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肺超声基础

 sailor娃 2019-07-13

肺部超声操作指南

探头选择:建议使用频率为9. 0 MHz 以上的高频线阵探头,通常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所需探头频率越高。


检查方法-肺部分区 通常以腋前线、腋后线为界将肺脏分成前、侧、后3 个区域,即两侧肺脏被分为6 个区域;为避免检查遗漏,还可再以两乳头连线为界,将每侧肺脏分成上、下2 个肺野,从而将双侧肺脏分成12 个区域。

检查方法-体位 检查时患儿可仰卧、侧卧或俯卧,对肺脏的每个区域分别进行扫查。


检查方法-扫查方法 扫查时探头需与肋骨垂直(纵向扫查法)和平行(横向扫查法:探头沿肋间隙走向逐一肋间扫查)。以纵向扫查法最为重要和常用,其中探头与肋骨垂直是保证检查准确可靠的关键。


肺部超声基本征象

胸膜线(pleural line)与肺滑(lung sliding) 

胸膜线是由胸膜与肺表面声阻抗的差异所形成的强回声反射,在超声下呈光滑、清晰、规则的线性高回声;如胸膜线消失、粗糙模糊、不规则或不连续等均为异常。

在实时超声下,当探头与肋骨垂直扫描时于胸膜线处可见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随肺脏呼吸运动而产生一种水平方向的相对滑动,称为肺滑。

A-线(A-line) 

A-线系当声束与胸膜垂直时,因混响伪像形成多重反射而产生的一种与胸膜线平行的线性高回声,位于胸膜线下方,超声下呈一系列与之平行的光滑、清晰、规则的线性高回声,彼此间距相等,回声由浅入深逐渐减弱至消失。

B-线(B-line)、融合B-线(confluent B-line)与肺间质综合征(alveolar-interstitial syndrome,AIS)  

起始于胸膜线并与之垂直、呈放射状发散至肺野深部的线性高回声称为B-线。

当探头与肋骨垂直扫描时,如整个肋间隙内表现为密集存在的B-线(B-线相互融合难以区分计数)而肋骨声影仍清晰显示,这种密集的B-线称为融合B-线。

当任一扫描区域内有连续2 个以上肋间隙存在融合B-线时称为AIS。

肺点(lung point) 

随着呼吸运动,在实时超声下所见肺滑存在与消失交替出现的分界点称为肺点。

肺点是气胸的特异性征像,可准确定位轻-中度气胸时气体边界所在的位置,但重度气胸时无肺点。

常见肺疾病的超声诊断-举例

以儿童气胸为例,说明肺超声的临床应用。

气胸(pneumothorax) 任何原因使胸膜破裂,致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腔内积气时即称为气胸,气胸的形成多由于肺组织支气管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或因胸壁损伤穿破胸膜,胸膜腔与外界相通,外界空气进入所致。

超声诊断气胸准确可靠,主要依据:

1、实时超声下肺滑消失:是超声诊断气胸最重要的征象,如存在可基本除外气胸。

2、存在胸膜线与A-线:如消失,可基本除外气胸。

3、无B-线:如存在,也可基本排除气胸。

4、明确存在的肺点:是轻-中度气胸的特异性征象,但在重度气胸时无肺点,故其诊断气胸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约为70%。B 型与M 型超声均可发现该点,但M 型超声更容易。

5、在M 型超声下,气体所在部位呈平流层征。

图 重度气胸的超声表现(B 型)注:X-线证实左侧重度气胸。肺脏超声显示左肺胸膜线和A-线清晰存在,未见B-线和肺点;右肺呈肺间质综合征改变。实时超声下左肺肺滑消失,右肺肺滑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