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压135低压95需要吃降压药吗?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宁静致远A1988 2019-07-13

首先,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无论是收缩压(高压)还是舒张压(低压)只要其中有一个经不同日三次测量超过了140/90mmHg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而只要诊断为了高血压就要进行干预治疗,主要的干预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降压药降压。

其次,《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建议是:一级高血压(140-160/90-100mmHg)尚无心脑血管病等时,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治疗3-6个月,如血压仍降不到140/90mmHg以下,则应及时服用降压药。但很多人不愿意服用降压药,一是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的副作用,二是担心降压药服用后就不能停。事实上,及时服用降压的获益比高血压长期存在及降压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大的多,且这也是自身状况所决定的,比如:

  • 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往往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它能够改变引起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但却无法去除遗传因素等血压调节机制异常的本质,这种情况大多最终也是需要服药的,早服比晚服的获益会更大。

  • 研究证实:人体的血压超过120/80mmHg时,即会对血管内皮造成微损害,这些微损害会促进动脉硬化发生的进程看似很小的损伤积少成多也绝不可小视,而且高于这个血压后即会进入血压快速升高期,给控制血压增加难度,而及早服用降压药,实际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高血压对血管、器官的损害一旦发生,往往都是不可逆的,等到有病变发生时再治疗,所起的作用不过是阻止病变的进展,对疾病来说永远都是防大于治。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类降压药副作用极小,长期服用是有安全保障的,大家所担心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与血压降下来的获益没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要不要用降压药,血压的高低是可以看到的因素,其背后可能带来的危害才是最需要考虑要的问题,就是疾病的预防永远大于治疗一样,在高血压的早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比血压难以控制或是有并发症发生时再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更有效,才会有更大的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