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刁认,其犹穿窬之盗也与②!' 【翻译】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用小人作比喻,大概像个挖洞爬墙的盗贼吧。” 【解读】 色厉内荏,心如贼盗 色厉内荏作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的人。这个成语就出自这段文字。孔子犀利地指出,这种人虽然外表很强悍,其实内心非常软弱,心虚得就像做贼一样。这个比喻,恰当而生动地描述了色厉内荏之人的实际心理。 孔子之所以对色厉内荏的小人提出如此尖锐的批评,是有其背景的。《阳货》里曾三次说到“陪臣执国政'的问题,这三次事件的主人公分别是阳货、公山弗扰、佛胖,他们都曾召请孔子出来做官。但是我们知道,孔子不仅反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更反对“陪执国政”。不管是诸侯还是陪执国政,都属于僭越礼制的行为,'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不管他们的气焰有多么嚣张,都是非常心虚的。孔子所说的色厉内荏针对的就是阳货之流,直接揭露了他们的弱点,让大家不要被他们外表的强大所迷惑,认识到在实际上他们的内心虚弱得很,根本不堪一击,应该真正感到害怕的是他们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