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十国,李克用坐拥十三太保,却被朱温接连打败,原因有这几个

 花开无田 2019-07-13
已关注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三垂冈》清~严遂成

李克用之勇,自不必多言。作为一名沙陀人,他保留了其祖辈的骁勇善战的民族习性,其手下的沙陀兵勇更是所向无敌,罕有敌手。也无怪乎清朝诗人严遂成如此喜爱李克用,并为之作诗。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李克用

沙陀作为西突厥的别部,一直以游牧为生,长于骑射。李克用本人,更是一眼失明,但却能射的中百步之外挂在树上的马鞭子。至于说人们叫他“独眼龙”,小编则认为这就属于溜须之称谓了。

沙陀古国

李克用更是喜欢搜罗猛士收为心腹将校。其名下的义子更是有十人之多,这里面更是包括了后唐明宗李嗣源,将不过李与项羽齐名的李存孝(王不过霸,将不过李——这位与项羽并列的将军又是何许人也?),名将李存审等人。连带其亲子,共十三人,号称十三太保。

可就是有如此阵仗,李克用却被朱温打的局处一隅,就连治下首府太原都两次被朱温围困。到最后落得个,死后遗箭托付给儿子李存勖的结局,这又是为什么呢?

沙陀军士横行不法,欺凌百姓

唐末藩镇割据图

五代十国时期,战事连绵,兵士问题便成为摆在每一个军阀的账前。而重武的沙陀更是不能约束。

但凡征伐,李克用部必劫掠一空,纵兵殃民。这一点上连李存勖都觉得很过分,劝谏其整顿军纪,制止此类行径。但李克用却不置可否,认为这些军士跟随其多年行伍,生活困苦,而四方藩镇更是重金招募壮士,不能从严治军,否则军士们叛逃,如之奈何?

这里李克用就本末倒置了,如此循环往复,民众逃离,军事实力只能依靠少数的老部下,无法吸收新的军士加入。

不事经济,无视劝谏

单纯的穷兵黩武其实对于当时的河东之地而言,更像是一场慢性死亡。这一点上谋士李袭吉在给李克用提出治国之策时指出,治国不在于加强搜刮,而在于崇德爱人,节约支出,减轻徭役,发展农桑。

克用以使引咨幕府,曰:“不贮军食,何以聚众?不备兵甲,何以克敌?不修城池,何以捍





御;利害之间,请垂议度!”掌书记李袭古献议,略曰:“国富不在仓储,兵强不由众寡,





人归有德,神故害盈。聚敛宁有盗臣,苛政有如猛虎,所以鹿台将散,周武以兴,齐库既





焚,晏婴入贺。《资治通鉴》

李克用

而河东之地,本就是片尺之地,加上与后梁之间的连年战火,百姓生活贫苦可想而知,但就是这个治国良策却被武人出身的李克用视为书生的迂阔之见。

但与之对比的却是朱温治下,虽然亦是连年战火,但中原之地本胜于河东,而且朱温更是任张全义为河南尹等职务,由其主导农业生产。

充足的物资供应,也保证了朱温在兼并其他地区时,能够吸收壮大兵员,此消彼长之下,纵使李克用有十三太保也不足为虑了。

朱温

统驭部下与节制地方上的能力差异

武人之间好勇斗狠本是寻常之事,但若是不加以节制,则容易动摇军心,滋生霍乱。而朱温与李克用部下也是明争暗斗层出不穷。

但比较起来朱温在对此的控制上就显得严苛的多,而李克用就显得政治手段匮乏了,十三太保李存孝叛变便是明证。

李存孝与李存信都是其义子,但李存信嫉妒存孝的英武善战,屡次进言挑拨,而李克用却不加以禁止。在对抗王镕时,存孝害怕,果真起兵叛乱,李克用恼怒至极,率兵围城,数月而克,将存孝车裂而死。期间存孝死后,更是将康君立砍伤,监禁而死。如此手下将帅更是不敢多言。

如此,李克用与朱温之比,就显得政治智慧上的不足了,高下立判。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

而在对待攻伐的藩镇上,李克用就更加不够看了。这个局面也直至其子李存勖上位后才算有所改变。

朱温在攻伐平卢,魏博后逐个消化,分散布局,将王师范调任京城,并威逼其自杀,手段果决狠厉,也就保证了其对地方的控制力与绝对主导权。

而反观李克用对待地方上就显得痞子气太重,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在兵败后投靠了李克用,李克用也是义气得很,帮助其夺回幽州,并委任刘仁恭为卢龙留后。在权利面前,特别是无约束的权力面前,刘仁恭自然是不会拒绝的。不一时,便与李克用翻脸。白费力气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对手,其死后遗箭便有其一是杀刘仁恭这个不仁不义之人。

小编语:在冷兵器时代,没有绝对的不对称打击力量下,农业军士物资供应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这里我们并不是讲朱温做的多好,而是李克用做的够差,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实力对比差距。及至后唐李存勖灭后梁,也并不一定就是李存勖整顿的后果,而又是后梁末帝朱友贞够差够昏聩无能,灭亡也就在所难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