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称呼陌生人成了一件尴尬的事?

 汗牛精舍 2019-07-13

1

昨天坐公交,人巨多,提了提裤腰,幸运地从后门了挤上去,还好出门带了良心,照例老老实实地掏出公交卡,让前面的朋友帮我刷一刷。

 

前面的朋友,长着满脸的青春痘,一边胳膊僵直有力,一边胳膊弯曲垂耸,一看就是我辈中人。因为长年一只手拉着公交吊环,另一只手抓着手机,如同森林中荡藤摘花的飞猿,练就了一副优雅的身姿。在公交的肉林中,我们不期而遇。

 

“麻烦递个卡吧!”我的这句客气的请求还卡在喉咙里

 

但心里一想,这是叫谁呢,公众场合让人搭把手帮个忙,总得加个称呼,客客气气以示尊重吧,要不然碰到不耐烦的,也许正眼也不愿抬,装聋作哑罢了。

 

一般来说,本邦礼仪,用“帅哥”“美女”作为打头,在中国八零九零后称呼市场一定通行无碍,满大街的年轻男女很少有不乐意听这个的。但这次我迷茫了,感觉这个称呼用在仁兄身上有失体统。

 

换“大哥”吧,以示他的沉稳我的低垂,还有一点儿因为要劳驾他而向他献媚的意味,不偏不倚。但又看一眼,仁兄与我年纪相仿,气势弱我三分,似乎也不大合适。

 

换“先生”吧,忽觉一股雅致的土味,实在与现在流行的国情不合。

 

还是“兄弟”吧,四海之内皆兄弟,古往今来这总是没有错的... 

 

“兄弟,麻烦帮我卡递一下~

 

兄弟也尽到了“兄弟”的责任,知道是旁边的我在请他伸出援助之手,眼睛终于离开手机,友善地接过了我的公交卡。

 

也许是平时太缺乏与陌生人的交往锻炼了,一直以来,我竟然对这种尴尬的处境毫无察觉。聊天软件里的表情包一旦变成真的表情包,立马显得有些面目扭曲,不知该如何安放了。厚厚的汉语字典里,我们很难找出几个合适的称呼来链接一下对面的陌生人。

 

2

然而,这算是个问题吗?

 

中国可是五千年的礼仪之邦啊。在古代,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上下级还是平辈之间,互相的称谓可是有着一套精细雅致而不亚于八大菜系的丰富花样的。既让听者愉悦,也让叫者安心,从而开始一段合规的交谈,所谓名正而言顺。

 

时间轴拉长到现在,那一套繁冗而儒雅的名、字、号已然退出了效率化沟通的舞台,我们更需要简单直接而又高效的寒暄,比如一个“亲”,就可以拉近陌生人彼此的距离,卖萌又俏皮,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这实在是一种万能招呼法。

 

然而,回归现实的“朋友圈”,说“亲”也不亲了,网络上的一秒亲昵落入现实会让不少人觉得忸怩客套,反而疏远尴尬起来。当然,熟人朋友圈都有固定的花式称谓,不大可能因为称谓问题而出现沟通障碍。

 

但在公共领域,人与人之间的称谓,看似不断丰富,实则日益枯窘……

 

对于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如果对方不是“主任”“科长”这些职务,也没有“经理”“总监”这些头衔,真不知该怎么称呼他们——称呼 “您好”倒是管用,但“您好”毕竟不是称谓,用得多了总有人会觉得你在矫情假客气。

 

场景拉回到公交车上,完全的陌生人之间,大家年纪相仿,阶层一致,连相貌打扮都齐齐整整,像极了流水线上的贴着各种花绿标签的瓶瓶罐罐,我们不知道对方的编码代号,却要开口表示友善,于是一个个“帅哥”“靓女”被运用的活灵活现,叫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知道我没有恶意,我只是要引起你一点小小的注意,就像三家村邻里间串门时“他叔”“她婶”一样,中国人的以礼相待,前置的假设条件是自己的热脸不会贴上别人的冷屁股,所以“帅哥”“他叔”之类经过美化的亲昵称谓得到不同社群的运用,是为了让自己在谈话中占据一个有理有利的位置,即使受到冷遇,心理上便能很适意地贬斥对方不通人情不懂礼数。

 

网络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语言的形态,现实中所需要的形式感在虚拟的空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乃至于口型发音、眼神交流、肢体动作、情感波动,人在面对面沟通中发生的一切生理表征,都通过二进制代码的排列组合完成了。

 

至于称谓这个最原始的开场白,可以是呵呵、也可以是哈哈,大概是没人太在意的吧。回到现实,原本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