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一词来自拉丁语classicus,意为“第一流的或高质量的东西”。它作为一个音乐术语有两个分开但有联系的含义。 1在现代,我们用这个词来特指西方的“严肃”或“艺术”的音乐。以此与民间民谣、流行音乐、爵士乐以及各民族的传统音乐相区别。我们称这种音乐为“古典”是因为它的形式和风格都极佳,且流传甚久,有着超越时空的美与艺术性。 2在西方历史中,人们对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艺术、建筑、哲学或是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总抱持着敬仰和效仿之心。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早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20世纪亦然。18世纪的人们对古代的热衷程度更甚于任何一个时期。 例如,1748年因为庞贝古城的发现而掀起的热潮,以及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的著作——《罗马帝国的衰亡史》的出版(1788)。 爱德华·吉本 18世纪的年轻英国贵族都去意大利做“教育旅行”,他们带回雕像、圆柱以及各种古罗马式建筑的设计理念形成了古典主义风格。 这导致之后欧洲的宫殿、歌剧院、剧场和民宅都使用了这种风格。这些设计甚至被带到了美国,国会大厦和很多政府大学的建筑都可以见到古典主义风格的圆柱、门廊和圆形大厅。 古典主义的音乐、艺术和建筑所处的时期对应着哲学与文学的“启蒙运动”时期。在也被称为理性主义时代的启蒙运动期间,思想家们空前自由地追求真理和发现自然法则。 1755年11月1日发生的里斯本大地震,欧洲各地的先知和神职人员将地震描述成上帝的愤怒——因为人类不道德而降罪于世,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世界正濒临灾难边缘。 然而伏尔泰(Voltaire)为这个造成文化上不小冲击的灾难写了一首诗,并开启了一场知识分子间的挑战与辩论,质疑婴儿犯了什么罪才会受到这种惩罚: 犯了何种罪、何种原罪,使得这些婴儿 Quel crime,quelle faute ont commis ces enfants 倒在母亲的胸膛上,流血、肢解? 这是一个被称为“自然神论”的自然宗教兴起时期,相信造物主在创造了世界并让它运转之后,就不再参与其中。 这也是一个科学进步的时代,人类发现了电,发明了蒸汽机。编撰出版了大百科全书,它的作者们抛弃了传统的宗教观念和迷信,热衷于更加理性的科学、哲学和政治的信仰。拥护社会公正、平等、宗教宽容和言论自由的原则。 不必说,所有人生而平等并应充分享有政治自由的观念,使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与既有社会秩序的捍卫者发生了冲突。 旧有的政治结构建立在对教会的迷信、贵族的特权和王权至上的基础上的。伏尔泰攻击教士和贵族特权的行为,称赞中产阶级的美德。轻佻的朝臣们奢侈的举动和抹粉的假发是他笔下经常攻击的目标。 伏尔泰成了地位崇高的哲学指标,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也正是巴赫与亨德尔相继过世以后,音乐界的快速重整时期。 巴赫有两位在音乐界比较著名的儿子,一位是住在伦敦的小儿子,叫J.C.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另一位是住在柏林的三儿子,叫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他们都是新音乐的先锋,他们代表了一种创作音乐的新方向。 “信念”与“道德”这两个过去创作音乐的口号被“享乐原则”取代,因为“神明早已不在,我们是被神抛弃的孩子”。 音乐家们不再想要去通过创作“改进”,“引导”他们的听众,反而开始去宠爱他们。在政治、科学、哲学和文学领域上的启蒙运动时期;对作曲家与音乐家而言,这时期的音乐代表的是“享乐主义”——即听音乐让人快乐,是用来娱乐的,而不是受教育。 J.C.巴赫 纵观整个音乐历史,在历经复杂与革新的阶段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简约与整合阶段,然而又会被更复杂的阶段取代。 这是因为年轻世代总爱颠覆前人的努力成果,“不论父母做什么,我们就做相反的事。”对于巴赫家族的大家长巴赫本人而言,音乐的重点在于荣耀上帝,以及用毫不妥协的严肃音乐去彰显造物主的奇迹。 而他的儿子们及同时期的音乐家们对音乐风格进行大规模的扫除,他们想要表现的是风趣而非语重心长的提醒,是优雅而非严肃性,是美丽而非虔诚。这就是伟大的音乐家——J.S.巴赫在之后近百年的历史中作品被埋没的原因。 C.P.E.巴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