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常见原因。早期诊断及治疗DPN可延缓其进展,使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发生率降低60%,截肢发生率降低85%。一些糖代谢异常的小纤维神经病或亚临床神经病,早期得到恰当治疗可以逆转或明显改善。早期识别和治疗DPN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医生要特别重视DPN的筛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和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制定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以指导基层医师的临床诊治。 发病机制 DPN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了,可能与代谢障碍基础下的因素有关,包括神经缺氧和缺血、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β活性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免疫因素等。 研究显示,10%~15%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SPN);10年以上病程的则可高达50%;56%伴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50%的DPN患者可无症状;吸烟、年龄40岁以上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DPN;部分患者在诊断糖代谢异常之前即已经出现周围神经病的表现。 诊断标准 DPN的诊断是综合排他的,确诊需满足以下3点: (1)明确患有糖尿病。 (2)存在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或体征)和/或电生理检查的证据。 (3)经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导致周围神经病的其他原因。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尽早启动DPN防控,而基层医疗机构相关检查条件存在差异,因而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或体征(症状和体征任何一种表现)时,即可考虑临床诊断DPN,并开始DPN的相关治疗,密切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于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好者或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建议转专科进一步诊治。 治疗 DPN在亚临床阶段时已经出现神经损害,一旦筛查阳性考虑DPN诊断,应尽早开始治疗。 1.糖尿病的治疗控制血糖是目前唯一可以阻止DPN发生和发展的治疗措施。因此,DPN治疗首先要保持血糖稳定,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 2.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神经修复:常用药物有甲钴胺、B族维生素等。 (2)抗氧化应激:常用药物有α-硫辛酸等。 (3)改善微循环: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建议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常用药物有前列腺素E1、胰激肽酶等。临床实践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4)改善代谢紊乱: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等。但有临床研究显示,当DPN发生后,目前尚无药物能够逆转。 3.非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辣椒素具有耗竭传入神经的P物质的作用,每天涂抹3~4次,可缓解和减轻疼痛,通常在2周起作用,不良反应为涂抹部位出现烧灼感、麻刺感、红肿和叮刺感。 (2)外周神经减压手术:有助于改善嵌压部位的血流,改善疼痛等症状,并可降低肢体溃疡和截肢的发生率,但并非所有的DPN患者均适合手术治疗,四肢远端对称性的DPN或血糖波动引起的急性痛性DPN行手术治疗不能获益。 (3)经皮神经电刺激、针刺治疗和脊髓电刺激等,后者可对某些慢性难治性神经痛有效,但长期疗效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4)心理疗法:训练患者认识和感知对战胜疼痛反应的重要性,传授患者控制生理过程的技巧,如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