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六)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7-13

306明宣德 青花莲瓣纹鸡心碗

鉴赏之八百七十六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六)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16厘米

碗撇口,陡壁,高圈足,足内书“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楷书款识。青花为饰,口沿内侧修金钱锦文一周,外侧镶回纹为边,碗内心饰轮花花卉纹。碗体外壁近足处以变形莲瓣纹饰,外足墙施回纹。整碗造型古朴大方,釉色淳厚,纹饰凈雅细腻,尽具宣德青花之美。

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成书于清代的《南窑笔记》赞誉宣德青花“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明张应文《清秘藏》论窑器中亦描述“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

本品属宣德青花瓷器中的典型范例,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有一与本品极为相似之例,收录于《明代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1998年,编号157;该博物院藏另一作例,展于《明宣德瓷器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1980年,编号43。北京艺术博物馆亦有一类相同青花碗,录于《中国陶瓷全集》,上海,1999-2000年,卷12,图版66

参阅:《苏州博物馆藏-瓷器》,文物出版社,20097月,页47

RMB1,725,000

307明宣德 青花瑞果纹投壶式鸟食罐

鉴赏之八百七十六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六)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5.9厘米

宣德皇帝万机余暇,寄情于各式雅玩,娱于斗蟋蟀、逗禽鸟之趣,而在古时皇室贵族的生活中,提笼架鸟是一种乐趣和喜好,相应的鸟食罐也就作为玩赏之器常伴左右。此嗜好于御瓷尤为显著体现在蟋蟀罐和鸟食罐的烧造,设计皆独见匠心,胎釉精良,品质超群。

此小瓶为直颈,两侧带有贯耳,腹部如瓜棱形状凸起,瓶腹堆贴环形小系一个,灵秀可爱,设计颇为巧妙。瓶身饰连枝果纹,枝叶蔓生,近底处画花瓣层层迭迭,自器底而出,口沿亦绘莲瓣纹,相互呼应。青花浓艳深蓝,偶带黑斑,晕散自然,器身内外均施透明釉。颈部正面横写青花单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鸟食罐为盛放鸟食的小皿,各式鸟食器皿的一侧均有固定用的环状系,器型设计则五花八门,别出心裁,而以贯耳瓶为形的实属罕见,惟可参考景德镇明官窑遗址,曾出土一件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鸟饲小瓶,与本作品器形类同,载于《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鸿禧美术馆,台北,1998年,编号57-3。本件宣德青花玩赏的鸟食瓶,形制虽小,却含巧思,尤其青花的深翠发色,釉面晶莹凝练,显得越发深静幽远,灵透迷人,终究不落一代名品之美誉。

本品早年为Alfred Clark伉俪收藏,此罐后于伦敦苏富比出售,19961217日,编号55。著录于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656Alfred Clark(艾弗瑞.克拉克,1873-1950)为东方陶瓷学会之成员,于19341948年期间致力参与会内活动,收藏品味高尚。

来源:

Alfred Clark伉俪收藏,编号356(标签)

玫茵堂旧藏

参阅:《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656

HKD 2,006,000

308明永乐 青花鸾凤纹十棱菱口大碗

鉴赏之八百七十六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六)

直径23厘米

此品为陶瓷史上名品,永乐宫廷内用器物,代表永、宣御窑青花的最高水准,传世极为少见。碗菱口花瓣形。通体以青花绘凤纹,碗心双圈内饰鸾凤纹,外壁饰十个菱花形开光,开光内均饰鸾凤纹,取“鸾凤和鸣”之意,寓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繁盛。绘画流畅细腻,釉面肥润亮泽,青花幽倩,格调高雅。

菱花口十棱器造型为永乐、宣德时期名贵品种,传世品中有洗、碗、高足碗等,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有与拍品相同纹饰的宣德十棱葵瓣式高足碗(《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75,图166),可资参照。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75,图166

RMB 1,633,000

309明隆庆 青花双龙戏珠纹缸

鉴赏之八百七十六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六)

款识: “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楷书横款  直径68.5厘米

器外壁绘两组五爪行龙,每组以火珠为中心,奔腾于祥云及寿山福海之间,唇口平沿饰卷草纹,外口沿绘古钱纹,内口沿青花横书“大明隆庆年造”楷书款。

隆庆在位仅六年,其间景德镇地区又屡遭水患、祝融之灾,因此存世的隆庆官窑数量极少,而且多见盘、盌等小品,大器尤其罕见。此缸口径近70公分,为隆庆官窑中最大的一类,迄今似仅知其他三件经著录,皆有修复,见: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例,载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上海,2007年,页163,图版88号(图一);日本出光美术馆一例,载于《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中国陶磁》,东京,1987年,图版713号;以及香港佳士得拍卖一例,见1997 428日,拍品674号。

嘉靖及万历是龙缸烧制的顶盛期,隆庆一朝间于其中,时间虽短,但质量却胜于嘉万。嘉靖龙缸可参考胡惠春捐赠予上海博物馆一例(口径59.1公分),载于《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上海,2007年,页158,图3-84号;万历龙缸则可比较出光美术馆所藏一件(口径56.5公分),见同上,图版714号。除了尺寸较大以外,隆庆龙缸在纹饰上亦较丰富,龙的形态更为生动威猛,青花发色更是三朝中最优者,呈色浓艳明丽。隆庆官窑已属稀有,此品更是其中翘楚,诚为难得。

来源:

W.R.Clarke旧藏,伦敦佳士得,19701012日,拍品19

Anthony Derham,伦敦/纽约

参阅:Anthony du Boulay,《Christies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牛津,1984年,页133,图6

HKD 1,875,000

310清乾隆 青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罗汉盖钵

鉴赏之八百七十六明清官窑瓷器补篇(五十六)

款识:“乾隆丁巳年冬月敬献”楷书款  19厘米

此器平口,丰肩,鼓腹,腹下渐收,造型敦厚稳重。器盖无钮微隆,上绘罗汉纹,身披袈裟,一手执芭蕉伞,一手执法印,神态庄严凝重。器身一侧绘伏虎罗汉,一手执金刚圈,一手执虎耳,袒胸露乳,赤足上阵,须眉竖立,别具神韵。

器身主题有楷书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篇,结尾处落款为“乾隆丁巳年冬月敬献”。应为乾隆二年着命内务府招办处督办,景德镇御窑厂烧制而成(1737年)。据《清文件》记载,雍正十一年,雍正帝曾命年希尧照此钵式样仿烧同品种颜色釉瓷器。

此钵经文书写整齐划一,罗汉及虎刻画细腻,青花发色纯正浓艳,甚为难得。可参考一件造型与纹饰均与本盖钵近似之青花经文盖钵,为北京万寿寺旧藏,载于《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北京,2003年,图版203-204号(图一),惟其一侧所绘罗汉手持芭蕉扇,盖面罗汉则双手捧经。

来源:Knapton & Rasti,伦敦,2001年入藏

参阅:《陶瓷卷·下》第202页,图203,北京出版社。

HKD 1,86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