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戚墅堰老街,勾起那些古运河畔的记忆

 wyt老灰兔 2019-07-13

曾流连雨中的平江,访过月下的山塘,

驻足雪后的东关,泛舟明前的河坊;

也曾在山城北碚拾阶而上,

到边寨凤凰濯足戏水,

于徽州屯溪闲坐饮茶......


然而,走得再远,

心里总有个地方。

是京城的胡同、沪上的小巷、

金陵的院落与南疆的群楼

都比不上的熨帖与眷念。

老街,就是城市的童年。

趁老街还在,趁阳光正好,

让我们一起回到最熟悉的街头巷陌,

重温儿时回忆,品味烟火细节。

“早在宋朝以前,戚墅堰地区就是戚姓人家的聚居地,后有戚墅港。”

七月的这个寻常午后,

绿槐重叠、石榴初红。

运河水静静奔流,

一如千年来的每一天。

古运河北通长江、南通太湖,

便利的交通带来发达的商业。

元时

  戚墅堰兴漆市,清乾隆年间已成“万商云集、百业俱兴”之地,是全国四大集市之一最盛时有商铺426家、摊点400家。

民国时期

  实业兴旺,工厂林立,水路、公路、铁路交通发达。街上光是米厂、粉厂、油坊就有二十余家。乡人在河床里打桩架横梁铺木板,是为水阁,上行人下停船,乃枕河而居的江南古镇常见的建筑形式。

“每天足有1000多人坐火车、坐船来戚墅堰街上做生意。”

在62岁的本地史研究者徐汉平的叙述中,

遇见那个车船往来、灯火璀璨的年代。

赶集要辗转走过三座桥:

惠济桥、万安桥、兴隆桥。

曾经的万安桥
如今的万安桥

沿河的长街上开满了

粮行、茶食、鱼市、肉铺、

面店、糖坊、食盐店、豆腐坊、

书场、戏馆、浴室、布庄、

弹花店、木器、打铁、南货行、

焰火铺、照相馆、中西药

......

这一条街,两小时逛不完。

夜市一度要到晚上9点才收摊,

正是升平世界“小无锡”。

历经风雨,几度变迁,

现存的戚墅堰老街

主要指的是沿着运河的东街、中街与西街,

约有600多米,中有支巷密布。

▲俯瞰运河畔的老街

“街上现存4栋民国建筑,其余多为新中国成立后翻建。”

80岁的琵琶演奏家王东宝,

在老街教琵琶已有一个甲子的辰光。

目睹老街由盛极转向平淡,

唯有运河浩荡,琵琶低语。

▲绿树掩映民国老屋

行走在夏日的老街上,

跨过一道石阶,转过一条弄堂,

老旧的杂货铺里风扇吱呀,

卖糖人已收了梨膏摊子,

活动室的褪色雕花玻璃门里透出喧嚣,

六角亭包子铺的肉包刚刚出笼,

幽暗的理发店与深院里的针灸室也尚在营业

……

▲见证岁月的牙科室

繁华故去,烟火犹在。

上世纪80年代

徐汉平工作过的绸布店,

翠绿的爬山虎爬上断井残垣,

一只黄狗在街中央瞌睡,

屋顶上有花猫经过。

沿着牌楼弄,

拜访几处晚清民国老宅,

或芳草萋萋深锁重门,

或依然有人家居住。

百年时光须臾弹指,

又好似在这里长久停驻。

万安桥上,夕阳晚照。

在戚墅堰老街,

聆听古老与未来相遇。

琵琶拨尽黄昏月,

墙角花开春相续。

这物外光阴匆匆,

至少曾在人们的心中留下风景。

供稿:戚墅堰街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