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图: 第二篇《作战篇》:战争的成本。 第三篇《谋攻篇》: 1.不战而屈人之兵;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3.以多胜少; 4.知己知彼。 上篇咱们学习了一个观念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不依靠战事而使敌国投降于我方。 今天呢,咱们要明白如何做,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孙子出法子了。 上兵伐谋 这个“谋”,两层意思,一种是主谋的人,一种是计谋、也就是心中的念想。 所以,将战争消灭在萌芽阶段咱们有两个思路。 一是伐掉主谋的人,让敌国丢掉主心骨,没法打,没人出主意了。(如擒贼先擒王) 二是伐掉他心头的念想,让他自己不想打了。(如盗墓空间拔除念想) 其次伐交 比上兵伐谋次一点的战略呢,是“伐交”,伐掉敌国的外交,绝了敌国的外援。 在伐交的战略中,有一个标准战术叫作“杀使伐交”。 说的是两个国家竞相用外交手段拉拢异国,通过杀害竞争对手的使臣,逼迫目标国和其结盟。 也就是说,两个国家竞争要拉拢一个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派使者去异国的首都,就在异国把敌国派来的使者给杀掉,那么目标国跟那国没法交代了,他就干脆只好跟我们国结盟。 伐交是一种绑架,也是一种胁迫,在宫廷剧《芈月传》中多次见到。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只要回顾前篇咱们学习的《作战篇 | 战争的成本》就该知道攻城是一场战争最不可取的方式。实在到万不得已,不动用攻城的手段。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真正善于作战的人,不靠打仗就能使敌人屈服,不靠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也不需要长期作战。 这样的人一定是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如此不但可以保存国力兵力,也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这才是真正谋攻的方法。 总结 1.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2.善用兵者,必以全争于天下。(全为上,破次之。) 孟花花 | 让成长有迹可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