!对于这些, 我们悠然神往,更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和荣光!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然而,您们遗留在我们身上汩汩流淌着 的血液,那是永远不变的! 我们永远缅怀并承继您们的仁德遗风, 以这种遗风修身、 齐家、 待人、报国,在公元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使之发扬,并将代代相 传! 伟哉我祖!我们永远怀念您们!祭祀您们!尊崇您们! 伏惟尚飨! ”


与滕州有关的成语典故——三国五邑

外出采访“天南地北滕州人”时,一直与老乡们探讨滕州以及滕州 人千百年来不断进取获得成功的原因,结合当下提出的“滕州精 神”,大概与滕地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关吧—— 如今滕州所有的介绍文字里都自称是“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 之邦”,那么“三国五邑”是怎么回事呢? 滕州有句俗语谓:“萝卜不大,长在了背(辈)上”——盖言物 不在大小,而在于其重要与否。滕州(古滕县)以一县之域,在 古代曾是三个国家、五个封邑(或更多)的疆土。“三国”分别是 滕(今市区西姜屯镇一带) 、薛(今市区南张汪镇一带) 、倪(又 称小邾,今市区东羊庄一带) ;“五邑”分别是昌虑、斗城(又称灵 邱) 、郁郎(或湖陵) 、戚城、欢城,大多是先秦至汉代时的一些 重要城镇, 作为各分封国的“卫星城”分布在如今滕州市的周边—— 由此也看出过去古滕县的县域之大。 如今人们都喜欢拥到欧洲去旅游,然而欧洲十国或十五国加起 来的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两、三个省。而过去滕县的县官 更牛气:一个县令能管辖三个国家的疆域,下去检查一次工作, 那就是“周游列国”了…… 《滕县志》里收录了滕人王特选《古迹杂咏》诗十四首,其中 第五首云: “灵邱昌虑纷茅土,
欢城湖陵雉堞开。 争似潺爰梁水上, 残垣夕照想犁来。”


与滕州有关的成语典故——泗水捞鼎

水往低处流——咱们国家整体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因此大多数的 河流“一江春水向东流”——但是也有例外: “邹、滕、 峄, 水向西”, 盖因山东半岛泰沂山脉的阻隔,使鲁南局部区域发生了“水倒流” 的现象:泰山南的大汶河、曲阜的泗水、滕州的荆河、薛河等河 流,就是从东向西流的,流到哪去了呢?大多注入了南四湖—— 微山湖。 微山湖的前身是古泗水,与古巨野泽,水泊梁山八百里蓼儿洼, 包括如今的东平湖,组成了古泗水流域,刘邦当“泗水亭长”,孔 子被封为“泗水侯”,古滕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都是以 地命名的。 古泗水流域不但孕育了诸多的名人、圣人,两千多年前还发生 了一件“灵异”的事件: 秦始皇灭六国当上“千古一帝”后,听说象征国家权威的宝鼎现 身于泗水,遂命人打捞,当宝鼎出水的那一刻,鼎里竟有一个龙头伸 出咬断绳索,鼎复沉入水中——这其实是一则政治寓言,谶语般预 言了秦王朝的短命——果然秦王朝在短短的十二年后灭亡! 对此
《史记》《水经注》都有记载。 、 滕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几幅图都表现了“泗水捞(升)鼎”的 场景:宝鼎出水的那一刻有龙头伸出咬断绳索——刻画得惟妙惟 肖,栩栩如生。


与滕州有关的成语典故——狡兔三窟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典故中,“狡兔三窟”、“鸡鸣狗盗”的使用 率应该是不低的,当然其含义倾向于贬义,前者说人要多给自己 留后路,向兔子学习;后者则是骂人不成器了——农家里的鸡和 狗能成多大气候哪! 这两个成语,还有“焚券市义”、“山呼万岁”等典故,都出自于 如今埋葬在滕州的孟尝君,因为战国时代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孟 尝君的封地就在今滕州市官桥镇境内的古薛国,也是他精心营造 的“三窟”之一,当年修筑了庞大的城池,史书记载“城中人口盖六 万余家”——是当时很繁华的大都市了!过了六百年之后大史学家 司马迁为写《史记》亲身来到古薛国时,还见到这里民风强悍, 仍留有昔日“食客三千”的遗风…… “焚券市义”说的是孟尝君门客冯谖为主子收买人心的故事,上 世纪五十年代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发牢骚所写“无车弹铗怨冯谖” 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食无鱼出无车”的典故,冯谖向主子要求 物质待遇得到了满足,柳亚子则受到老人家“牢骚太盛防肠断”的劝谕—— 明人写有凭吊孟尝君的《过薛》一诗,很有些历史的沧桑感: “西去官桥旧薛城,城中百亩春田平。 三千食客皆尘土,十二拜侯就战争。 林鸟有声应吊古,汀花无语自含情。 千年野庙荒碑在,行路犹能说姓名。”
1、墨子,名翟,目夷氏之后(今滕州市木石镇人)。春秋战国时 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守成规” 释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 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 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墨子泣丝” 释义。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出 自 《淮南子?说林训》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 : 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2、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期齐国大臣。田婴之子,袭封于薛 (今山州东滕市)。曾任、秦相、魏相,以轻财养士著称。
“鸡鸣狗盗” 释义。齐相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 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 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 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 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狡兔三窟” 释义。 洞穴。 窟: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出自《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 窟,仅得兔其死耳。” 3、毛遂,战国时薛国人(今山东滕州市),平原君门下食客。 “毛遂自荐” 释义。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 己担任某项工作。《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 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 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脱颖而出” 释义。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 领全部显露出来。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 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4、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生 于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滕州市),“般”和“班”同音, 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班门弄斧”释义。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 本领,不自量力。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 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 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爱。 5、叔孙通,西汉时薛人(今山东滕州市)。曾为秦博士,秦末农民 起义战争中,先从项羽,后归刘邦。汉朝建立后,与众儒生共立 朝仪旋任太常,转太子太傅。 “不足挂齿” 释义。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 值得一提。出自《史记?刘敬叔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 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滕犹旧国名(明·王世贞《过滕城》)。”源自于、或曾经 生活、工作(埋葬)在滕县历史文化名人的成语,或与滕县人、 事物有关的成语。收集、整理有关滕县的成语,成为打造城市名 片的品牌工程。谨按:以人物为主线,以成语丰润人物,展现历 史事件,再现昔日风云。以成语(含典故),引领我们吟咏有关 滕县历史人物、名胜景观的诗文。成语里的滕县历史,这一全新 的宣传视角,对于激发热爱建设家乡之情、推动我市大旅游、增 强自信心、民族自豪感都将起到积极意义。
仲虺
生于夏末(约公元前十世纪),奚仲的第二十世孙。辅
助成汤灭夏建商。商朝开国元勋,官居左相。有《仲虺之诰》传 世。晚年被成汤封于薛。墓在薛城东北奚仲墓旁。 典谟训诰 诰,教告众民,昭告诸候,禁戒、受命之辞。《尚
书》中《尧典》、《大禹谟》、《仲虺之诰》、《伊训》等篇的 并称。 东征西怨 《书·仲虺之诰》:“……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 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 己。后以此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兼弱攻昧 兼并弱国,攻取政治昏乱之国。《书·仲虺之诰》: “兼弱攻昧, 取乱侮亡。 《周书》 “且兼弱攻昧, ” : 武之善经。 ” 《三国演义》 “且‘兼弱攻昧’、 : ‘逆取顺守’, 汤武之道也。 ” 毛遂 (?—公元前 256 年),薛(今滕州市官桥镇)人。周 武王外祖父毛公之后,毛泽东先祖。墓址在官桥火车站票房基底。 今存有清末“毛遂墓”残碑。 毛遂自荐:自告奋勇、自我推荐的意思。颖脱而出:亦作脱颖 而出,比喻有才能者的才能终能显露出来。脱颖锥囊:喻才能出 众者。锥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立刻就显露出来。比喻
有才智的人很快会显露头角。因人成事:凭借他人办成事情。囊 里盛锥: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载: 战国赵平原君门下食客。 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 259 年),秦兵攻赵,王命平原君赵胜赴 楚求救,毛遂自荐随同前往。平原君诘问:“夫贤士之处世也, 譬若锥处囊中,其末立见。”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既至楚, 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自日出迄日中不决。毛遂按剑上阶,直陈利 害,终使楚王歃血定盟,决定楚赵联合抗秦。遂指着其余的十九 人,曰:“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一言九鼎 《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赞扬曰:“毛先生一 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

宝器。后以 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附:毛遂堕井 《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 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 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滕文公 (?—公元前 318 年),周文王后裔,名弘,“以元 公行文德,故谓之文公(《古纪事本录》)。”是战国中期推行
仁政的复兴国君。 问政于孟子, 以“区区五十里”的滕小国, “疆 为善国,卓然于泗上七十二诸侯之上。” 孟子 (公元前 398 年—公元前 305 年)名轲,邹国人,和
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一度为齐相。“孟子之滕,馆于上宫。” 有《孟子》一书传世。 不忘沟壑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指显 贵后不忘微贱患难时候。 来者不拒凡是来的都不拒绝。 《孟子·尽心下》 “往者不追, : 来者不拒。”孟子周游到滕国说的一句话。 事齐事楚 《孟子·梁惠王下》:“滕,小国也,间于齐楚。
事齐乎?事楚乎?”后以“事齐事楚”喻国家无自主权而依附大 国。 饱食暖衣 吃得饱穿得暖。《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
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救民水火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孟子·滕文公 下》:“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取长补短 《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 也,犹可以为善国。”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
枉尺直寻 《孟子·滕文公下》 “枉尺而直寻, : 宜若可为也。 ” 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所屈者小,所伸 者大也。”比喻小有所损,而大有所获 威武不屈 谓权势不能使之屈服。《孟子·滕文公下》:“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为富不仁 《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
为仁不富矣。’”赵岐注:“富者好聚,仁者好施,施不得聚, 道相反也。”后谓富人唯利是图,不顾他人死活。 下乔入幽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於幽谷,迁于乔木 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用来比喻人舍弃黑暗而接近光 明,或者从劣境而进入良好的处境。相反则叫“下乔入幽”。 一傅众咻谓一人施教,众人喧扰。比喻事不专一,绝无效果。 《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 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逾墙钻穴 亦作钻穴逾墙、逾墙钻蠙、逾墙窥蠙。《孟子·滕 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蠙相窥,逾墙相 从……”后以“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
国 《史记·陈涉世家》 “滕、 驺、 殷、 : 薛、 夏、 周之间封也。 ” 南濒荆水,北望龙山,西邻古巨野泽。郦道元《水经注》:“城 周二十里,内有子城。” 截长补短截取有馀,以补不足。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左传》: “绝长补短方五十里。 ”清·顾栋高 《春秋大事表列国地形口号》 : “滕薛邾郳并一方,截长补短亦何妨。” 墨子 (公元前 468 年——公元前 376 年),名翟,鲁国附属 小邾国(今滕州市木石镇)人。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公子目 夷之后。“昼日讽诵习业(《吕氏春秋·博志篇》)。”曾经止 楚攻宋、阻齐伐鲁。现存《墨子》五十三篇,提出“兼爱”“非 攻”等十大主张。他的学说在当时与儒学并称“显学”。在力学、 数学、光学等方面的创见与近代科学原理几乎完全相同,,“在 自然科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 于他们。他一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杨向奎)。”是我 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 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毛泽东盛赞说他不做官,却心系天下, 是“比孔子高明”的人。 墨守成规 亦作“墨守成法”。墨翟善于守城,世人因称善守
为之“墨翟之守”“墨守”。《战国策·齐策》:“……期年不 解,是墨翟之守也。”后以此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摩顶放踵
亦作摩顶至足、摩顶至踵。摩秃头顶、脚跟。形容
不辞劳苦。《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 而为之。”赵岐注:“摩突其顶,下至于踵,以利天下,己乐为 之。” 磨踵灭顶 犹摩顶放踵。 《南齐书·高逸传论》 “墨家之教, :
尊上俭薄,且犹非吝。” 席不暇暖 亦作“席不暖”。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孔
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谓席子未及坐暖即离去。《墨子·鲁 问》:“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形容忙于奔走, 无时间久留。 手足重茧 手足生厚茧。 极言劳瘁。 《淮南子·修务训》 “昔 :
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 息。” 手足胼胝 百舍重茧 手足生茧。极言劳瘁。见手足重茧。 远道而行的艰苦。《战国策·宋策》:“公输盘为
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盘。”
染丝之变 《墨子·所染》 “扞墨子呴见染丝者而叹曰: : ‘染 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以“染 丝之变”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任重致远 《易·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指负 载沉重而能行达远方。《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 重致远……”后用以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 的业绩。 驷之过隙《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 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后用以喻光阴飞逝。 行若狗彘行为象猪狗。谓不齿人类。《墨子·耕柱》:“…… 子墨子曰: ‘伤矣哉! 言则称於汤文, 行则譬於狗豨, 伤矣哉! ’” 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墨子·非攻 中》:“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於水而镜於人。镜於水,见面 之容;镜於人,则知吉与凶。’” 公输般(公元前 507 年—?),又作公输盘,春秋战国之际鲁 国附属国小邾国(今滕州市木石镇)人,故又称鲁班。我国古代 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 著名的发明家, 被尊奉为“匠师之祖。 ” 作为杰出的神工巧匠,成为人们歌颂创造、发明的神话人物。鲁 班传说已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鲁班即公输班,古代巧匠。比 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 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 圣俞书》:“……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典故 马王爷三只眼 鲁班因赵州桥和张果老、 柴王爷打赌输
了,便把自己的一只眼睛挖了,放在桥边。所以,后世木匠在平 准调线的时候眯缝一只眼,用一只眼。后来,马王爷从赵州桥路 过看见了,就把眼睛拾起来,安在自己的额头上。而后人塑马王 爷像,就给塑了三只眼。 冉求 (公元前 507 年—?)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
冉子、有子。春秋末鲁国(山东曲阜)人。青年时做过鲁季氏家 臣,后师从孔子,并辞官追随孔子周游列国。《滕县志》载:墓 在奚仲墓旁。 陈力就列 指在所任职位上能恪尽职守。 论语·季氏》 “求! 《 :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孔子曰:‘求!……既 来之,则安之。’”本指招徠远人,并加以安抚。后指已经来了, 就应该安下心来。
祸起萧墙 《论语·季氏》:孔子曰:“‘求!……吾恐季孙 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谓祸患起于内部。季孙 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国君身上。鲁国大权旁落,季孙 氏担心颛臾是鲁国夺权的后盾。萧墙,古代国君宫门照壁,暗指 鲁国内部。 分崩离析 《论语·季氏》:孔子曰:“‘求!……远人不服 不能来,邦分崩离析不能守也……’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 瓦解。 龟玉毁椟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 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
国运毁败。语出《论语·季氏》:“虎兕出与柙,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邢昺疏:“言是典守者之过也,以喻主君有阙, 是辅相者之过也。” 开柙出虎 比喻放纵坏人。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 持危扶颠 扶持危殆局面。 语本 《论语·季氏》 “危而不持, :
颠而不扶……” 难能可贵 宋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
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不易做到的 事居然做到,值得宝贵。
【人物】 管仲(?—公元前 645 年),命夷吾,字仲,又称 管敬仲。思想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传世。鲍叔 牙生卒年月不详,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举 管仲以替自, 甘居他人之下, 使之辅助齐桓公成就“ 尊王攘夷”, “九合诸侯”之首霸。二人墓址均在滕州市北十里处。 管鲍之交 春秋战国时齐国管仲鲍叔牙为知交, 指朋友交谊深
厚。《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 者鲍叔牙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宋·刘克庄《谢二府启》: “以处皋夔之任, 未忘管鲍之交。 ”宋·曾巩 《登华不注望鲍山》 :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似矛戟,山前那 得叔牙城。” 鲍子知我《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鲍叔不以我 为贪,知我贫也。……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 有老母也。……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 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以此谓彼此相互 了解而情谊深切。 不翼而飞 《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 情也。”形容运行或传播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消失。
长目飞耳 《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 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后用以指扩大视听的手段。 下情上达 《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谓下 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 愚,合而听之则圣。”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 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 田文 田姓, 名文, 战国时齐国人, 生卒年月不详。 封地薛,
袭田婴封号孟尝君。曾先后出任齐相、秦相、魏相。以招贤纳士 名列战国“四君子”之首。冯谖东周人,生卒年月不详。孟尝君 著名门客。 国富兵强 国家富庶,兵力强盛。语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於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鸡鸣狗盗 亦作“狗盗鸡鸣”。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
语本《史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 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 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 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 ‘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
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 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 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 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 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或者有卑微技能的一类人。也有形 容行为低下卑劣的意思。 狐鸣狗盗 狡兔三窟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狗盗”见鸡鸣狗盗。 亦作三窟狡兔、狡兔三穴。《战国策·齐策四》: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冯谖)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 于避祸。清滕县人满秋石《春日过薛城怀古三首》 (其二):“兔 窟尚嫌三处少,狐裘应悔一身多。”明·黄淳耀《陶痷集·狡兔 窟》:“长铗归来债收毕,一窟已凿二窟留。”清滕县
人黄树森 《孟尝君墓》:“空余狐兔穴,谁复抱琴来。”《聊斋志异·邵 九娘》:“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冯驩弹铗 亦作冯生弹铗。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
谖,鲍彪注本做爰,(《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驩”)为 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 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要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
冯母供养无乏。于是冯全心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此 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 清滕县人孔贞瑄 《薛 城歌》:“长铗高歌市义还,只因君禄攘君权。”:清滕县人刘 扶曦《过薛城二首》(其一):“无复闻弹铗,春风细雨零。” 弹铗:敲剑。后来用以说受到冷遇而怨恨。敦诚:“劝君莫弹食 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柳亚子:“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 铗怨冯谖。” 焚券市义 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收债。对于无力偿还的债户,
冯谖将他们的债券一一收回当场焚烧。百姓山呼“万岁”。孟尝 君责之,冯说:无力偿还的恐已成死债,如若以此躲债逃亡,有 损于薛公。今焚无用之券,以示您轻财爱民,仁义之名,流布天 下,这是为您着想啊。 不自量力 亦作自不量力。有一次,薛邑遭到强楚的进攻。此
时齐大夫淳于髡路过薛,孟尝君亲自到城外把他迎接到自己的府 邸,说:“先生啊,楚军就要对我的小小城池发动进攻,倘若先 生不肯分忧,设法救援,恐怕田文再也没有机会接待您了。” 淳于髡回到临淄把使楚之事报告之后。齐宣王问:“在楚国见 到什么?”“楚国不通情理,而我们的孟尝君有点不自量力。” 齐宣王大惑不解。“孟尝君也不估计力量能否保卫自己的领地, 就在那里为先王立了宗庙。现在楚军执意攻薛,先王的宗庙眼看
就要保不住了。”齐宣王听了着急起来,派军星夜驰援。楚军得 知齐宣王出兵,便退兵了。薛地避免了一场灾难。 附:万岁一词来历。冯谖到薛地替孟尝君收债,他竟“窃矫君 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千秋万世,永远存在,这是祝愿孟尝君的话。后衍变为封建时代 臣民对皇帝的称呼。 典故 雍门泪 雍门, 复姓, 即雍门周, 齐国琴师。 汉·桓谭 《新 论·琴道》:雍门周说:高台池曲倾颓,“坟墓生荆棘,狐兔穴 其中,樵儿牧竖,踯躅其足而歌其上。行人见之凄怆:‘孟尝君 之尊贵,亦犹若是乎?’”孟听了,眼泪盈眶;雍门再引一弹, 孟悲叹泣下。唐·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常闻门 泪,非值雍门琴。”清滕县人孔贞瑄《薛城歌》:“雍门微吟涕 泗涟,于今唯余破窟传。”清滕县人孙之庾《孟尝君墓》(《自 怡诗集》):“雍琴空泪注,冯铗更焉如。” 典故偶人 《史记·孟尝君列传》 苏代谏孟尝君不入秦, : 曰: “……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 木偶人曰: ‘天雨, 子将败矣。 ’ 土偶人曰: ‘我生于土, 败则于土, 今天雨……未知所止息也。 ’ 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偶人所 笑乎?”孟尝君乃止。
公孙弘(公元前 200 年—公元前 121 年),字季,西汉薛(滕 州市官桥)人。儒家学者,善治《春秋》。汉武帝时,年近七十 多岁,征辟以“贤良文学之士”,以布衣而封平津侯,官至丞相, 位列三公。 汲黯 (?—公元前 112 年),字长孺,濮阳人,位列九卿。
汉武帝时曾任东海(今枣庄市峄城区东)太守。 后来居上 原意指资历浅的新进位居元老旧臣之上, 表示不以
为然。后谓新旧交替,指后来的人或事物可以胜过先前的,有赞 许意。《史记·汲郑列传》:“(汲黯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 后来者居上。”又见《汉书·汲黯传》。 叔孙通 (约公元前 265 年—公元前 194 年) 又名何, (今 , 薛 滕州市官桥镇)人。少年时师从孔子第九代孙孔鲋学习儒术。秦 二世时为博士。陈胜吴广起义后,参加项梁的义军。楚汉之争时, 先为项羽部属,后归刘邦。他杂采古礼及秦制建立朝仪,并主持 刘邦登基大典,旋任奉常,转太子太傅。著有《汉仪十二篇》、 《汉礼器制度》、《法令傍章十八篇》等。赵进美《叔孙通论》: “汉不危于鸿门荥阳,而危于拔剑击柱之时,通之功岂可与绛灌 并论哉! ”“学儒术而知权变 (孔鲋) “知当世之要务。 ”, ”“为 汉家儒宗(司马迁)”。
彬彬有礼
文雅而有礼貌。《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
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何足挂齿 亦作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表示轻视。语出《汉
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也 常用作自谦语。 大直若屈 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
和。语本《史记》:“大直若诎,道固委蛇。” 朱云 (约公元前 90 年—公元前 18 年) 字游, , 一字方晖,
号浮天,鲁国人(今滕州市南沙河一带)。在汉元帝、汉成帝时 先后任职。西汉著名谏臣,杜甫《折槛行》:“千载少似朱云人, 至今折槛空嶙峋。”与海瑞、孙安并称为古代“三大直谏之臣”。 批鳞请剑 《汉书·朱云传》: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
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 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师)以厉其馀。成帝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后以“批鳞请剑”谓 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滕州与三国五邑的渊源 颜志礼
滕州市城区龙泉文化广场北荆河湾南岸,城河东侧,新建 起一座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湮没的诸侯国历史文化名城—— 郳(小邾子)国故都模型,有人看了谈起郳(小邾)国故城的 佳话,有的莫名其妙,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它就是古代历史文 化名城郳(亦称小邾)国故都遗址所在地。 那么郳国故城为何出现在今滕州城区呢?是因为先前滕 州治所因故东移,建在小邾国境内了。原来滕国和小邾国东西 比邻咫尺之遥, 不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是有着历史渊源关系的。 如今的滕州历史悠久、山河秀丽、文化灿烂、名人辈出, 按明朝万历十三年 《滕县志》 载, 滕州县治为小邾国地, (先 古 秦时期)滕州境内就曾为“三国五邑”之地。所谓三国(滕国、 薛国、小邾国) ;五邑(昌虑、郁郎、湖陵、灵丘、戚城)的 概称。按照现行区划看,“三国”疆域包括也不完整,“五邑”大 部分已不属于滕州,实际因为历史时期区划频繁,“国”与“邑” 的变化很大,如东北漷水东南的昌虑皆邾地也,东之斗城齐灵 丘也,西之郁郎鲁郎邑也,而西南戚城戚县也,欢城乃湖陵也。 在滕统辖时,有的分其一半,有的割其一隅,有的有名不在滕 州治,有的在滕州治反而没名。星移斗转,由于时间长达数千 年,各历史时期“国”与“邑”的变化不一,“三国五邑”只是对历
史的习惯概称而已。 下面略谈“三国”的兴衰和影响。 一、滕国 滕国故都在今滕州市西南姜屯镇境内,距滕州市 约七公里的滕城村,是绝长补短将五十里的小国家。先前黄帝 封其第十子于滕为滕国,历经尧舜禹汤到商代末期灭亡,周武 王灭商后,封其异母弟错叔绣于滕,仍沿用滕的国号为滕侯。 到滕文公执政的时候,儒学大师孟子周游列国,曾在滕国的上 宫馆下榻,滕文公礼聘孟子求治国之道,于是他遵照孟子的主 张,不依赖某一大国,政在得民,施行仁政的教诲,增强了富 民强国的信心。文公以民为本,礼贤下士,法先王、行仁政、 改革赋税制度,教民稼穑,一时人丁兴旺,民富国强,文豪蜂 起,政绩卓著。当时八百诸侯并立,战国七雄争霸的情况下, 不但没有被大国吞并,反而“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名声 大振。 后来又经孟子考察, 见邻国之民慕名来归顺者络绎不绝, 文公予之处,孟子称:“善’。于是各诸侯国莫不刮目相看,称 文公为“贤君”,滕国为”善国”,此之谓善国之由来。可是文公是 周文王的后裔,从公元前 1081 年开国相传三十一世,七百多 年,在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 286 年) ,被宋国所灭,齐楚 灭了宋,杀宋王偃,滕地南归于楚、北入于楚。 至今滕国故城址,城墙基凸显犹存,现存子城围 2830 米,
高 2~3 米。在故城西北隅西庄里村,发现大批古墓群,并出 土了大量滕国贵族随葬品,如“滕侯鼎”、“滕公鬲”、“滕公簠”、 “滕皇编钟”、“石编磬”等很多珍贵文物。现在故城又经修葺一 新的文公台叫灵台,楼台殿阁,飞檐翘翅,仿古雄今,高大宏 伟。殿内有滕文公的青铜坐像立于其中,大师然友,左相毕战, 侍立左右巍然壮观,还有文公向著名的儒学大师孟轲问政的蜡 像馆,东园有石碑林立,杨柳成荫,花木溢香,文公台西南隅 有池,谓之灵澡。大门前两棵古槐兀立,虬干曲伸俯卧,各具 奇姿,令人观之肃然起敬,乃古滕八景之一,游人四时不绝。 二、薛国 薛国故城在滕州市南 17 公里薛河北岸,坐落在 官桥镇、张汪镇和柴胡店镇境内,有现存的周长 14 公里逶迤 起伏的故城墙基,有的残存垣垛高出地面约 4~7 米,大小城 门 10 处,各种作坊 10 多处,城内有 18 个故村址,其中皇殿 岗村地势高出四周,相传是薛国君主宫室的基址。当时薛国不 但经济发达,人才济济,还是拥有六万居民户,30 万人口的都 会了。 早在夏初 4000 多年前,以奚仲为代表的薛人,潜心钻研, 总结积累了聪明才智,曾协助父亲番禺造舟成功,后来又在奚 公山创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马车,不但解决了古代的交通工 具问题,更重要的促进了道路和生产力的发展。舟、车的出现,
这种科技尖端可以说当之无愧地列入世界之最,值得后人引以 为豪。因此,城内原建有奚公祠,南岸著名的奚公山上有奚公 冢,和车服祠,常为后人怀古追念。 薛为东夷族(即炎族)的一支,任姓。根据《山海经》注, 奚仲是舜的后裔,因造车有功,曾担任夏禹王的车服大夫(车 正) ,后受封于薛,称薛侯,是薛国的始祖,商汤时奚仲的十 二世孙仲虺,积极参加成汤的革命,成为汤的左相,周朝建立 后,武王封其后裔“畛”于薛,称薛侯,齐桓公称霸诸侯时,不 知为何薛又改天换地降为“伯”了。 薛国共传六十四世,大约 1900 余年,到周显王四十八年 (公元年前 321 年)被齐国所灭,齐国灭薛过后,齐威王封其 少子田婴于薛,号靖国君,田婴死后,其子田文继封于薛,号 孟尝君。以治民为本、焚券市义,以收民心鼓励农耕发展商贾, 礼贤下士,经济发达,门下养食客三千,俨如一个强大的侯国。 田文死后其子争位,自相残杀,于是田氏薛国逐渐衰落。 三、小邾国。小邾国也叫郳国。原为邾娄国分出的一部分,故 都在今滕州市区城河东侧,周八里,是东夷族的后裔,周灭商之 后,即对邾娄国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办法,遂逐渐分为三个小国, 即邾、小邾、滥国。邾国在今邹城市及滕州东北部,小邾国在今 滕州梁水东部,滥国在滕州东南。小邾国故城址,历经沧桑之变 和疾风暴雨袭击,已荡然无存,没了一点痕迹,只有今天的土城
或小邾城。 1982 年地名志定名小邾城村, 1991 年又改为小邾城街, 今有小邾城街碑仍在。 早在殷商之前黄帝的后裔陆终氏的第五子宴安就建立了邾娄 部落,活动在今邹城、滕州、山亭、平邑、费县、峄城、任城、 鱼台的一部分地区。 周武王灭商后, 采取了“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的分封制,邾娄初封为诸侯,称为邾,其故城在邹城市峄山镇纪 王村,是邾国古城纪王城遗址,并有周代带铭文的多件铜器出土。 至周公旦摄政期间,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采取分而治之 的办法,借邾国夷甫颜有功于周室封其次子友于郳地,故又叫郳 国,作为邾国的附庸。友以夷父颜的字“颜”为氏,称颜友,这就 是颜氏的起源,其后裔在鲁国任职,成了鲁都(曲阜)人。传到
十八代嫡孙颜回、字子渊,就学于孔子。在孔门弟子中为高材, 受后世儒家及历代帝王推崇有加,被尊封为“复圣公”,颜回也在 颜氏族谱中被尊为一世祖,后裔传衍播迁全国各地,漂洋过海的 学者大有人在。郳国是从邾国分出的,于此地建郳城为与邾国区 分,也叫小邾国。一国两名,其疆域是邾国东南一隅,即现在的 山亭区,滕州城及东北东南和费县、峄城西部一带。到友的曾孙 小邾国国王犁来时,同齐桓公“尊王攘夷”有功,齐桓公请求周王 为他封爵,小邾才受封为子爵。因此历史成为小邾子和其他诸侯 国并列。郳国一时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有很高的道 德修养。伟大的科圣墨子,工匠们的祖师爷鲁班也是小邾国人,
声名大振。曾有“东方君子之国”的称号。 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滕盖以一邑而包括春秋侯国之 地者三,今以图按之,滕州治为小邾国地,郳犁来城在滕州东一 里,梁水东周八里是准确的。 小邾(郳)国历经西周时代,春秋战国,秦朝凡 600 余年, 传 20 余世, 至汉初高祖刘邦置蕃县, 小邾国分为三份, 分别归滕、 薛、蕃三县;汉武帝改蕃县为公丘县;北魏撤公丘县为阳平县; 北齐又把阳平、薛、合乡、昌虑、永星、永福六县并入蕃县。隋 开皇六年,蕃县改为滕县。南宋淳熙十二年,金改为滕州,明洪 武二年,滕州又降为县。此后滕字沿用至今,明万历十三年《滕 县志》载,滕县故城在西廓(今车站西) 。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 二公里建新城,即当今的滕州城。 随着历史的变迁,滕州城又逐渐扩大,城河(梁水)东移, 才慢慢形成现在的模样,小邾城(郳城)国都遗址也逐渐湮没在 历史的长河中,没了一点痕迹,可是城河东崖小邾城街碑仍然存 在着。这就是这段历史的留存和转身。2002 年 7 月,考古专家在 山亭区东江村抢救发掘了小邾国颜友陵墓,墓穴中出土了大量青 铜器,青铜鬲上有周代大篆铭文,另有佥父瓶等 233 件,其中大 青铜器 207 件,带有铭文的 24 件,还有陶器、玉器等。这就是小 邾国的文化历史的记载。 2007 年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拨款,启动荆河治理
民心工程中,建小邾城古韵文化名城景点。于是小邾城故城模型 屹立,沐浴着改革开放、繁荣昌盛的阳光,展现出昔日小邾城古 国的风貌。还立有石刻四通阐明历史沿革因果,为古滕历史文化 名城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永放光芒,故拟文铭志之。 “三国五邑”古往今来,名人辈出,代不乏人,出现过许多叱 咤风云的人物,培育过许多侠肝义胆的忠良,走向天南地北,走 向世界,创造出无数灿烂的文化,酿造出无数千古绝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