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三)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7-13

291清道光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鉴赏之八百七十三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三)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52厘米

此件青花盖罐体量巨大,敛口丰肩,腹部内收,圈足内卧。上配宝珠钮坡形盖,盖面及器身满绘青花缠枝莲纹,勾描精致,线条精准流畅,亦显官窑一丝不苟之精工细作。底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外饰青花双框。道光朝秉承乾、嘉官窑遗韵,制作精良,造型秀雅。此器款识为大号书款,在清代瓷器中较少见,款识加双框亦表明其地位高于无框及双圈款器。

RMB 2,600,000

292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狮子绣球蒜头瓶

鉴赏之八百七十三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三)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45.3厘米

乾隆一朝崇尚摹古,追求融汇古今之精粹于一体,故其御瓷一项多见古为今用,又不乏创新活力,本品即为解读此番造器精神的佳例。

本品造型取法于秦汉铜器——蒜头瓶,忠实地摹制了六瓣瓜棱蒜头状,长颈鼓腹,颈饰弦纹,显然是取自内府典藏的古器为范而成,并且是历史上瓷质蒜头瓶当中与原物外型最为相近的,它与万历时期粗拙厚重的风格完全不同,彰显出乾隆时代的摹古考究精神。其外型忠于原物,追求俊秀古雅之美,于此基础之上则赋予新的装饰风格,宣示皇家的审美品味。故而加以修饰改进,将六瓣瓜棱口绘成六瓣莲纹,以增其高雅;将颈部弦纹改为三道,以增其挺拔。通体上下绘七层纹饰,过渡清晰自然,主题纹饰为三狮戏绣球图。一狮仰首顶球,一狮回首扑球,一狮前趋追球,以青花绘头尾眼睛,以釉里红绘狮身毛发;以青花绘飘带,以釉里红绘火焰。红蓝相间,互为辉映,在莹润细白的釉面衬托之下,令人顿生惊艳之美。其用笔精细,对三狮之刻画纤毫毕露,毛发茸茸之感尽现眼前,神态之憨拙逼真,更彰内府良匠状物之能事。

瑞狮戏球为中国古代艺术品喜闻乐见的装饰,尤得皇家所爱,在瓷器上以明代宣、成二朝官窑狮球碗罐最为著称,本品瑞狮形象较前更为写实入微,动感强烈。而以青花釉里红来装饰狮球纹则是乾隆一朝的首创,体现彼时榷陶御窑厂锐意创新,勇于探索。青花和釉里红是两种不同的呈色剂,钴与铜烧成的温度和气氛要求不同,故烧制成功的难度极大。观雍干御瓷青花釉里红制品,青花浓重时则釉里红发色暗淡,釉里红鲜艳时则青花灰暗,两全其美者,百中不见一二,历为榷陶者所伤神。而本品之青花与釉里红均鲜妍欲滴,恰到好处,益见其难能可贵。

佳器必出良工之手,本品为乾隆御瓷青花釉里红之翘楚,必是名窑所出,独特的底款则昭示其不凡之身份,其六字篆款与本专题《图281清乾隆 青花夔凤五蝠模印莲花尊》如出一辙,为唐窑隽品,可参阅前述,其存世异常珍稀,殊为可珍。

参阅:

《明清瓷器瓷宝第344页》1993年,

《天民楼藏瓷》第1131987

《青花釉里红》第181

《故宫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第215

《望星楼藏瓷》第27

《中国嘉德 2005春季拍卖会》第2029号。

RMB 2,300,000

293清乾隆 青花夔龙纹带盖笔盒

鉴赏之八百七十三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三)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22.1厘米

长方笔盒,形仿十三世纪以降伊斯兰文具。传统伊斯兰书法家所用笔盒,以金属制,或錾或嵌,巧饰华丽,盒内分成三匣,可贮墨、剪刀、芦苇或羽毛笔、修笔用之小刀。早于永乐年间,中国便以瓷仿制此类笔盒,明朝至清初延烧,内匣渐变小巧,以配合中国书家,饰纹更添祥瑞,如此盒上绘交锁如意云头纹。

如此青花如意纹笔盒,甚罕,未见他例著录。参考乾隆署款粉彩花卉纹笔盒,录于周丽丽,《清代雍正至宣统官窑瓷器》,上海,2014年,图版3-52,同载一青釉例,图版3-15。明初瓷例,则可参考大维德爵士旧藏青花花卉纹笔盒,现贮伦敦大英博物馆,收录于毕宗陶,《BLUE AND WHITE FOR CHINA: PORCELAIN TREASU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COLLECTION》,伦敦,2004年,图版22。另有一青花串枝花纹例,嵌缀红宝石等饰,定为洪武年制,存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宫殿博物馆,图见 JOHN CARSWELL,《BLUE AND WHITE: CHINESE PORCELAIN AROUND THE WORLD》,伦敦,2000年,图版149A

来源:赵从衍(1912-1999年)收藏,此后家族传承

HKD 2,625,000

294明万历 青花婴戏图盖盒

鉴赏之八百七十三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三)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22.6厘米

本品原为日本京都清水寺旧藏,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及玫茵堂藏“明万历青花婴戏图圆盒”造型、纹样相同。盖面主题纹饰为开光十六子婴戏图,绘十六个顽童在庭院中伴师教学、放风筝、执旗、下棋、斗草、牵车、骑竹马、捉蝶等,嬉戏玩耍,稚趣可爱。特别是在众多戏婴的中上部,坐着的是一位穿戴华贵的孩子,其他读书的孩子或恭立于侧或就前请教,尤如众星拱月,极为有趣。所绘婴孩头大身小,夸张生动,笔法稚拙,以天真活泼的童趣来表达吉祥的祝福。捧盒上下边饰绘有五爪龙纹,周围环饰花卉、杂宝、卷草等纹饰,颇具皇家之气。

清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为公元798年(延历17年)由延镇上人所建造,为平安时代之代表建筑物,与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1994年,作为古京都文化遗产的一部登录于世界遗产名录上。

来源:日本京都清水寺旧藏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94,图181

RMB 4,500,000

295清乾隆 青花开光折枝花果纹执壶

鉴赏之八百七十三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三)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26厘米

本品主体呈玉壶春瓶样式,唇口短颈,鼓腹下垂,整体造型丰腴端庄。壶腹一侧设长流,以云纹饰板巧妙与壶体连接,既起到了加固作用,又不碍美观,另一侧置曲形手柄,上有圆形小系,应为缚系壶盖之用,柄下部还饰有三乳钉,平添古朴之气。壶通体以青花描绘而成,青花发色青翠艳丽,纹饰布局主次得宜,层次清晰,颈部及近足处分饰蕉叶、缠枝莲和莲瓣纹等多条纹饰带,流及手柄分别描绘卷草及灵芝,腹部主体两面装饰菱形开光,一侧开光内描绘折枝石榴,开光之外搭配牡丹、菊花;另一侧开光内绘制折枝枇杷,两旁点缀茶花、莲花,所绘祥花瑞果笔触细腻,气韵流畅,秀美而不失浑厚。壶底款识字体端庄隽秀,为乾隆时期官窑器之典型。

此式执壶原型为西亚银制执壶,永乐御窑首创为瓷质作品。乾隆皇帝对永宣青花的苍劲深沈极为尊崇,曾多次命景德镇御窑厂仿烧,本品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并一直烧造至道光朝。此壶不仅造型和纹饰与永宣器分毫不差,其青花画法也着力师法永宣笔意,花纹浓艳出重笔点染,以仿明初“苏麻里青”铁锈斑之效果,凝重妍丽,苍雅雄劲。

本品造型稳重典雅,青花发色艳丽有加,纹饰绘制工丽细致,时代特征明显,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乾隆官窑代表作。此式执壶因其造型复杂,极易损坏,故而难有整器传世,流传至今,实属不易。

来源:国内重要藏家收藏

参阅: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第21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

《中国历代陶瓷选集》第337页,图149,鸿禧美术V馆,1990年。

RMB 2,185,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