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济源:古道、关隘、城池、渡口

 昆仑冷月 2019-07-13

  (一)轵道
  古人把古代由外部经太行山进入山西的八条咽喉要道和关隘称为'太行八陉(xing)',轵道为'太行八径第一陉'。《战国策·赵策》载:'秦下轵道则南阳(古代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为南阳)动。'轵道自野王(今沁阳市)经轵县(治所今轵城镇),出轵关(今王屋镇封门口以东),抵邵亭(今邵原镇),通往安邑(今山西省夏县)等地。大约相当于今天济源至邵原公路、济源至垣曲公路的走向。它和黄河南岸的崤函道东西向平行于黄河两岸,是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


  (二)轵关
  轵道上的关隘。轵关位于今济源市西22公里处的封门村东,系周代最著名的关隘之一,是古代太行八陉的第一关。地处豫晋交通要冲,地势险要,有'封门天险'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曾三次在此阻击日军。封门关石墙在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



  (三)北方大道
  北方大道形成于商代,是一条穿越太行山直达山西境内的重要道路。春秋时期,北方大道是自成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越黄河,过阳樊(今济源市曲阳村一带)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北)的要道。战国时期,北方大道上的魏之轵地(今济源市轵城村一带)富甲天下。隋大业三年(607年)五月,炀帝为了巡游北方,调动役丁将北方大道辟为驰道,即天子所行之道,亦称官道。
  (四)交地古道
  交地古道是从克井镇交地村到山西省阳城县的一条步行道,穿行于太行山上。河南与山西受太行山阻挡,交通阻隔,交地古道自古就是两地沟通的重要交通干线,历经隋唐至明清,时逾千年。特别是明清之际,屡经修建,不断满足商旅、宗教、军事等各方面的需要。


  (五)曹魏古栈道
  从济源五龙口沿沁河而上30公里,在悬崖上有5处栈道遗迹。马鞍山区的临河悬崖上有200多个排列整齐的方孔,并有石刻造像。方孔边长约30厘米,深约60厘米。此栈道是曹魏政权自山西上党地区往洛阳运送粮草的重要通道。
  (六)山口
  在济源市城区东北17公里处,东有金柜山,西有玉山峰,两山壁立,天然形成缺口。因山险壁陡,猴儿难攀,俗称猕愁沟,自古为豫晋两省交通要道。
  (七)莲花隘
  位于济源市西北部,与山西省阳城县横河乡接壤。海拔1000米。隘道长500米,宽0、7米,南北走向。沿险径可达鳌背山颠,林密山高,沟深道窄,古为济源至阳城险道。
  (八)磨石隘道
  位于济源市西北部,与阳城交界。西有云蒙山,东临鳌背山,林茂山高,沟深路窄。隘长1000米,通道最宽处1.5米。该隘被视为济源与阳城锁钥之一。
  (九)黄河栈道
  主要集中在黄河最狭窄处的八里胡同一带,全长4000多米。峭壁上有大量的栈道壁孔、底孔、牛鼻孔、扣手等遗迹,甚至当时进行漕运时留在崖壁上的纤绳勒痕也清晰可见。因小浪底水库水位的上升,这些栈道遗迹现已淹没水中。
  (十)北齐长城遗迹
  在轵关南,长城因山作壁,补其罅(xia,缝隙)漏,联接向南,直抵黄河,长约百里。为北齐大将斛律光奉诏率队修筑,并置十三戍,以御北周。


  (十一)济源城池
  济源县城城墙明代以前皆为土垣。明崇祯年间,知县卢时升砌以砖石。此后历遭战事,屡坏屡修。城墙周长5里余,高2.5丈。护城河深1丈,宽2.5丈。新中国成立后,城墙、城河均被拆填,今荡然无存。除县城外,一些较大村镇,如尚庄、中王、武山、轵城、坡头、承留、勋掌等,出于战争或自卫需要,也都筑有寨墙和护寨河,新中国成立后均被拆填。
  (十二)关阳渡口
  在济源市城区西南36公里,黄河北岸。自古为重要渡口,河窄水急。1945~1947年,八路军、解放军曾数次在此渡河南下。


  (十三)长泉渡口
  在济源市城区西南39公里,黄河北岸,自古为黄河重要渡口。1947年陈谢大军渡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遗址尚存。

  (十四)蓼坞渡山
  在济源市城区西南26公里,黄河北岸,西临仙口河。因古为船坞,且盛长蓼草而得名。自古为扼河要地,重要渡口。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