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4期:贵司有融资上瘾症吗?

 rexue_2014 2019-07-13

前言:

一家之言,肯定偏颇,仅供笑谈,请勿对号入座。

最近看到一则PR新闻,某互联网医疗公司喜提过亿元pre C轮融资,连续五年获得五轮融资。看看股东阵容,不乏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真是很有意思。

看着这热情洋溢的PR稿,星哥脑子里想到一个问题,怎么你融了四轮还不赚钱,还要融第五轮呢? 

莫非融资会上瘾?

看了很多的IVD公司招股书,你会发现有很多公司其实根本不需要融资,或者只融资了一轮,随手举几个例子,新产业生物就融过一轮,刚刚申报科创板的东方基因和杭州奥泰只融过一轮,菲鹏生物也只融过一轮。可为啥很多公司融了一轮又一轮呢?

融资真的会上瘾!

问一个小问题,公司赚个3000万净利润容易,还是融资拿个3000万容易?

答案不言而喻。公司赚个3000万,以我们比较红火的IVD行业为例,至少需要做到1亿营收,公司至少200人,需要完善的体系支撑,包括仪器和试剂研发、生产、QA、QC、注册、销售、市场、售后、仓储等等…… 还有经销商渠道,各地办事处,各家医院上上下下的关系维护,真的是要多麻烦有多麻烦,还要时时刻刻注意成本控制,稍不留神就亏损。

而融资个3000万,那就容易多了,几个牛人搭个班子,一份靓丽的PPT,路演一圈,找几个投资机构,谈谈协议条款,尤其在前几年,真不算什么难事。

拿到的钱太容易会有一个什么情况呢?那就是不太会把这钱当回事。

看过一个案例,明明整个公司一台液相色谱就够了,只要提前预约,规划好使用时间,一点问题没有,但是研发部门和QC部门为了省事,不用楼上楼下跑和提前预约,整个公司买了三台。这家公司也是融资好几轮的,发展迅速的明星项目。

星哥私下想想,如果这个钱是自己白手起家,一分一厘赚来的,他们会用的这么随意吗?如果他们在诸多成本和费用控制上多加注意,会需要这么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吗?

那句所谓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太珍惜。当对融资这个容易拿的钱形成了依赖,部分公司很难有压力和动力去控制成本,反正先花了再说,不够了老板再去融。

举一个星哥见过的例子,当年听到老东家杭州艾康的国内血糖仪销售抱怨,说公司不愿意投入资源去做当地大三甲医院的KOL建设,所以公司在三甲医院基本没动静,主要销售来自三甲以下医院。但是你看Y公司上市以后,手上大把钱,新建立血糖仪事业部,势头很猛,和多家三甲医院达成了合作,你要知道进这些三甲医院是要砸钱开路的。可是过了五年之后,你再看,Y公司的血糖仪事业部基本没啥动静了,也不知道前期的投入有没有收回。反而是精打细算、严控生产成本和市场投入的艾康在国内血糖仪市场稳步增长,真是佩服林家兄弟的管理。

最近一位朋友参与的项目成功拿到pre A轮融资,在资本寒冬的严峻形势下,显得尤为可贵。朋友电话里聊起来这个钱算了算有点不太够,勉强撑到拿证,想把估值提一提,再融一点。

其实估值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尺子,你怎么提都可以,关键是公司有了什么进展,能支撑你估值的提升。一旦融资上瘾可就麻烦了,To C模式挺好,To B模式也不错,但是最好不要成为To VC/PE模式。

如果一个项目融了一轮又一轮,创始人是不是该想想项目是不是有问题,是在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公司内部的运营管理是不是有提升的空间?哪些钱该花,哪些钱可以省?本科生能做的工作一定要用博士生吗?办公室装修一定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吗?

看看这一地鸡毛的共享单车坟场吧。

附上星哥自己琢磨的医疗器械行业的融资轮次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各位创业者们也可以想想自己的公司到了那一阶段了。

融资会上瘾,得戒!

作者丨星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