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计算机科学到灰度认知

 东东Wr 2019-07-13

从计算机科学到灰度认知

在计算机科学中,颜色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一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个颜色。

假如用最小的数0来表示白色,用最大的数100来表示黑色,那么,灰度就是0到100之间既不是黑也不是白的颜色。

如果说白色和黑色是两种非常确定的颜色,那么,灰度就刚好相反,代表了不确定的多种颜色。

灰度一词,源于非线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并在管理学中被人广泛熟知。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有一篇文章,叫做《管理的灰度》。文中讲到华为的管理是灰度的管理,即管理工作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具有多种灰度的。

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也在演讲中提到产品的研发过程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具有各种灰度的。

灰度,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谈论管理、产品时的一个流行词

网上谈论灰度的文章很多,但从起源讲起的很少。我的工学背景刚好使得我可以了解到灰度的真正来源,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谈谈我的灰度认知。

灰度的特征

灰度源自于非线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说起灰度,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混沌。

混沌是指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看似杂乱无章、局部有规律可循的一种运动状态,下图是一个典型的混沌运动的轨迹图。

从计算机科学到灰度认知

混沌运动轨迹

现实世界中很多事物都处于混沌运动状态,例如人口迁移、历史发展、气象变化等。

混沌运动的特征,也就是灰度的特征,如下三个是最重要的:

  • 系统内部的高度随机性

在混沌系统的任意状态,去预测下一步的运动状态,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就是混沌系统的内部随机性。

  • 对初值的极端敏感性

混沌系统的运动轨迹,都是由初始状态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的。如果对初始状态做一点点微小的改变,结果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蝴蝶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南美洲的一只蝴蝶仅仅扇动了一下翅膀,最终导致了美国弗罗里达州的一场飓风。

  • 局部的有规律性

在一个小的局部范围内,通过借助工具与手段,可以发现混沌运动的某些规律,这也是现代统计学可以大大使用的地方。

认识灰度是认知升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什么认识灰度很重要

人在成长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灰度的认知。

为什么要建立灰度认知呢?

首先,人类社会就是灰度的,符合灰度的三个特征。

  • 任何单个事件的出现都是随机的。
  • 如果历史上某个节点发生一点点改变,后来的世界就会大不相同。试想一下,如果吴三桂没有投降清兵,哥伦布病死在海上,如今的世界是不是完全不一样?
  • 正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从某个局部看来,好像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其次,未来世界也是灰度的,当然也附和灰度的三个特征。

这几天的新闻报道了我国的养老基金将在2035年左右耗尽,80后或将老无所养。于是,很多人开始忧虑未来的养老问题,或是对未来世界持悲观态度。

同样的,我们对其他很多事情的判断都容易陷入这种乐观或悲观的情绪之中,例如对教育的担忧、健康的担忧、经济的担忧等等,都是源自于没有建立起灰度的认知:用眼见的确定性代替了实际上的不确定性,忽略了初值的一点点改变会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实。

如此一来,就容易陷入各样情绪的陷阱,乐观或悲观。相反,灰度的认知则可以逃离这个陷阱。

什么是灰度认知

灰度认知,简单来说,就是理解并尊重世界的灰度,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也属于灰度的一部分。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未来世界是不确定性与规律性的矛盾体

未来世界的发展是总体不确定、局部有规律的。任何看过混沌运动轨迹图的人都会头脑发晕,因为轨迹线看上去就像是杂乱无章的一团乱麻。因此,站在这堆乱麻中的一个点上,是完全无法预测未来的运动轨迹的,这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灰度认知的第一点就是要拥抱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

在局部的范围内,混沌运动的轨迹又貌似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发现与认识这些规律性。灰度认知的第二点就是从看似随机的过程中去发现与探求规律性。

未来世界正是这样的具有不确定性与规律性的矛盾体。

  • 未来世界是可控与不可控的矛盾体

任何混沌运动都受初值的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说,未来是可控的。我们都相信,每天锻炼身体与不锻炼身体相比,未来可以让我们的体型大为不同。今天对习惯的一点改变,也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说,未来世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控性的。

我们也应该看到,混沌系统初值的一点点改变,会对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预知的。就像蝴蝶效应,蝴蝶并不知道它挥舞一下翅膀,会产生一场飓风这么大的后果。从这一点上来说,未来世界又是不可控的。

未来世界也是这样兼具可控性与不可控性的矛盾体。

我们对未来的盲目乐观和担忧,大多是忽视了未来世界的灰度特征,将局部的规律性放大成了整体的规律性,又或者将一定程度的可控性放大成了整体的可控性,又或者认为它完全不可控。

灰度认知,就是拥抱不确定性,探索规律性;认识人的能动性,承认人的局限性的认知。

这也是灰度认知能够指导管理、教育、以及产品研发过程的根本原因。

正如《管理的灰度》中所言: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