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教你如何睡好觉中医书友会作者/吕郁...

 野杏林 2019-07-13
老中医教你如何睡好觉
中医书友会
作者/吕郁哉
劳动的力量来源,是要血液供应。血少了,就觉没有气力。脑同其他脏器一样,也在血液供应中活动,血液供应主要是靠血中的氧气。如血液缺氧,不论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都会出现疲乏无力。这种疲劳,维金斯基认为:“是机体的一种暂时性机能障碍,是为了防止机体正常活动发生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白天要劳动,黑夜要休息。正常劳动后要休息,休息后要再劳动。二者不可偏废。这种劳逸结合的办法,是民间自发的辩证思想。民间重视休息,但也反对无限度的休息。苏东坡的“活了七十岁,只算三十五。”的幽默词句,就是说把一半岁月,在睡觉中消耗去了。最早的《内经》里说:“久卧伤气”。就认识到睡觉多了,不能恢复体力,反至伤气,值得我们深思。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系华佗教学生吴普的名言。户常开合则不生虫,水常流动则不腐败。当然,人不劳动就容易生病。劳动之义大矣哉。
若要身体好,每日要起早。起早多吸些新鲜空气,身体那有不好的道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是朱柏庐治家格言开头的几句。意思说天亮就起,先做好环境卫生,家庭成员都在劳动中生活,身体健康了疾病就不会发生。民间很重视早起,同时也结合着生产活动。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说寸金宝贵,但拿一寸光阴对比,那时光更比黄金贵重了。又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日的早晨,年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想把一天的事做好,必须早晨就要安排停当;想把一年的事做好,必须在春天安排妥当。如果事前没有计划,乱抓乱干,终究不会有成效的。
睡觉是与环境有连带关系的,这也是经验所出的。如“小儿睡得安,被褥要轻单。”被褥厚重容易妨碍小儿的发育,因此用单薄的被褥树立发育条件。又如“住的东北房,冬暖夏天凉。”因为东北与西南相较,获得日光多而对身体有益。“湿地没坐,湿炕莫睡。”潮湿、潮热最伤人体,特别湿气入体里最伤腰腿,故有此戒。
人是有理智的,可以利用环境来改造身体。如板凳上睡觉,这是打太极拳人常干的事。说凳子上睡觉,不能随意翻身,气力才能集中,拳术长进很快。又如蒲篮里睡觉。练魔术的人,从小在蒲篮里睡觉。蒲篮是圆的,睡的头足固在一起,不能伸腰直腿。这样日子久了,作起倒立、折腰弯腿等动作,来的灵活巧妙。
睡觉与情绪关系。如“人老三大害,惜财、爱子、没瞌睡。”意思是说人老了,顾虑就多。第一爱钱,只愁费用短缺;第二常愁儿女有病,或生意外之事;第三因有前面二者顾虑,故终夜不眠,专心打算。又如“心间无事瞌睡多”这与上述情节相反,恰恰说明没顾虑的人才能安眠。古人有“高枕无忧”的词句,与此同一道理。
个别人的休息方法,不专重睡觉,而是用各种方式在动中求静,达到休息。据说这种休息比睡觉还好。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等。作者对这些活动是门外汉。只知是用各种方式,做到形气合一。还有在静中求动,达到心神合一的,如气功。讲究气功的人,他们才不睡觉,专门坐着休息。有益身心,比睡觉还好。问他们为啥只坐不睡?回答说:“人身的健康在于气血充足,气属督脉行脊背,血属任脉行胸前。督任前后交流,气血才有生化,使五脏六腑气血充沛。”
上述原因,前人在这养生方面,是做了一些研究的。如《灵枢·本神篇》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宋时虞世撰《养生必要》、明朝吕复著《修养杂言》、吴正伦作《养生类要》、万生著《养生四要》、清代陆岳山撰《养生镜》,都是在祛病延年的目的上写出的。
还有几种简易而易行的方法,简介如下:
左右鸣天鼓。它的操作是先用两个手心,掩住耳孔,再将中食指搭至风池穴稍处,屈指轻轻敲打,最忌使劲。它能祛风降火,心肾相交。因为手心是心包络的荥穴(火),中指尖是中冲穴(木),耳是肾窍(水),这是上以应下之门。三者相结,就有水火既济之功。这是一种养生形式。
叩齿。它的操作是在未洒小便前,将口闭住,用上下齿轻轻叩打,以各齿接触为度。它的作用亦是心肾相交,到老齿坚。因为齿为骨余,骨为肾主,肾属水脏,主藏精。肾精足,肾气就强,才能上营于齿。壮年齿固,老年齿不落,就是这个缘故。叩齿就是锻炼肾气(水)使交于心(火),水火相交,百病消散,固齿犹其余事。这又是一种养生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