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雍尊师隐居》是李白进山去拜访一位雍姓道士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内容,主要便是描写了李白到了山中的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雍姓道士隐居之处的瑰丽景物,以及抒发了李白对雍姓道士的仰慕之意。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李白的这首《寻雍尊师隐居》:
首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李白便开门见山地写出了道士隐居之地的壮观景象,以及道士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意思是说,道士的隐居之地在那连绵陡峭、高耸入云的苍翠山峰上,他远离尘嚣已经不记得过了多少年。可见李白在开篇两句,便从大处落笔,气势不凡,起到发端便惊艳世人的艺术效果。同时,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却又情景交融,显得景、人均挺拔、崇高。 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则是李白前往道士隐居地途中的所见所闻。即李白拨开云雾去寻找隐秘在树林深处的山间古道,依靠在石头上倾听潺潺的流水声。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在前行途中的艰难和乐趣,也从侧面凸显了道士隐居地的清幽环境,以及他远离尘嚣的事实。 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意思是说,李白在温暖的花丛中发现了卧着的青牛,在高高的松枝上发现了正在休息入眠的白鹤。这两句诗,则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一幅静谧,宛如仙境般的画面。“卧”与“眠”,则营造出了隐居地安谧、静美的境界。同时,它也借用了道家典故,颂扬了雍尊师的道行高深,境界非凡。 尾联“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则是在交代了与雍尊师愉快的交谈的同时,又描绘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它的意思是说,李白与雍尊师一直交谈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后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这里的“下寒烟”,与首句中的“碧摩天”相呼应。 综观李白的这首诗,可以用苏轼评价王维的话“诗中有画”来形容。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是古道悠悠、流泉潺潺,以及“青牛卧”、“白鹤眠”,都极具艺术感染力,美到令人心醉。总的来说,李白去拜访一位道士,到了山中写下的这首诗,开篇两句便惊艳世人,是一首诗、画、音完美结合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